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四梅,李庚華
(資興市天鵝山國有林場,湖南 資興 423406)
杉木是天鵝山國有林場培育的主要樹種,在各個工區(qū)均有分布。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進步,杉木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加,對杉木的品質要求也不但提高,杉木要生長良好,除良種壯苗外,病蟲防治也必不可少,杉梢小卷蛾是杉木的主要蟲害之一。它是危害杉木幼樹的一種蟲害,這種蟲害對幼樹的危害十分嚴重,主要以侵食杉樹的嫩梢或者是頂芽為主,引起嫩枝梢損傷從而造成杉樹枯梢。杉梢小卷蛾的蛹能夠隱藏在枯樹梢內越過冬季。一旦幼蟲進入到梢樹的嫩芽處,便會引發(fā)杉樹偏冠、扭曲變形、多頭等現象,并可使干形扭曲,對3~5年齡杉樹的危害最大,4年左右的杉木受害率高[1],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和材質。
天鵝山國有林場位于湖南省資興市中部,東經113°27′~113°41′,北緯25°~26°01′,林場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下雨量非常充沛,年平均氣溫17 ℃[2],全年境內10 ℃以上的活動積溫5500 ℃,年平均降水量1100~1700 mm之間,全年無霜期260 d左右。土壤為板頁發(fā)育的山地黃壤[3],全場林地面積7606 hm2,杉木面積4333 hm2,是林場的主要栽培樹種。
成蟲體長4.5~6.5 mm,翅膀展開12~15 mm[4]。觸角成絲狀,卵狀成扁橢圓形,長約0.7~0.8 mm,顏色為乳白色,狀態(tài)為膠汁狀。幼蟲體長8~10 mm。蛹體長4.5~6.5 mm。蛹的腹部各節(jié)背面有兩排大小不一樣的刺,前面的大些,后面小些。腹部的尾端有8根鉤子樣臀棘[5]。
杉梢小卷蛾在資興一年發(fā)生4代,第1代發(fā)生整齊,幼蟲共有6個齡級[5],第2、3、4代的幼蟲都有滯育現象造成世代重疊,但不同世代的蛹都在杉梢樹上或林內的被害的枯死梢內過冬,次年3月底至4月初羽化,1~4代幼蟲為害嚴重,為害期分別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6月上旬,6月底到7月中旬,8月上中旬。8月下旬第4代幼蟲開始化蛹,一直延續(xù)到9月中下旬全部化蛹越冬。成蟲羽化后,蛹殼留在被害梢上。白天多停留在杉梢針葉間,夜間活動,有趨光性。羽化第二天后交尾,第三天產卵,一般在陽光充足、生長良好、密度較小的幼年杉林中及林緣產卵較多。卵產于嫩梢頂端針葉面主脈的邊緣,通常每梢只產1粒,也有2~3粒的,每條雌蟲平均產卵13~15粒[6]。卵期約5~6 d,1~2齡幼蟲在杉樹和幼嫩有樹梢啃食樹葉邊上,3齡以后食葉量增大,并開始蛀入嫩梢頂芽內危害。這時被梢頂端棕褐色蟲糞針葉逐漸枯黃,被害狀明顯。3、4齡幼蟲及個別老熟幼蟲有轉梢危害的習性[7],轉梢時幼蟲從被害蟲道中爬出迅速爬行或吐絲下垂,隨風飄到其它或同株的其它嫩梢危害。一條幼蟲可危害2~3個嫩梢以2個為多[8],幼蟲期20余d,老熟后在被害梢坑道內,吐絲作蛹室化蛹。杉梢小卷蛾年代生活史如表1。

表1 杉梢小卷蛾年代生活史
杉梢小卷蛾主要發(fā)生在楓沖垅工區(qū)、種子園工區(qū),海拔在300~500 m杉木山場的幼林中。幼蟲蛀害杉木嫩梢頂芽,3~5年生,樹高在2.5~4.5 m的幼樹[9],主梢受害嚴重。據2017~2020年在天鵝山國有林場各個工區(qū)的調查及防治結果。有蟲率最高達33.8%,主梢被害率達24.1%。減少當年生長高度20%,并形成幼樹多梢現象,影響樹木成材[10],造成木材品質差。
加強杉木林撫育管理以促進幼樹生長和提早幼林郁閉;在適地適樹情況下,營造杉闊混交林,注意林區(qū)衛(wèi)生。
在冬季或幼蟲危害時期剪除被害梢,對有蟲的果子要進行焚燒銷毀,集中燒毀,對被害的主梢進行人工捏殺害蟲。并將樹梢及時處理干凈,避免蟲害的傳播不影響杉木的生長,如有多個主梢,擇其粗壯具有活力的保留1個。
抓住初齡幼蟲階段,使用下列化學農藥進行噴霧防治50%殺螟松乳劑200~400倍液或80%晶體敵百蟲300~400倍液,40%樂果乳劑400倍液噴霧,老熟幼蟲階段使用15%殺蟲畏乳劑300倍液,或者用1∶400殺蟲螟乳油進行噴殺。
(1)燈光誘殺,在蛾期的無風夜晚設置黑光燈于林地高處,每畝點燈1~2盞進行誘殺。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糖醋誘殺,將糖醋液按糖∶醋∶水=1∶1∶10放入桶內放置在有杉梢小卷蛾的病害林地中,有很好的誘殺作用。
(3)每畝還可以放5~7桶人尿水來引誘雄蛾,3 d更換一次,通過人尿水淹滅雄蛾[11],雖然要花費很多勞力和時間,但其效果較為明顯且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沒有破壞。
以蟲治蟲利用赤眼蜂、大腿蜂、小繭蜂和扁股小蜂等杉梢小卷蛾的天敵,來防治梢小卷蛾卵。其中主要是1 hm2杉木林放90萬只赤眼蜂,應用梢小卷蛾的天敵防治杉梢小蛾的危害。改善杉木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天敵。以菌治蟲,防治越冬代幼蟲噴撒含孢子數5億個/g的白僵菌液防治效果好。
2017年在天鵝山國有林楊種子園工區(qū)5林班1~3小班中有85 hm2發(fā)生杉梢小卷蛾危害,在發(fā)生地林分中進行補植補造了闊葉樹,并噴施了孢子數5億個/g的白僵菌液進行防治,2018年對楓沖垅工區(qū)11林班1~5小班120 hm2進行了森林撫育,通過改變林分生態(tài)環(huán)境,并同時進行糖醋誘殺,并噴施敵百蟲300~400倍液進行飛防,2019年對楓沖垅工區(qū)11林班2小班20 hm2補植補造了闊葉樹,并同時進行糖醋誘殺。2020年種子園工區(qū)5林班1小班發(fā)生面積為6 hm2,噴施了白僵菌液進行防治。通過近幾年的連續(xù)防治,天鵝山國有林場的杉梢小卷蛾的發(fā)生得到有效控制,通過不同的防治手段,由發(fā)生總面積120 hm2降到6 hm2,蟲情指數由33.8%降到2.6%,林分內無嚴重發(fā)生和成災情況。防治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2017~2020年天鵝山林場防治杉梢蛾情況
(1)根據調查杉梢小卷蛾多發(fā)生在海拔500 m以下的杉木林地中,3~5年的幼林最容易受杉梢小卷蛾的危害。采用多種防治手段有效地控制了杉梢小卷蛾危害。
(2)從杉梢小卷蛾對杉木的幼林危害程度來看,純杉木林要比杉闊混交林嚴重點,向陽的山坡要比背陰的山坡嚴重點[11]。
(3)通過對杉梢小卷蛾防治結果來看,對杉木危害程度實施不同防治手段,蟲害嚴重發(fā)生的應該采用多種防治措施綜合使用效果才會明顯些。
(4)營林措施防治與生物防治相對于化學防治要經濟些,更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
(5)化學防治與誘殺對于杉梢小卷蛾的防治效果很好,但對環(huán)境影響較大,只有在大面積發(fā)生時才能實施。
(6)要從杉梢小卷蛾生活習性,及生理特征對杉梢小卷蛾進行有針對性地防治。在防治上要充分考慮生態(tài)環(huán)境,注意保護杉梢小卷蛾的天敵,以預防為主,采取營林措施,生物防治,在危害嚴重時考慮化學防治,防止杉梢小卷蛾爆發(fā)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