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凡 賈沛堯 王偉
“這個轉轉樂太有趣了,轉一面是照片,再轉一面是小故事。你看,這個是毛爺爺主持的開國大典。”
“我正在讀《紅船,紅船》繪本,我終于知道原來中國共產黨是在小紅船上‘出生的。”
在縱深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如何讓基層黨建與兒童需求有效銜接?如何解決好假期里、放學后的帶娃難題?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精心打造的“紅色童心園”做出了探索。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邗江區15~59歲人口為49.71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68.4%,勞動力人口占比位列揚州市之首,高于全國5個百分點;0~14歲人口9.39萬人,占12.9%,列揚州市之首,高于全市1.3個百分點。
在“雙高”背景下,呈現出邗江區雙職工家庭多、子女教育訴求多的現實。在“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調研中,“帶娃難”問題成為群眾的核心困擾之一。
“將百姓的需求導向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目標導向,這是組織部門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應有的擔當與職責。”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實際,邗江開創性地以孩子們身邊的“紅色教育載體”來解決家長們“帶娃難”的訴求,通過“區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各街道園區建設運營、教育局協調師資及課程指導”的聯動工作模式,在蔣王街道西郡188小區試點打造了揚州市首家紅色童心園,面向6歲以下兒童免費提供工作日晚托班,周末、節假日紅色專題興趣班托管模式。
在試點基礎上,邗江區在全區151家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辟專門場地搭建紅色童心園分園,招募420余名黨員志愿者,以“紅領巾宣講”專區、童樂園專區、國學園專區等形式,開展暑期托管教育活動,用心、用力、用情解決好家門口孩子們的托管難題,讓家長放心,讓黨建暖心。
“氛圍的營造是讓孩子們喜歡上‘紅色元素的前提與基礎。”如何讓孩子們愛上紅色空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為此,邗江區委組織部以“讓黨建工作有意義、有意思,亦有童趣”為導向,讓孩子們愛上紅色童心園。
面積約320平方米的紅色童心園集黨史走廊、兒童活動區、教學區等為一體,它的每一處設計都將有意義與有童趣相結合。從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出發,將建黨100周年的重大事件以“轉一轉學黨史”的有趣形式設置“快樂學黨史”板塊。從孩子們能接受的語境與意境出發,在樓梯過道中設置“漫語勵志”專區,在“可觀”的同時“可學”“可感”。從孩子們的喜好出發,將紅色元素設計成卡通的“萌形象”……
專屬的大手捧小手的紅色童心園LOGO,也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紅色溫度。不僅如此,針對帶娃來的家長,紅色童心園專門設置了紅心閱讀區,購置了黨史書籍和復古小人書,在共學中引起共鳴。
在關注硬件的同時,紅色童心園也注重軟環境的營造。從孩子們喜歡的玩具、玩偶入手,紅色童心園為孩子們量身定制專屬吉祥物,配以娃娃機,通過在紅色童心園學習獲取到的紅心積分,來換取“紅心幣”,贏得“吉祥物”。

紅色童心園將紅色元素融入培訓課程,讓童心向黨和快樂成長相得益彰。
“讓孩子們愛上黨的故事、黨的聲音是紅色童心園的初心與使命。”在紅色童心園,沒有枯燥乏味的說教,沒有刻板無趣的書籍,有的是專供孩子們的紅色繪本,有的是寶寶們自己演出的紅色劇目,有的是在繪畫、手工、樂高課程中紅色元素的融入與融合。
為了讓孩子們愛上紅色教學,邗江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黨員志愿者”的形式,免費量身定制了建構、美術、手工等課程,并以定制化的形式將紅色元素融入培訓課程,讓“童心向黨”與“快樂成長”相得益彰。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要求,紅色童心園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為孩子們開設紅心國學專班,通過國學禮儀風俗、故事講解、演講故事、手語舞蹈、肢體協調的氛圍中“言傳身教”,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圣賢,立志圣賢,行為圣賢,著力塑造國學力與文化力,讓幼兒在國學系列課程的學習實踐中“志于道、依于仁、據于德、游于藝”。
此外,邗江區委組織部聯合揚州大學西郡188幼兒園專題打造紅色課堂,通過《雞毛信》《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少年游擊隊》等繪本閱讀加上心中的黨旗、小小紅軍帽、我的中國情等紅色繪畫課程,萌發幼兒愛黨、愛國情懷。
在此基礎上,紅色童心園從打通孩子們和家長們的紅色教學共鳴入手。邀請離退休黨員干部為兒童講授“爺爺、奶奶們的那些年、那些事”,邀請“爸爸們、媽媽們”黨員走上講臺分享自己的紅色故事,通過身邊人的身邊事讓身邊的孩子們童心向黨、快樂成長。
“在時間設計上,紅色童心園針對的是解決無暇看娃家長的后顧之憂,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目標靶向,在群眾家門口做黨建,才能把黨建工作‘做到家。”揚州市邗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愛東介紹,“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讓創造性地落實成為惠及百姓的民生實事,這是邗江打造紅色童心園的初心所在,也是邗江縱深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