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熊建輝

姚明強宜君縣信遠有限公司負責人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平凡不代表平庸,我要利用自身優勢,盡我所能地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動鄉親們共同奔小康。”
說這話的是陜西省宜君縣公認的“蘋果銷售大王”姚明強。
姚明強是宜君縣堯生鎮土生土長的農民,如今是宜君縣信遠有限公司負責人。對于姚明強這個名字,當地人并不陌生,疫情期間,他以個人名義向宜君縣慈善協會捐款兩萬元,用于購買抗疫物資,此舉在鄉親中引發熱烈反響。
說起姚明強回鄉創業的初心,十里八村的人無不佩服。
在外面,他是能人;在村里,他是公認的孝子。就在姚明強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父母接連生病住院,姚明強決定將家中果園低價承包給他人。
但是,姚明強對于租戶并不滿意,父母也極力反對,在他們眼里,土地就像生命一樣珍貴。一邊是年邁的父母,一邊是苦心經營多年的事業,姚明強陷入兩難。反復斟酌后,他決定辭職回家發展,照顧父母,兼顧事業。
從選擇回鄉賣蘋果創業開始,姚明強憑借自己的聰明、勤奮和踏實,不斷開拓市場,建立營銷線路,為銷售者和果農建立了一條固定合作的銷售網絡。靠著誠信經營,姚明強積累了一筆資金,成了遠近聞名的蘋果銷售大王。
“個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叫富。”手里有了資金的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單兵作戰還是不如合作經營。自此,姚明強開始琢磨第二次創業。
說干就干。姚明強奔走于縣、鎮黨委政府之間,尋求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2014年6月,經過緊張的籌建和精心準備,宜君縣信遠蘋果專業合作社成立,注冊資金320萬元,合作社社員共129戶256人,其中貧困戶62戶184人,主要從事蘋果的種植、銷售以及相關技術信息咨詢服務。
合作社建有辦公活動場所600平方米,高標準蘋果示范園346畝,500噸氣調冷庫一座,帶動9個行政村發展有機蘋果500余畝。
在姚明強的帶領下,合作社建立完善了“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推行“1+1+2”脫貧產業帶動的落實,即一年至少ー次貧困戶到戶培訓,一年至少為貧困戶免費發放一次蘋果生產所需農資,同品質蘋果代銷售或保底價收購至少高出市場價0.2元。
這些舉動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姚明強卻認為,這些只能解決貧困群眾基本生活問題,還遠遠達不到致富奔小康的水平,他還有更大的“野心”。
緊接著,姚明強積極實施產業發展“三變”改革,推動蘇陜合作項目資金79萬元作為貧困戶股金,為63戶貧困戶每戶入股1萬元,剩余16萬元作為村集體股金(4個貧困村,每村4萬元)。通過氣調冷庫反季節銷售的利潤再次分紅,自2017年累計分紅及物資60余萬元,村民實現“坐在家里也能掙錢”。

創業初期的姚明強,只銷售自家蘋果,偶爾幫鄰居找找出路,并沒有做大生意的想法。一次偶然,他與一位老農閑聊,對方的幾句話點醒了他,“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蘋果,耗下一年光景,到了該收獲的時候,有的人為了把蘋果賣出去、賣個好價錢跑斷了腿。有些年紀大的農民,就靠幾畝蘋果過日子,因為聯系不到收購人,只能把蘋果低價賣出去。賣不出的蘋果,就爛在手里。”
老農感慨道,宜君的蘋果論品質和顏色一點都不差,要是本地有人能牽頭把蘋果賣出去,就啥也不愁了。
“是啊,蘋果質量固然重要,但銷路才是關鍵。”
老農的一番話深深觸動了姚明強,一顆年輕的心就此被點燃。他決定從一名“蘋果經紀人”干起,為辛苦的果農,聯系到價格合適且需求量大的客戶,讓宜君蘋果走出去。
采訪期間,不時有村民開著農車來送新摘的蘋果。一位大爺說:“姚明強這娃做事靠譜公道,是個大好人,我這幾年都送到這兒,從來沒有拖欠過錢,還比其他地方的價格高。我是合作社的社員,蘋果放到這兒賣出去,我還能分紅。”
一位廣東客商說:“這里的果子品質很好,我和姚總合作七八年了,很信服他的人品,他也非常照顧我們客商的利益,每年要合作收購幾百萬斤的蘋果往深圳發貨。”
德不孤,必有鄰。從一次生意往來,到長期的合作伙伴,憑借良好的口碑,姚明強的生意越做越大。
雖然脫貧攻堅戰已經結束,但姚明強還有更大的理想。為了幫助脫貧群眾“軟著陸”,近幾個月,一直與各大網商平臺積極溝通合作事宜,希望在來年反季節大戰中能夠有好的收益。為應對市場需求變化,他和公司團隊積極完善戰略對策,以不同需求層次為突破口,將產品深度對接客戶,提升消費體驗,提高銷售效率,讓農戶盡快拿到辛苦錢。
“我打小就吃苦,16歲外出打拼,啥苦都吃過,見證了先苦后甜的過程,我要讓鄉親們感受到奮斗后的甘甜。”姚明強的話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