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潤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在推進改革發展進程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大基地,建設大企業,培育大產業,著力構建“主導產業突出、產業融合緊密、產出綠色安全、產銷對接高效”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緊緊圍繞北大荒集團“1213”高質量發展工程體系和“32366”任務體系,充分借助700萬畝綠色優質商品糧基地和400余萬畝林草水自然資源,宏觀規劃打造優質稻米產業、優質農牧業種質、融城高效經濟作物、畜牧規模化養殖、林業生態經濟等五大產業功能區,培育生態旅游、孕嬰食品、良種繁育、智慧農業等十大新亮點,建設一批數字化樣板田、智慧農場和高效產業帶,拉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打造優質稻米產業功能區,構建產加銷全產業鏈。以打造省內面積最大、區域內品質最好、標準化水平集團內一流為目標,種植中高端優質水稻235萬畝;重點推進優質稻米標準化種植模式和生態循環種養模式,種植有機生態蚯蚓稻、蟹稻、魚稻等 6萬畝,實現訂單種植150萬畝。強化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營銷各環節的融合貫通,有效拉長產業鏈條,逐步將“大基地”轉變為“大廚房”,提高稻米原糧附加值。
打造優質農牧業種質功能區,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鏈。種質資源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著力構建“科研+基地+生產加工+銷售推廣”的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鏈。推進八五五農場“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制種2萬畝,新建種子庫房3000平方米、曬場1.5萬平方米,打造集種子種植、收儲、加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基地。
打造融城經濟功能區,構建從田園到餐桌閉環產業鏈。立足海林、寧安農場有限公司地理區位優勢,發展融城經濟功能區,種植蔬菜、漢麻等高效經濟作物3萬畝,建立以“有機菜園”“高效產業園”為主要內容的融城經濟,構建“一分地”、私人定制等銷售新模式,力爭實現“雙七百”目標。
創建畜牧高效養殖功能區,構建循環低碳農牧產業鏈。堅定不移地“擴容增量”,把以奶牛為主的畜牧業打造成分公司的特色主導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奶倉”。
打造林業經濟增長區,構建緊密型三產融合產業鏈條。在大力推進林菌、林果、林藥、林禽等項目的基礎上,重點建設紅松嫁接和中藥材基地。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過程中,牡丹江分公司加快構建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將軍牧業集團、市場營銷聯盟等專業化的產業發展服務體系,為推進企業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提供有力支撐,加快產業融合發展。
成立區域農業服務中心,構建立足墾區、輻射地方的專業化服務體系。北大荒集團依托“雙控一服務”戰略,成立北大荒農業綜合服務集團及分布墾區的服務中心、服務站等機構,從而構建貫穿“供、種、管、收、儲、銷”全過程專業化服務體系。加強土地托管、技術服務、機械作業、農資供應、糧食銷售等方面合作,將北大荒“統供”“統營”模式復制到地方,輻射帶動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牡丹江分公司作為北大荒集團首批試點單位,于3月3日揭牌成立北大荒牡丹江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分公司采取多種舉措加快推進服務項目落地,陸續建成覆蓋分公司15家農場有限公司(農場)的綜合服務站,初步建立起專業化的經營管理、技術指導和服務團隊。
揭牌以來,牡丹江分公司依托區域農服中心進一步強化“雙控一服務”,實現采購、價格、配送、管理、服務“五統一”,良種、肥料統供率分別提升到90%和80%以上,平均畝節約肥料成本8.2%。依托新型服務機制,在八五七、八五八、云山等8個農場有限公司探索開展土地“統種、統管、統營”集中經營8.24萬畝,提高資源創效能力,持續拉動職工增收企業增效。
成立將軍牧業集團,構建畜牧集約高效發展新機制。為加快整合分公司區域畜牧產業資源,牡丹江分公司發起成立將軍牧業集團,并與區域內的金沙、千牧、隆盛等15個規模化奶牛養殖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對發展壯大畜牧產業具有里程碑意義。通過構建集團化經營機制,形成抱團經營合力,著力提升管理成效,向科學化管理、集團化發展要效益;通過深度整合資源,形成集團化的規模力量,聚集資源、人才、科技、資金等綜合優勢,進一步優化配置,強化協作,優化服務,提升畜牧產業整體發展質量效益;通過建立健全適應改革發展的經營制度,提升應對市場波動、抵御風險、科研攻關等方面的能力,打造高質量畜牧產業板塊和畜牧產業發展新標桿,加快實現“中國奶倉·牡丹江”發展目標。
成立新媒體營銷聯盟,構建抱團闖市場的“大營銷”格局。為充分整合線上線下營銷平臺和渠道,形成“互聯網+農業”營銷大格局,分公司發起成立由16個營銷指揮部和綠色智慧廚房為主體的新媒體營銷聯盟。聯盟成立以來,陸續開展主題營銷活動1000余場(次),先后參加了上海首屆北大荒綠博會暨北大荒·第二屆中國農墾食材交易會、雞西市“金雞歸巢”綠色食品展銷會、第八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和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等展銷活動,全力講好“中國北大荒文化之都”品牌故事,已初步構建起輻射全國、區域協同、統一管理的營銷網絡,線上線下營銷額達到3億余元,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生力軍。

蟹稻共育基地。圖/黃永興
以分公司旗下的荒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為核心,以新媒體營銷聯盟為紐帶,整合產品、品牌和營銷渠道,以規模銷售的優勢搶占線上市場。與此同時,大力推進“荒都+N”品牌模式。與“興凱湖”“界湖”“千島林”“云山故事”等品牌聯合聯營,產品陣容拓展至26個品類140余種,引領大基地向大工廠、大廚房轉型,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農墾因國家戰略而生,因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而興。農業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必須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才能發揮綜合優勢,逐步破解“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短板,探索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夯實綠色農業大基地。以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和優質稻米產業帶為目標,以深入開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年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組織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科技化、智能化等優勢,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發展高效益的農業產業,增強市場的競爭力。分公司規劃建設綠色水稻示范區 330萬畝,落實精準溯源面積135萬畝,每年拉動增收增效3.5億元。未來3年,分公司綠色食品環境監測面積將達到668萬畝,國家級綠色食品基地總面積超過360萬畝,逐步健全涵蓋“環境監測、生產標準、操作規程、產品檢測、品牌誠信”的質量安全體系,讓“中國飯碗”裝滿更多優質“中國糧食”。
以軍墾文化為精神底色,提升品牌與產品市場價值。以豐富“中國北大荒文化之都”底蘊為切入點,充分挖掘牡丹江墾區“七個一”文化內涵,推出一批影音視聽作品,講述好牡丹江分公司好食材、好生態和好人品故事,賦予品牌更多軍墾文化內涵,提高社會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打造出一批叫得響的“荒都”系列品牌。積極借助北大荒千億元品牌的巨大市場號召力,以北大荒為母品牌,攜手拉動一批本地區子品牌快速成長。創新營銷模式,線上線下有機聯動,持續開展主題營銷活動,持續掀起營銷熱潮,輻射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以創新合作模式為驅動,厚植產業發展根基。立足產業基地和資源優勢,探索開展多元化合作方式,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培育持續增收增效的核心產業集群,完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并向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拓展延伸,提升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和轉型發展。
以深化改革為契機,加快融入區域大局。充分發揮農墾現代農業綜合優勢,積極推進墾地合作共建,爭取和利用屬地政府的政策支持,逐漸從“墾地合作”向“墾地融合”推進,在服務、推動和融入區域農業發展過程中創造經濟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