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飛劍
(黃山市歙縣林業局,安徽 黃山 245200)
2020年,筆者參與了國家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歙縣歙西林場的綠色化學藥劑防控天牛的試驗,受此影響和啟發,提出以國家森防總站協同創新中心為指導,林業科技聯盟與各類企業參加,共建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科技試驗園。
當前,我國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形勢嚴峻,特別是外來有害生物的傳播侵擾已較為嚴重,因生長區域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缺少天敵,極易造成災情的強度爆發,對我國的林業生態安全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與巨額直接經濟損失。
根據2019年調查統計數據[1,2],目前我國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種類( 松材線蟲、大小蠹蟲、美國白蛾等共45種)和發生面積超過100萬畝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58種)共99種(兩類林業有害生物中有4種重復)。其中,松材線蟲屬一級危害性林業有害生物。
2019年全國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持續高發頻發,并呈現出重大林業有害生物傳播速度快、發生面積大、危害程度重的顯著特征。據統計[3],全年面積共發生18550.65萬畝,同比上升1.93%,發生面積居高不下,主要表現為松材線蟲病等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持續擴散,危害嚴重性突出,局地成災現象突出。
(1)生態損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是全社會廣泛的社會共識,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設計與領導,對生態環境管理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實現其資產化管理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4],雖然目前尚無完整的生態計量標準,但是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已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碳交易市場即將拉開帷幕,這將讓每年因有害生物侵害而消失的千萬株樹木的生態價值計量“有價”。
(2)經濟損失。以松材線蟲病為例,2019年全國共計18個省(區、市)、666個縣級行政區、4333個鄉鎮級行政區發生松材線蟲病疫情,疫情發生面積和病死(枯死、瀕死)松樹數量分別為1671.88萬畝、1946.74萬株[5,6]。而這些受病侵擾的松樹大部分為中齡林,如果按照現值法計算的話,每年造成的直接損失驚人。
(3)其他損失。受害的森林中不乏名木古樹、先鋒樹種、特定生態脆弱區樹種、地理標志產品,具有特殊的景觀特征與生態安全屏障作用,比如黃山松就是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標志,關注度極高[7]。
在外來有害物生物面前,我國對其從發現、鑒別、分析、到有意識的治理、科技攻關普遍不到50年[8,9],以松材線蟲病為例,目前尚無“疫苗”類產品問世,疫情仍呈擴散之勢,損失居高不下[10]。這背后有科技研發時間因素還不夠的客觀原因,也有體制、機制上的主觀因素[11]。目前全國的科技攻關主要還在林科院、農科院、高校等事業單位,企業的參與度不足,產學研之間的互動與激勵不夠,國際間的交流也不足,需要從載體平臺上尋找更多的突破,特別是要把市場的力量調動和參與進來。
目前,全國的林業有害生物科技攻關仍主要在試驗室內,而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是在廣大的山場內,各地山場的小氣候環境又不盡相同[12],但當前行業內尚無統一的試驗園區,試驗的規范標準也不一,缺少行業內的社會化服務。因此,一方面每年大量的試驗需求在各地進行,另一方面都是各自為戰,科研人員的精力很多都放在對接不是自己專業的配套上面,浪費了他們的寶貴的時間與精力 。
因此,從建一塊最基礎的標準林業森防試驗場開始,籌建林業有害生物科技試驗園當逢其時,刻不容緩。
危害我國的有害生物種類很多, 筆者認為,首期集中攻關對象宜為當前國家唯一的一級有害生物--松材線蟲。
其中,園區主要集中攻關方向為高效綠色化學防治天牛藥劑與長效打孔注藥針劑研發,以求短時間內控制疫情的傳播速度。首期按照5個專項小組進行建設,以藥劑組為核心,同時設置空天組、器械組、天敵組、免疫組。
2.2.1 試驗層面
技術結構:每一個標準試驗都要求由科技園按照社會化服務標準提供基礎服務,形成5個基礎標準模塊,即方案技術審核模塊/第三方施藥作業模塊/第三方監理模塊/第三方檢測模塊/效果綜合評價模塊。試驗的組織與產品本身的工作由試驗主體按照試驗標準進行。
技術流程:一個標準流程至少包括6個標準內容,以化學防治藥劑試驗為例,至少包括試驗地(含對照區)情況記錄表、標準地概況記錄表、 變色木匯總表和地理位置記錄、松樹外觀癥狀變化記錄、 松材線蟲防治效果調查表、天牛誘捕器誘蟲結果記錄表,通過標準化的流程管理共同構建項目試驗的底線。
2.2.2 科技轉化層面
建議在科技園現場每年舉辦一次行業的林業科技現場展示交易會,生態辦會,形成固定的品牌,把交易轉化現場放在森林一線。
目前,全國科技園區孵化平臺的建設與運作經驗已比較成熟,防控科技園的最大特色點就是把科技交易會放在綠水青山間舉辦,實現真正的生態科技園區。
建議選址黃山地區,主要考慮到以下幾個要素。
(1)黃山松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因此該地區防控需求特別突出。
(2)在松材線蟲防控過程中,黃山市林業部門抓的早,投入大,積累的經驗豐富,各種作業的標準極高。
(3)項目所在地的黃山學院林學專業是國家級的特色專業(原曾合并黃山林業學校),在本地培養了一批防控的基礎人才與社會化服務企業。
(4)黃山市地理位置居國之中,通達性好,機場高鐵均能滿足通達性要求,特別是黃山的高鐵建設日新月異,呈米字型布局規劃。
(5)有較好的試驗基礎。黃山市歙縣全縣有松林面積110萬畝,為松材線蟲病疫區,能滿足不同的試驗場地要求,2020年已進行過一次試驗的歙西林場始建于1957年,現有林場總面積47000畝左右,員工160人,技術力量雄厚。
建設規模按照 4.5萬畝進行建設,分三期建設,每期各1.5萬畝。
根據項目設置內容,建設規劃區域應該包括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建設內容
(1)2年內科技園形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園區,每年的試驗達到50次以上,并在場地內與黃山學院合辦林業有害生物培訓學校。
(2)3年內開始按照真正的園區運作,吸引企業落戶園區,形成特殊的運作機制。
(3)5年內初見成效,形成科技產出,入園企業年產值超過2億元,成為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林業有害生物產業競爭的平臺。
運行機制上建議由技術單位與防治單位為聯合承擔和主持人,由歙西林場提供免費場地,技術單位負責行業科技決策事宜,防治單位提供現場的服務為主,所有試驗按照收費模式運行,運行費用公開,微利運行。
技術單位由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擔: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3年10月由國家林業局推薦、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并被納入第三批國家試點聯盟單位。2014年8月聯盟成立了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依托的秘書處, 設立了農藥創制與施藥技術、微生物源農藥研發與應用、藥械與監測設備與應用技術等6個專業協作組,成立以來,聯盟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推廣和應用平臺,實施多項科技攻關,特別是在病蟲監測技術、生物防治技術、農藥減量使用技術、精準飛防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有較大的突破。
防治單位由北京保綠豐集團承擔: 保綠豐集團公司是一家立足于森林健康社會化服務、矢志打造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國家隊的集團公司,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理事長單位。該公司2015年創始于重慶,2018年總部遷設于北京,下轄10家子公司。公司以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特別是松材線蟲的防控為核心業務發展方向,依托生物技術、智能航空技術、信息技術的成果儲備,迅速形成了強大的發展動能,建立了遠程蟲情調查、航空監測到疫木除治、注干防疫、飛防到效果核查的全產業鏈條,以科學防控、優質服務共同匯聚到保護綠色、護航豐收的時代進程之中。
當前,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形勢依然很嚴峻[13],尤其是松材線蟲的防控更為緊迫和突出,它直接關系到我國生態文明、經濟文明建設。要積極探討從根本性上解決森防問題的方法[14,15]。筆者針對目前防控的現狀,提出了目前由技術單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防治單位“北京保綠豐集團”在黃山市聯合主持承擔建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科技試驗園,展開藥劑防治、器械防治、天敵培育、育種免疫培育等試驗設想和方案,以調動科研、教學、企業共同參與防控的積極性,形成產學研長期互動的激勵機制,以實現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科技園、吸引相關企業落戶園區、推進科技產業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