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鷺


[摘 要]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100年來我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這成就的背后離不開我黨的自我建設和組織建設,這也使得我黨在自我建設的100年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要注重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同時在擴大黨員隊伍基礎上,不斷提高黨員隊伍質量。而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合格與否直接關系到民辦高校黨組織能否加強自身建設和提升民辦高校黨員質量,因此建立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考核指標體系非常重要。文章旨在從民辦高校在學生黨建工作和學生黨建工作考評方面存在問題出發,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民辦高校評價學生黨員和針對學生黨建工作基層組織建立的考核指標體系,以求能為提高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對策。從而為我黨輸送更加高質量的黨員人才,為我黨組織建設盡力。
[關鍵詞] 建黨100周年;民辦高校;學生黨建;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1) 08-0017-04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100年來,黨帶領我們中國人民跨過重重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豐功偉績[1],讓中國雄赳赳氣昂昂得屹立于世界東方。黨的領導深入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曾提出了推進新時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目標,并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從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出發,想人民所想。
我黨取得的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我黨始終懷有刀刃向內的勇氣,不斷自我革命,注重加強自身建設,這也使得我黨在自我建設的一百年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必須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必須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必須把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黨的組織建設的關鍵;必須在不斷發展壯大黨員隊伍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提高黨員隊伍的質量[1]。
十八大后,中共中央對黨員隊伍高度重視,對黨員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我黨的政策貫徹執行的堅實基礎,也是我黨凝心聚力的堅強后盾。因此,各級黨組織要將提升組織力作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機關、企業、學校、科研院所、各社區街道等基層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而民辦高校黨組織作為基層組織,更應該重視和貫徹落實好黨的方針政策和主張。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都非常重視民辦高校黨的建設,中共中央組織部和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社會力量舉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對民辦學校黨組織的建立、地位、作用、職責、管理、自身建設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這對加強黨對民辦高校的領導、加快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步伐都具有重大意義。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民辦高校的數量不斷增多,民辦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與民辦高校的迅速發展相比,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卻發展緩慢。民辦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是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如何調動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民辦高校能否順利完成中心任務和日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而要提高民辦學校學生黨建工作積極性,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從而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不斷完善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
二、文獻綜述
余海龍(2016)設置了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等8個一級指標,并在每個一級指標下又設立2~3個二級指標,最后在每個二級指標下有設置若干分值觀測點,指標采取百分制,總分110分,特殊和創新工作指標為10分,其他指標總分為100分,除特殊指標外,其他指標采取負面清單辦法,沒有達到標準直接扣分[2]。
陳振華(2017)認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考評內容應從發展工作和發展工作成效兩方面進行考評,在發展工作方面應從入黨前、入黨中、入黨后各階段設置指標;在發展工作成效考評方面,既要對學生在校期間表現進行考評,也需要對學生離校后的結業、升學等情況進行考評[3]。
徐若儀(2017)利用PTA量表設立鄭州覺悟和學業狀況兩個一級指標,并在政治覺悟下設思想政治、組織生活、日常作風等二級指標,在學業狀況下設常規課堂和課外拓展兩個二級指標,并在各二級指標下設若干三級指標,共設計22個子項評價指標,指標體系滿分為10分,根據指標體系量化學生黨員的考核結果,并提出根據該考核結果運用六大長效動態機制對學生黨員進行培養和管理[4]。
三、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考評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民辦高校發展勢頭強勁,在21世紀初成立了一大批民辦高校,隨著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數量的增加,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為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但是由于民辦高校的性質以及學生思想基礎薄弱等原因導致民辦高校黨建考評工作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
(一)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方面
1.組織機構有待完善。民辦高校的董事長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性質導致其黨組織并不是學校的領導核心,這也導致民辦高校無法引起對學生黨建工作的足夠重視。加之民辦高校在初創時期的生存和發展壓力較大,也使其無暇顧及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目前,在很多的民辦高校中,黨組織機構不夠完善,機構內人員缺乏經驗,導致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不夠規范。
2.學生入黨動機不純。民辦高校的學生基本都是高考落榜生或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學生生源基礎較差,政治思想理論基礎薄弱,這也導致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難度。并且,有的學生只是希望組織上盡快入黨,而不是思想上真正入黨,學生將入黨作為找工作,考公務員的資本,入黨動機不純。
3.重數量,輕質量。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只注重發展學生黨員數量,而忽略了對學生入黨后的培養和教育,忽視學生黨員的質量。民辦高校存在這一問題,在大部分公辦高校也存在,學校黨組織只在學生入黨時,也即從普通學生轉為積極分子,再到積極分子轉為預備黨員的這一階段要求學生提交思想匯報,參加各種組織培訓,但是在學生從預備黨員轉變為正式黨員后就放松了對學生的培養和培訓,因此民辦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黨員質量不高。
4.資金投資缺乏。由于民辦高校的自給自足性質,國家不對其進行撥款,這就導致了民辦高校辦學資金實力相較于公辦高校來說比較薄弱。而民辦高校的性質也決定了其負擔著較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這也決定了民辦高校要把有限資金的大部分用于購置硬件設施、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而這也就導致民辦高校只能把小部分資金用于學生黨建工作,緊缺的資金給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帶來束縛。
(二)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考評方面
1.缺考評,少懲處。目前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缺乏考評,沒有統一的標準來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評價,這就導致學生黨員入黨后的積極表現沒法得到獎勵,而入黨后的錯誤行為也無法得到適當的懲處。
2.考評指標設置不科學[5]。要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考核就必須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體系。目前民辦高校設立的學生黨建工作考評指標不是指標太細,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操作性低;就是指標設置過于籠統,指標內容過于單一,無法合理評價學生黨建工作。這就造成了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考評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實質。
3.重考評,輕運用[6]。在一些民辦高校中,雖然設置了比較完善的學生黨建工作考核指標體系,也運用該體系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了評價和考核,但是卻未將考評結果進行運用,對學生黨建工作做得突出的組織未進行表彰,而對學生黨建工作做得較差的組織也未進行相應的懲罰,這就使運用考核指標體系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考核沒有起到獎懲作用,使這項考評工作失去了意義。
三、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考核指標體系構成
根據前面分析,很有必要對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建立一個統一的考核指標體系,這樣也便于民辦高校能夠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合理考核和評價。而指標體系的建立需要分對象建立考核指標體系,一方面需要針對學生黨員自身考核建立考核指標體系;另一方面需要針對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基層組織建立考核指標體系[7]。
(一)針對學生黨員建立的考核指標體系
本文將利用層次法建立民辦高校學生黨員的考核指標體系,考核學生黨員的情況應從學生的政治覺悟[8]、學業狀況、生活狀況、參加活動狀況等4個方面建立一級指標,其次在這4個一級指標下設立若干二級指標。如表1。
在政治覺悟下設立思想匯報,理論學習,黨費繳納,組內生活4個二級指標。
在學業狀況下設立學習成績,日常考勤,證書考試,獎學金,學科競賽5個二級指標。
在生活狀況下設立宿舍衛生,團結同學,遵紀守法3個二級指標。
在參加活動狀況下設立社會活動,校級活動,院系活動3個二級指標。
該指標體系共設4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采取百分制,90~100為優秀;80~90為良好;70~80為中等;60~70為合格;0~60為不合格。
對于優秀和良好兩個等級的學生黨員應給好一定的獎勵,讓其能夠繼續發揚學生黨員的先進性。
對于中等和合格兩個等級的學生黨員應鼓勵其向優秀的學生黨員看齊,并指出其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讓其樹立信心,向一名優秀的學生黨員努力。
對于不合格的學生黨員,要對其進行警告和懲罰。在評定出不合格學生黨員后要找其認真談話,并再給其一次機會,如果下次考評如果仍然是不合格,那么可以考慮勸其退黨。
(二)針對學生黨建工作基層組織建立的考核指標體系
設立針對學生黨建工作基層組織的考核指標體系是為了對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基層組織進行考核,在該指標體系下設立組織建設,發展黨員情況,思想建設,制度建設4個一級指標,其次在該4個一級指標下設立若干二級指標。如表2。
在組織建設下設立黨內組織生活,黨員培訓2個二級指標。
在發展黨員情況下設立積極分子發展和培訓,預備黨員發展和培訓,正式黨員發展和培訓3個二級指標。
在思想建設下設立專題教育活動開展情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個二級指標。
在制度建設下設立學生黨建工作制度建設,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制度2個二級指標。
該指標體系共設4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采取百分制,90~100為優秀;80~90為良好;70~80為中等;60~70為合格;0~60為不合格。
民辦高校應根據基層組織的考評等級對其進行相應的獎勵和懲罰,促使好的更好,差的向好的看齊。
2021年是我黨建黨100周年,我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朝著建成世界最強政黨而奮斗的歷史。100年來,我黨具備了世界最強政黨的八大標志:政治堅定,思想科學、組織嚴密、作風優良、紀律嚴明、能力超群、反腐堅決和制度周嚴[9]。而所有的這些都離不開我黨黨員隊伍的純潔和努力,因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關系到一個政黨的興盛于衰落。十九大之后,我黨再次強調黨員黨性的重要性。而民辦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民辦高校能否向我黨輸送高質量黨員人才,因此對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進行評價就很有必要。而對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進行評價就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指標體系,這樣才能保證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管理及考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質量和高思想覺悟的黨員,為我黨組織建設貢獻力量,從而為我黨下個一百周年取得偉大成績而努力!
參考文獻:
[1][9]徐俊.喜迎建黨100周年華誕共創新時代黨建新輝煌——“第七屆執政黨建設理論與實踐論壇”綜述[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12):160-162.
[2][5]余海龍.高校二級黨組織黨建工作考核評估體系研究[J].教育理論研究,2016(12):141-143
[3][7]陳振華.關于構建高校發展黨員工作質量考評體系的思考[J].教育理論研究,2017(18):157-158
[4][8]徐若儀.基于PTA量表的學生黨員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與運用[J].林區教學,2017(8):10-12
[6]王書會.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考評的若干思考[J].消費導刊,2009:182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