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裕龍,沈素君,許惠春 ,萬紅衛,楊建詳,吳正柱 ,陳小明,李衛忠
(1.建德市林業總場,浙江 建德 311600,2.建德市林業局, 浙江 建德 311600)
建德市現有竹林15萬畝,但由于大多屬于低產林,不能充分發揮林地的經濟效益。目前沒有太多對于建德毛竹林的全面調查的文章發表,對于建德毛竹林的研究調查有所欠缺。然而,對于建德來說,作為浙江省的林業大縣(市),毛竹林生產在農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農民增生、林業增效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因此,為促進建德市毛竹產業健康科學發展經營,對其土壤養分進行本底調查具有重要意義。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經118°54′~119°45′,北緯29°13′~29°46′。土地總面積3471690畝,林地面積2774482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9.92%。森林覆蓋率76.22%,林木綠化率77.27%,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9811000 m3。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9 ℃,年平均降水量1500 mm。土壤主要有紅壤、黃壤、巖性土,潮土和水稻土5類,28個土屬,44個土種。山地土壤主要有黃壤、紅壤、巖性土3個土類,面積約占全市總面積的84.3%。山地土壤的母質以沉積巖、火成巖等多種巖石風化而成的殘積體和坡積物為主,由于受地形、母質和氣候的影響,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較明顯。
本次調查采取走訪和實地采樣調查。實地采樣調查范圍包括5個鄉鎮9村的主要毛竹林地,實地采樣調查內容包括:樣品地土壤樣品采集,林地經營管理技術調查,毛竹林年產值調查等。此次調查共采集了27個樣點的土樣,然后對pH值、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和全鉀等土壤養分指標進行了處理分析。走訪調查包括:走訪建德市林業局,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建德主要毛竹林種類、分布、經營管理技術、產量以及現今面臨的問題,并查閱記錄了相關的一些文檔資料備用。
2018年7月,根據建德市毛竹林主要的分布情況,有計劃地調查各采樣點的林地情況并走訪農戶了解施肥、管理情況。然后在選定的樣地上,按“S”型布點,分別采集表層(0~30 cm)土樣,將其混合,然后采用四分法分取樣品1 kg左右,帶回實驗室對每個毛竹林樣地土壤進行預處理。將土壤樣品放于陰涼處自然風干后碾磨成20目,用篩子篩去雜質,取100~200 g左右備于實驗檢測土壤各項指標。
此次土壤樣品分析方法為:土壤pH用酸度計法(水土比為2.5∶1);有機質用硫酸—重鉻酸鉀外加熱法;水解氮采用堿解擴散法;有效磷用鹽酸氟化銨浸提—分光光度法;速效鉀用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 全氮開氏消煮法;全磷用酸溶-鉬銻抗比色法[1]。
本次調查的毛竹林地分布地點為:大洋鎮新源村,壽昌林場,楊樹橋上山村,滌溪街道,大同鎮禹甸,大同鎮小溪源,大同鎮上馬翁家村,大同鎮江頭村,淡竹嶺。
毛竹適宜生長的pH值范圍為4.5~7.0[2]。從表1可知,大洋鎮、壽昌林場、楊村橋上山村、滌溪街道、大同鎮禹甸、大同鎮江口村、淡竹嶺、竹源村等地的土壤pH值都在適宜毛竹生長的范圍內。此外,不同毛竹林地土壤pH值差異較大,其中以滌溪街道高嶺巧山的毛竹林地pH值波動最大,pH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了0.94;以壽昌林場的毛竹林地pH值波動最小,pH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了0.07。從毛竹林地土壤pH值的總體情況來看,林地土壤呈偏酸性。一般認為,土壤養分有效性的最高值大多出現在土壤pH值6.5~7.5之間,土壤酸化會導致土壤養分庫的損耗[13]。從表1可知,大洋鎮新源村的毛竹林地PH平均值相對最高為5.02,而大同鎮小溪源的毛竹林地pH平均值相對最低為4.36。參考大洋鎮新源村與大同鎮小溪源二處毛竹林地的經營模式調查結果,得知大同鎮為集約型經營模式,施肥量相對大,而大洋鎮新源村的毛竹林地經營模式為家庭粗放經營模式,管理相對粗放。所以根據實驗結果比較可知,集約型的毛竹林地經營模式會導致林地土壤pH值下降。而研究表明,大多數養分元素的有效性受pH值影響[3]。

表1 建德主要毛竹林地土壤pH值情況
對照參考浙江土壤養分分級標準,由表2 可知,調查的建德市毛竹林地pH值方面為一級的土壤所占比例為76.67%,二級土壤為23.33%,,沒有三級四級土壤。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化學性質之一,是影響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響土壤養分的存在狀態、遷移轉化、有效性以及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4]。

表2 建德主要毛竹林地土壤養分分級標準分布
根據表3分析,得出建德毛竹林地整體的堿解氮含量波動范圍為41.33~119.78 mg/kg,差值較大,大洋鎮新源村石豬欄1號樣地的堿解氮含量最高為119.78 mg/kg,壽昌林場的兩頭塘屋后地的樣地堿解氮含量最低為41.33。參考毛竹林土壤養分分級指標,堿解氮低于100 mg/kg的林地為氮缺乏。根據實地的走訪調查了解的施肥狀況,綜合分析得出,大洋鎮新源村石豬欄氮肥使用量相對較大,所以土壤分析得出氮含量相對其它林地較高,而壽昌林場的氮肥使用量相對較少,經營比較粗放一些,其中壽昌林場兩頭塘屋后毛竹林地氮肥使用量最少,所以氮含量相對最低。此外,大同鎮江頭村的江頭所擁有的毛竹林地氮磷鉀含量也很高,堿解氮含量高達112.19 mg/kg遠遠高于大同鎮的其它林地。根據對江頭的走訪調查了解到,他全年施肥多次,施肥量也相對大同鎮其他集約型經營的毛竹林地大。對照《浙江土壤》進行土壤分級,由表2 可知, 調查的毛竹林地速效氮含量為一級的土壤所占比例為66.67%,二級為20%,,三級為13.33%,沒有四級土壤。所以,建德市的毛竹林林地速效氮含量不足,供氮水平不高,土壤缺氮。
土壤速效磷是土壤膠體表面能夠交換下來的磷,這部分磷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速效磷含量能反映土壤的供磷能力[4]。根據表4分析,得出建德毛竹林地整體的速效磷含量波動范圍為2.75~20 mg/kg,其中大同鎮江頭的毛竹林地磷含量最高為20 mg/kg,其次為大洋鎮新源村3號樣地15.01 mg/kg,再次為淡竹嶺的3號樣地11.14 mg/kg,含量最低的是滌溪街道高嶺巧山毛竹園1號樣地2.75 mg/kg。參考毛竹林土壤養分分級指標,有效磷含量低于15 mg/kg,屬于缺乏。據調查結果分析可知,大同鎮的江頭所擁有的毛竹林地磷含量高是因為施肥量大,其他大同鎮的毛竹林地速效磷含量范圍為3.86~6.13 mg/kg,其他的壽昌林場、楊村橋上山村和洋溪街道等也都屬于磷含量不足。毛竹是喜磷作物[5],豐產毛竹林土壤速效磷含量一般在30 mg/kg以上[6],此次調查沒哪個林地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超過30 mg/kg,可見整個建德市毛竹林土壤普遍低磷或缺磷,多數鄉鎮的毛竹林土壤需要補充磷素以滿足強度經營的毛竹生長需要。對照《浙江土壤》進行土壤分級,由表2可知, 調查的毛竹林地速效磷含量為一級的土壤所占比例為60%,二級為30%,,三級為10%,沒有四級土壤。所以建德市毛竹林林地速效磷含量不足,供磷水平不高,土壤缺磷。

表3 建德主要毛竹林地土壤氮情況
相關研究表明,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均衡很重要,這不僅對細胞質濃度的提高、細胞水勢的降低、植物吸水能力的增強有積極作用,更是植物抵御逆境脅迫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表4 建德主要毛竹林地土壤磷情況
速效鉀是土壤養分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植物生長及農產品品質有著重要影響。根據表5分析,得出建德市毛竹林地整體的速效鉀含量波動范圍為26.57~187.47 mg/kg。其中速效鉀含量最高的為大同鎮江頭村江頭的毛竹林地為187.47 mg/kg,最低的為楊村橋上山村3號樣地為26.57 mg/kg.從其他鄉鎮的數據來看,建德市的毛竹林林地速效鉀的差異不是很大,參考毛竹土壤養分分級指標,速效鉀含量低于80 mg/kg為缺乏來看,建德90%的林地處于鉀缺乏狀態,建德市的毛竹林林地速效鉀含量不足,供鉀水平不高,土壤缺鉀。

表5 建德主要毛竹林地土壤鉀情況
(1)根據浙江土壤養分分級標準,建德市毛竹林土壤主要以一二級為主,土壤質量較差。
(2)建德市毛竹林經營不同區域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其中大同區域的毛竹林集約經營強調要明顯高于其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