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數字技術強勢崛起,數字經濟悄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引領了出版行業新發展。
9月14日至18日,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京舉辦,中外文化相互交匯,北京文脈精彩呈現,105個國家和地區的2200家展商帶來30萬種圖書。
從2G紙書時代,到3G、4G電子書、音視頻時代,再到如今5G時代到來,出版產業將如何發展?本屆圖博會上,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新成果成為熱點。
奇峰林立、云海翻涌……在5G新閱讀全景展廳,《民生周刊》記者看到,一幅險峻秀美的畫卷正在三折幕大屏上緩緩展開。
這幅《華山云海圖》5G全景畫卷,是中圖云創和百年民族文化品牌榮寶齋繼清代著名畫家王原祁《皆山園圖卷》后,進行的第二次合作。
畫卷中,以金線勾勒山形的“金碧山水”技法,首次超越紙本,將張大千筆下華山萬千瑰麗的景象,鮮活地再現于虛擬空間之中。
在現場,通過“5G+VR”技術,觀眾穿越時空,在虛擬實境中,置身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中國山水畫作中,感受著“有聲、有色、有全景”的曼妙畫卷。
榮寶齋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趙東說,這種充滿古意而又嶄新的超時空文化體驗,可以“喚醒”并“活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賦予其全新的文化意義和時代內涵。同時,滿足5G時代各類群體多樣化、綜合性、個性化、互動化的文化需求,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隨后,記者來到VR閱讀體驗區,VR全景技術,全方位、立體式呈現的書中場景,讓讀者獲得全新的閱讀體驗,眾多讀者在現場體驗后,大呼耳目一新。
“有書、有景、有聲、有色!簡直顛覆了我對書籍的想象。”來自西安的栗女士感嘆道。
本屆圖博會承辦方中圖集團副總經理林麗穎表示,通過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希望構建“身臨其境、‘浸在眼前”的全景閱讀空間,以引領社會公共閱讀新風尚,引領城市文化新消費。
據悉,目前中圖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圖云創”已取得15部《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獨家授權,并將其開發成系列全景視頻,落地國內首個沉浸式、創新性、融合型文化IP展,將紙書、手稿、有聲書、全景視頻相結合,構建真實與虛擬相融相生的全景閱讀世界。
“游客只需手指輕觸電子屏幕,畫面就可以隨之拉近、退遠、俯仰視,流暢的自由變換宛如身臨其境般地置身其中。”在VR閱讀體驗區,現場工作人員邊向記者演示邊介紹道。
技術更新使新產品層出不窮,也讓傳統出版面臨巨大挑戰。然而,技術的發展為出版業迭代升級提供了無限可能。
5G時代,萬物互聯。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5G網絡環境,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MR(混合增強現實)、AI(人工智能)和全息影像技術等的創新應用,賦予了出版更豐富、多元的呈現形式和傳播渠道,更便捷、快速、廣泛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果。
游客佩戴VR眼鏡,720度沉浸式體驗《永樂大典》《流浪地球》等VR閱讀內容。圖/王迪
圣智學習業務總經理張奎文說,出版從誕生之日起,一直承載著記錄和表達的功能,記錄力求真實,表達力求鮮明。作為新的出版載體,VR在表現的真實性和表達的鮮明性上,擁有天然優勢。
“這種表現方式,正是我們在教育出版里一直追求的浸入式場景教學,相比傳統紙質和平面電子出版物,它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專注力,促進思維活躍,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張奎文說。
林麗穎則表示,未來出版產業的傳播受眾是出生于1995年到2010年之間的“Z世代”,他們將在未來5到10年內成為世界話語權的核心,他們關注全球問題、追隨網絡意見領袖,喜歡強互動社交平臺,娛樂至上偏愛短視頻,愿意為高質量視覺化內容付費,對虛擬空間、虛擬內容有極強的興趣和專注力。
因此,作為內容和知識生產傳播的核心,出版行業應該主動出擊,通過這種超現實的虛擬閱讀空間,主動觸達未來讀者,布局進入未來世界的渠道。
未來已來,真實與虛擬世界的交融呈必然之勢。
那么,出版產業又將如何邁入未來?展會上,中圖云創公司正式發布“5G新出版元宇宙”,以超現實的虛擬閱讀空間創造新的文明和共識。
“元宇宙”的概念由來已久(1992年被提出),但在科技與資本市場的爆發是在2021年。
3月10日,在線游戲創作平臺Roblox作為“元宇宙”概念股成功登陸紐交所。而騰訊在2020年2月參投Roblox 1.5億美元G輪融資,并獨家代理Roblox中國區產品發行。此外,臉書、微軟、字節跳動等巨頭也都對“元宇宙”進行投資。
今年作為“元宇宙”元年,其在資本市場的爆發并非偶然。
林麗穎說,從社會因素上來說,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發布會、演唱會、畢業典禮等許多真實場景被搬到虛擬世界中,加速了人類社會數字化遷徙的速度,也加速了“元宇宙”時代的到來。
從技術因素上來說,“元宇宙”需要通過AR、VR、腦機接口等交互技術,提升虛擬世界的沉浸感;需要通過5G、云計算技術,支撐大規模用戶同時在線;需要通過區塊鏈、AI技術降低內容創作門檻,提升用戶參與度,實現“元宇宙”與現實社會高度同步。
“將來我們的‘元宇宙空間,既可以作為新出版內容的傳播平臺,提供內容消費,也可以打造超真實的虛擬文化體驗展(世界第一大超現實書展),提供文化體驗消費。”林麗穎說。
今天的出版行業,或許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而這扇大門,正在緩緩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