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李欣
回顧建科以來的6年多時間,承德市中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學博士張玉田言語中充滿自豪:“住院患者累計超兩萬人次,約30%患者來自外地,首創了‘六位一體抗癌法。”
以創建重點學科、特色優勢項目為核心,承德市中醫院推進專科專病建設。腫瘤科的發展,是該院專科專病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始建于1956年,承德市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社區衛生服務等于一體的市級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
近年來,該院堅定“中醫立院、名醫興院、特色辦院、科教強院”的發展思路,堅持“弘揚中醫文化,突出中醫特色,強化中西醫結合”的辦院方向。
“中醫藥復興了!”談及過去幾年間醫院的發展及中醫藥整體變化,承德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解德成說。
得益于中醫藥復興,承德市中醫院迎來迅猛發展的機遇。
2014年底,新建13層綜合病房樓投入使用,兩院區(承德市中醫院與承德市第五醫院)正式合并辦公;2017年4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批復成為三級甲等中醫院;2020年,被確定為國家第三批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對于中醫藥的復興,解德成感觸很深。他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廣大農村主要是靠中醫藥治病救人,那時,村村都有以中醫為主的“赤腳醫生”。采訪中,解德成向《民生周刊》記者講起當時中醫藥興盛的場景:背著藥箱行走于鄉間田野,赤腳醫生靠著一根銀針、一把中草藥走街串戶給群眾治病。“當時中醫藥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此后一段時間,中醫的地位弱化。“那段時間,一些中醫選擇了轉行。”解德成說。
近年來,我國對傳統中醫藥的傳承發展日益重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中醫藥法頒布以來,兼具特色療法、醫養結合、辨證施治等特點的中醫藥再次引起重視。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們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認識。
行走在承德市中醫院內,患者有序就診,空氣中彌漫著中藥香氣。“這幾年,信服中醫藥的人越來越多,就診患者數量增速很快,病床經常不夠用。”承德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陳建華說。
為抓住中醫藥發展大好機遇,承德市中醫院提出“全面覆蓋補短板、突出特色抓重點”的辦院思路,力行“更新醫技器、發展專特優”重大舉措,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高齡老人往往患多種疾病,而老年病科的優勢在于對多種疾病同時進行干預。”承德市中醫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醫師孫亞平說。
2018年10月以來,承德市中醫院開展專科專病建設。在專科建設方面,該院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的快速發展階段。
經過打造培育,該院已擁有20個專科、60個專病,具有濃厚中醫特色的針推科、疼痛科、老年病科、康復科等科室開始嶄露頭角。孫亞平所在的老年病科不僅是承德市醫學重點專科,還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培育單位。

張玉田(右)正在為患者治療。
談及醫院推進專科專病建設的初衷,解德成說,既有現實的背景,又有發展的需求。
當時,經過兩院合并、通過三級甲等中醫院創建,承德中醫院已經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但是,醫院中醫診療技術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科研教學方面基礎薄弱,解決疑難癥方面能力不足,中醫特色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在專科專病打造方面,承德市中醫院腫瘤科具有研究的樣本價值。該科室從20張病床起步,如今開放床位153張,依然供不應求。更重要的是,以張玉田為核心的團隊創立了“六位一體”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的模式。
通過對每一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專家團隊制定了合理的個體化、人性化、社會化治療方案,實現腫瘤治療中西醫相結合、臨床治療與康復治療相結合、身體治療與心理治療相結合、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相結合。
“傳統放化療讓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痛苦。”張玉田說,科室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用“六位一體”抗癌法不僅提高了腫瘤治愈率,還大大減少了腫瘤并發癥的發生。
近年來,醫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全面爭取技術支持,擴大學術交流,開展業務合作,成果豐碩,先后成為北京多家知名醫院的協作醫院、合作單位,還聘請石學敏院士、陳可冀院士為名譽院長,邀請國醫大師張大寧設立腎病、脾胃病、內分泌病工作室,收徒授業。
不過,中醫藥在傳承發展、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面臨“卡脖子”問題。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快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已成為共識。但如何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發展,如何將成熟的科研成果轉化推廣,依然是擺在張玉田團隊面前的一個難題。
從以往的嘗試看,開展合作、推廣,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有著不同的困境。公立醫院往往受體制機制限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在科室設置上分為腫瘤內、腫瘤外、腫瘤放化療等,而“六位一體”是在中醫理論下的中西醫結合模式,合作機制有待突破。“在實踐中,也確實存在西醫不認可中醫的現象,甚至中醫對中醫也在排斥。”張玉田說。
和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的困境在于缺少優秀的醫生。而治療方案的實施,需倚重優秀人才。張玉田坦言,從與民營醫院的合作來看,效果不甚理想。
此外,振興中醫藥需要強化科技力量,科技攻關則需依托支撐平臺聚力,平臺建設則需要資金投入。受制于公立醫院的體制機制,中醫藥相關科研項目研發轉化普遍面臨困境。
“國家層面可出臺相應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但同時也要進行約束。”針對當下存在的資金困境,張玉田建議,“中醫藥需要有情懷的社會資本支持,但要防范那種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資本投入。”
盡管面臨一些發展中的問題,但承德市中醫院依然努力推進以中醫藥為核心的“專業、特色、優勢”的專科專病建設,執著地探索著振興中醫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