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 董麗麗
【摘 要】 信息技術給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分別從“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精美課件教學,提升教學氛圍”“信息視頻教學,誘發(fā)學習欲望”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 學習情境? 課件教學? 視頻教學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給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都帶來了新的變化。在教育領域之中,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還給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高效率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與此同時,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抽象思維變成具體思維,還具有聲情并茂的教學特點,十分有助于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因此,任課教師一定要注重語文課堂教學,并且引入信息技術教學,來使得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取更佳的教學效果。如此一來,信息技術的引入不僅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還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途徑,從而獲取更佳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時,學生就會積極投入其中,從而大大提升教學效果。因此,任課教師可以采取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使得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質量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條件支持。
如以學習《玲玲的畫》為例,首先任課教師采取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要舉行書畫大獎賽了,有一位小姑娘要去參加,她的名字叫“玲玲”,然而在大賽即將開始的時候,玲玲的畫被墨水破壞了,玲玲很著急,如何是你,你會怎么做呢?有的學生說道:“我會想辦法挽救一下。”還有的學生說道:“我會重新繪畫一副。”其中,三幅畫分別對應課文第一、四、八自然段。請學生從以上三段話中找出玲玲心情的變化(得意——著急——滿意)。教師引導:玲玲的情緒怎么會有那么大的變化呢?讓我們細細去讀讀這三段話。第一自然段:玲玲得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理解“端詳”:端詳是什么意思,誰能來做個動作?像他這樣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看,就叫“端詳”(出示詞語卡“端詳”,學生認讀)。引導想象:課文中寫玲玲端詳自己的作品,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出示詞語“評獎”,讀正確)。玲玲一邊端詳著自己的作品,一邊會想什么呢?(學生在想象中體會玲玲得意的心情。)
二、精美課件教學,提升教學氛圍
信息技術的使用十分有益于課堂教學的進展,也十分有益于促進學生的進展。為此,任課教師可以采取精美課件教學,將教學任務和教學步驟進行簡單的設計,來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既可以提升學習氛圍,又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為后續(xù)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
如以學習《小馬過河》為例,首先出示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認識“棚、馱”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坊”,會寫“愿、意”等8個字,會寫“愿意、麥子”等10個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恰當?shù)恼Z氣。能用上提供的詞語講故事。能根據(jù)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簡單看法。隨即,任課教師出示課件,要求學生學習課文。課文配有3幅插圖。第一幅圖畫的是小馬來到河邊與老牛對話的場景,對應了課文的第4自然段。小馬微笑著詢問,老牛也是笑瞇瞇地回答,可見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淺的,所以表情輕松。第二幅圖畫的是松鼠跨開雙腿,張開雙臂攔住小馬,對應了課文的第5自然段。松鼠的動作夸張,表情緊張,難怪松鼠……
三、信息視頻教學,誘發(fā)學習欲望
信息技術是時代的產物。因此,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依托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且具有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的特點。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任課教師可以播放視頻進行教學,來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十分有益于學生的高質量學習,為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提供條件支持。
如以學習《盼》為例,首先任課教師采取信息技術展示課文內容,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學習的認知,還能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后續(xù)教學奠定良好的條件支持。課文從寫得到新雨衣,到盼穿新雨衣,再到穿上新雨衣一氣呵成。理清課文圍繞“盼”寫了哪些事例,就構成了一個難點,特別是“睡前盼雨停”與“決心不再盼雨”這兩件事,學生容易忽略。另一方面,體會如何將“盼”的心理寫生動是一個重點,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借助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表現(xiàn)“盼”不難,難的是發(fā)現(xiàn)作者借景抒情突顯“盼”的方法。
總而言之,教師要在利用信息技術時需要結合實際,從實際教學目標出發(fā),圍繞教學內容核心,將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統(tǒng)一起來,結合有效的方法手段,靈活應用信息技術,全方位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之中,任課教師要提升自我教學素養(yǎng)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切有利的條件的支持,也要為學生學習做出一定的優(yōu)化和改革。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才能鍛煉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為后續(xù)教學奠定良好的條件支持。
參考文獻
[1] 念紅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策略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 2020(7):139.
[2] 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3(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