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峰 武昌理工學院
紅安繡活屬于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又稱為“扎花”“繡花”,主要為婦女所制作的一種工藝制品和民俗藝術,也可以叫“紅安針繡”。紅安繡活反映了紅安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具有強烈的地方文化特色和豐富的藝術內涵,從圖形、造型、色彩、紋樣等方面都體現出強烈的藝術特征。紅安民間繡活制成品是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禮品和裝飾物,其歷史悠久,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其在體現實用性的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紅安繡活的色彩特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地方特色濃郁,色彩對比鮮明,大膽使用冷暖色對比、補色對比。如圖1,作品《雙魚蓮花》鞋墊的色彩設計就體現得非常明顯,整體使用大紅、粉紅等暖色調,在處理荷葉、水草等部分時,使用了對比度較強的綠色系作為搭配,形成了補色對比,而補色對比是色彩對比中較強烈的對比方式。其二,漸變過渡色彩的表現方式,相對于前一種較為平緩、和諧,突出了鄉土特色中的凝重敦厚的美感,體現了紅安人民的特色和性格。如圖2,作品《雙鳳牡丹》就集中體現了這種色彩表現特色,在鳳凰翅膀的色彩處理上,運用了從藍色到淺藍色的一種過渡色處理方式,凸顯了紅安繡活的細膩和針繡特點,呈現出一種和諧的美感。

圖1 《雙魚蓮花》

圖2 《雙鳳牡丹》
紅安縣一帶繡品以連襪繡花鞋墊為主,它既是生活日常用品,又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民俗藝術品,其構成形式也極具特點,大體可以分為對稱式、均衡式和自由結合式三種。
對稱式構圖是一種典型的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及表現手法的一種構成方式,這類構圖在繡的過程中追求左右對稱、上下對稱,遵循比較嚴謹的對稱模式。這種構圖形制的產生主要與生活用品之一的鞋墊式樣密不可分。
均衡式構圖是一種典型的紅安繡活作品的構成方式,這類構圖并不要求完全絕對的對稱,而是在繡活作品畫面中去尋找一種體量感上的平衡,但又不是一種絕對的平衡。例如,作品《雙鳳牡丹》中上下兩只鳳凰組成了一個接近正圓的構圖形式,正圓又由雙鳳、花卉共同組成。但這兩只鳳凰的構圖不是完全一致,而是有收有放、有爭有讓,形成一種空間上的均衡,這種繡活作品更加突出了靈活的構圖特點,畫面豐富,節奏感強。
自由結合式構圖方式常常見于各類繡活作品中,這類構圖在設計制作過程中,根據題材和制作要求,不局限于對稱和均衡的構圖方式,而是根據制作載體的外形和內容要求進行構圖,制作的靈活性較大。
紅安繡活多運用于生活中的日用品,如鞋墊、虎頭鞋、襪子等小型物件,反映了紅安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其內容特征大體可以分為寫實類、寫意類、寫實寫意相結合三種類型。
紅安繡活中有一種典型的代表作品為繡花鞋墊,這類作品不僅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同時也是紅安人民文化精神內涵的體現。例如,繡花鞋墊《牡丹花》就是寫實寫意相結合的類型,在花卉的圖形設計上不完全依據現實進行刺繡,而是進行了圖形填色體塊的概括與歸納,同時也有寫意的成分在其中,達到了形與意的結合,將美好祝愿融入內容與圖形設計中,不僅給人以明快美、樸實美的感受,而且鮮明、準確地傳遞出創作者的思想。
紅安繡活作為民間刺繡,是我國刺繡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紅安文化的典型代表。紅安繡活有上百種圖案,并且以這些圖案展現了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等特征,具有藝術文化開發等方面的價值,能促進文化創新和社會發展。紅安繡活的人文精神是重要的精神財富,為文化及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創意源泉。
首先,紅安繡活的文化價值認同感弱,產品單一。在全球化、大數據、網絡化的今天,受外來文化的沖擊,人們對紅安繡活普遍存在認同感弱,缺乏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導致對紅安繡活的研發意識相對薄弱。
其次,紅安繡活主要以鞋墊及大布作為工藝設計對象,較為單一,如何將產品進行深入設計,使其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與動態,與時代接軌、與市場接軌,是當下紅安繡活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一個瓶頸和短板。
再次,產品研發和銷售渠道狹窄。基于上面所談到的紅安繡活的文化價值認同感弱、市場認可度不高的環境下,產品研發和銷售渠道的發展必然受到極大的限制。目前從事紅安繡活的相關企業寥寥可數,在進行產品研發時也很少融入紅安的文化內涵,特別是湖北省紅安地區的旅游產業中,很少看到紅安繡活產品,導致人們只看到紅安的表面,沒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遺產內涵與產品研發的關聯度,缺少了文化層面的具體體驗。
1.靜態保護與動態保護相結合
一方面,就紅安繡活做一次系統的理論研究,以此理論研究來傳承紅安繡活中優秀的圖形、吉祥文化。對調研結果分別進行歸類、整理,建立文字、圖片、影音檔案,成立數據庫,并通過移動互聯網推廣,讓更多人了解紅安繡活。
另一方面,積極拓展紅安地區的中小學教育平臺,將紅安繡活的圖形、色彩、紋樣、制作工藝進行適度改進,可設置非物質文化——紅安繡活的特色手工課,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去了解紅安,了解紅安文化,了解紅安繡活,讓孩子們從小就認知這些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這樣既提高了孩子們的認知和見識,也解決了紅安繡活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問題。再次,開展紅安繡活推廣與傳承活動,不定期開展紅安繡活的展示、傳承等人文活動,在豐富廣大市民的精神生活的同時,也起到了推廣和傳承紅安繡活的作用。
2.樹品牌意識,深度開發文創設計產品
注重紅安繡活的文化創新設計,建立品牌意識。紅安繡活文創產品類型不能局限在單一產品上,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再設計、再創造、再制作,將紅安繡活的優秀元素通過提煉、概括、變形等方式進行重組,創作出屬于紅安本地的文創產品和特色產品,塑造屬于自己的IP符號。在文創產品設計上應推出紅安繡活系列產品,其產品范圍可以涉及生活日用品、旅游文化紀念品、娛樂性產品等,樹立屬于自己的品牌意識,打造出屬于紅安的品牌故事與內涵。
文創設計即文化創意設計,是指以具體文化為依據,經過設計研究及設計創意來實現對文化的再造,以及開發新的設計形式。文創設計的關鍵之處在于,通過對文化符號元素的提煉與轉化,找到該文化的本質屬性和外延表現形式,進而賦予其產品設計形式和類型。
繡活中的設計元素可以大體分為人物、動物、植物、幾何形這四類主要的圖形元素及符號,在進行文創設計時,應將這些圖形符號進行提煉和篩選,找到其中符合設計需要的形式元素與符號。在提煉的過程中,應認真思考文創設計的形式與紅安繡活內涵的有機融合,并通過后期與產品制作工藝的結合,實現紅安繡活與文創設計的深度融合。深入理解紅安繡活的內涵是其文創設計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對紅安繡活民間藝術元素符號的提煉,應考慮圖形、色彩、設計運用、使用載體等方面,考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提煉方式也各不相同。
首先,對紅安繡活中的圖形進行提煉。圖形符號提煉不是簡單地摳圖和直接搬運,而是在分析其吉祥文化寓意的前提下,結合具體的文創產品設計形式進行再設計,元素符號本身的文化內涵和形式均發生了變化。另一類符號的提煉為創意組合方式,即將互不相干的元素符號打散、重構、組合等,從而創作一個全新的圖形符號,可能與之有極強的關聯度,但是又有著顯著的區別。
其次,對紅安繡活元素符號中色彩的提煉與再設計。色彩的創意使用是視覺設計的一個切入點,色彩的表現是信息傳遞的重要方式。紅安繡活中有很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典型色彩組合及運用,如果能在文化創意設計中巧妙運用這些色彩,將會實現文化與產品的完美結合,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在提煉這些圖形及色彩元素的基礎上,應對這些元素進行二次再加工,使其符合當下的審美趨勢及需求。
文創產品的研發與設計,應深入挖掘圖形文化與文創設計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文化內涵的作用以及文化創意產品的優勢。一方面,可以將其直接應用于文創產品中,實現傳播的目的,同時也為文創產品注入長久的生命力。但是這種直接的應用有時會比較生硬,沒有傳遞出文創本身的文化內涵,不能激發受眾的文化共鳴。因此,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這方面的影響,避免簡單套用圖形或紋樣。在設計文創產品時,應考慮文創產品的應用載體及文化設計內涵,既要考慮到圖形元素符號,又要將其巧妙融入文化創意設計中,將簡單套用轉換為創意設計,才能設計出獨具一格的文創產品,讓受眾產生極大共鳴,促進文創產品的銷售。
另一方面,可以將紅安繡活的元素符號與產品動態相結合,賦予其動態的美感,讓文創產品更具活力。例如,陜西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設計,就將文物上的藝術元素符號與動態巧妙結合,由二維圖形轉換為動態的三維效果,也讓文創產品的動態形式更具有文化內涵和趣味性,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在紅安繡活文創產品中巧妙添加時尚元素能夠有效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將會有利于文創產品的傳播和推廣。文創產品的設計離不開地域文化的加持,只有將地域文化重新定義解構并與文創產品融會貫通,才能設計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實現特色化展現。
首先,打造“紅繡”紅色旅游文創設計。紅色文創作為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途徑,經過多年探索和市場驗證,已經成為我國文創開發的重要領域。紅安縣作為革命老區,是紅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發展紅色旅游文創設計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紅繡”在革命戰爭年代是老百姓與紅軍戰士心心相連的象征,也是老百姓對人民軍隊的情感見證。紅安特殊的歷史背景給“紅繡”賦予了神奇的色彩。紅色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有助于宣傳紅安的歷史,開發紅安的革命遺址文化資源,打造“紅繡”文創設計品牌,既要保持紅安繡活非物質文化藝術內涵,又要突出文創產品的屬性。將非遺文化融入市場經濟,打造文化經濟產業鏈,文創設計必須與時俱進,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滿足群眾和市場需求。在構圖、造型、設計、制作等每一個環節,要突出民俗產品的差異性和多樣性。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用“傳承+創新”的表現手法開發文創產品。
紅安繡活的傳承與文創設計拓展需要不斷努力,在保護與傳承紅安繡活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應具備更寬廣的認識視野及增強價值認同,深入了解紅安繡活的文化內涵,將其內化到文創設計理念中,賦予文創產品獨特的價值與內涵;根據紅安繡活元素的提煉與再設計的具體形式,結合文創設計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文化元素符號和運用載體,同時在紅安繡活文創設計中融入時代元素,從而使其更加具有時代認同感和文化傳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