施友文, 沈彩霞,雷先珠,黃云鵬,王邦富,張發游,孫金泉,王麗貞
(1.福建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福建 福州 350003; 2.福建省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護區服務站,福建 三明 365001; 3.福建省寧化國有林場,福建 寧化 365400; 4.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2; 5.福建三明林業學校,福建 三明 365001; 6.福建省清流國有林場,福建 清流 365300; 7.三明市林業局,福建 三明 365000)
格氏栲(CastanopsiskawakamiiHayata),別名青鉤栲、吊皮錐、赤栲等,為殼斗科常綠喬木,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經濟價值[1~5]。目前,在格氏栲種子萌發特性[2~6]、格氏栲病害研究[7,8]、生長規律及生長量研究[9,10]、栽培模式[11]、混交林造林[10,12]試驗研究方面已有相關報道,但格氏栲不同坡向和坡位的造林試驗未見報道。為探討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因子對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生長的影響,試驗于2019年開始,采用一年生格氏栲無紡布營養袋苗進行格氏栲與杉木行狀混交造林試驗,以期為格氏栲造林的坡向、坡位因子選擇提供技術依據。
試驗地點位于福建省寧化國有林場禾口二工區,地處東經 116 °36 ′40″,北緯 26 °14 ′36″,林業版圖為79 林班 25 大班 12 小班,試驗地總面積4.9 hm2;造林地前茬為杉木與馬尾松混交林皆伐跡地,土壤為山地紅壤,立地質量等級 Ⅲ 級,平均坡度24°,海拔 390~470 m。
采用一年生格氏栲無紡布營養袋苗造林,平均苗高22.1 cm,平均地徑0.32 cm。
于2019年11~12月進行林地全面清理和整地挖穴、煉山;依等高線按株距2.0 m、行距1.8 m挖明穴,穴面寬50 cm,穴深30 cm,穴底寬30 cm,結合整地回土每穴施入鈣鎂磷0.5 kg為基肥。
造林設計:于2020年2月下旬植苗造林,試驗設置20 m×20 m樣地,在樣地內進行格氏栲與杉木行狀混交造林,樹種比例為格氏栲∶杉木=1∶1,每個試驗樣地分別在試驗地的上坡、中坡、下坡、陰坡、半陰坡、陽坡采用完全隨機設計重復設置3個樣地。栽植后按照常規撫育管理技術措施進行鋤草、擴穴、松土、培蔸及病蟲害防治等。
于2020年12月下旬,對試驗地上坡、中坡、下坡、陰坡、半陰坡、陽坡的所有樣地進行當年造林效果調查,調查格氏栲、杉木造林當年的成活率、地徑、高度、冠幅生長量。試驗數據采用dpsv9.50版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檢驗。
不同坡向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經調查比較,以陰坡較高,格氏栲的平均成活率達94.4%,平均地徑達1.07 cm、平均高達82.5 cm、平均冠幅達56.1 cm;半陰坡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稍低,平均成活率達91.4%、平均地徑達0.98 cm、平均高達71.4 cm、平均冠幅達49.8 cm;陽坡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最低,平均成活率為58.2%、平均地徑為0.65 cm、平均高為51.7 cm、平均冠幅為34.2 cm (表1)。不同坡向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指標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表1,2)。

表1 格氏栲不同坡向造林的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指標與多重比較

表2 格氏栲不同坡向造林的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
經調查比較,不同坡向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均以下坡較高,格氏栲的平均成活率達88.0%,平均地徑達1.06 cm、平均高達82.0 cm、平均冠幅達55.7 cm;中坡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稍低,平均成活率達80.8%、平均地徑達0.97 cm、平均高達70.8 cm、平均冠幅達49.3 cm;上坡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最低,平均成活率為57.8%、平均地徑為0.63 cm、平均高為51.0 cm、平均冠幅為33.6 cm (表1)。不同坡位格氏栲的成活率、地徑及高生長量、冠幅生長量4項指標經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表3,4)。

表3 格氏栲不同坡位造林的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指標與多重比較

表4 格氏栲不同坡位造林的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
(1)不同坡向對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的影響極為顯著。在全光照條件下,試驗地陽坡的日照時間長,土壤干燥,養分和水分均較低,且夏秋生長季白天高溫時段較長,不利于格氏栲的生長;半陰坡雖然土壤較濕潤,土壤養分和水分也比陽坡高,日照時間也比陽坡較短,但夏秋生長季的白天高溫時段仍然較長,也不利于格氏栲的生長;陰坡的土壤比陽坡和半陰坡濕潤,土壤養分和水分也比陽坡和半陰坡高,日照時間也比陽坡和半陰坡較短,夏秋生長季的白天高溫時段比陽坡和半陰坡短,有利于格氏栲的生長,因此,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最高。
(2)不同坡位對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的影響極為顯著。在全光照條件下,試驗地上坡的土壤的養分和水分較低,而且氣溫較高,光照較強,空氣濕度又低,這些土壤條件和環境因子均不利于格氏栲的生長;中坡的土壤的養分和水分相對較高,氣溫、光照、空氣濕度也比上坡較為適中,這些土壤條件和環境因子有利于格氏栲的生長;下坡的土壤的養分和水分均比上坡、中坡更高,氣溫、光照、空氣濕度均比上坡、中坡更適中,這些土壤條件和環境因子非常有利于格氏栲的生長,因此,格氏栲的造林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