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勇 劉艷娜



【關鍵詞】 創新投入; 國際化程度; 企業價值; 門檻效應
【中圖分類號】 F2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1)20-0094-08
一、引言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開展國際化經營。我國對外投資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對外全行業直接投資1 329.4億美元,對172個國家和地區的6 790個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對外投資大國地位持續鞏固。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環境下,創新水平越來越能體現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能力。隨著“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開展創新活動,不斷加大創新投入,但與科技強國的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某些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創新成果仍顯不足。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中興和華為屢遭美國制裁,無法進口美國企業的核心零部件,中興曾一度陷入停業危機,華為面對美國的極限絞殺,憑借其長期居安思危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一次次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由此可知,國際化經營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如果技術創新能力不強或不持續進行創新,就有可能在競爭中失去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如果核心技術不能取得更大突破,企業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制造業企業不僅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高技術產業化的載體和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基石,關系著國家的國際競爭能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978—2019年我國制造業出口額所占全部出口額比重由46.5%提升至94%,《中國制造2025》的第一階段目標是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非制造企業同樣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根據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動態變化趨勢來看,持續發展動能也將繼續增強。
目前,學術界關于創新投入與企業價值關系的研究結論仍未達成一致,主要有線性促進、抑制和不相關、非線性關系四種結果[1-4],然而,關于創新投入對國際化企業價值滯后作用規律的研究還不夠深入,考慮到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的行業性質、生產管理水平以及經營理念等的不同,本文以2009—2018年的國際化企業為研究對象,將全部樣本分為制造業和非制造業樣本組,實證檢驗創新投入滯后期在不同的國際化進程中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進一步厘清了行業異質性下創新投入以國際化程度為門檻對企業價值的作用效果,為國際化制造和非制造企業優化創新投資決策提供參考,以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國際化程度與企業價值
學術界關于國際化程度與企業價值關系的研究,由于學者研究的區間、樣本不同,導致結論迥異。部分學者認為國際化程度與企業價值線性正相關,認為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可通過海外子公司獲取更多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即組織學習過程,使企業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不斷增加[5-6]。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現國際化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的同時,也承擔著國際化成本,而國際化成本會降低企業的績效,認為國際化經營與企業價值呈線性負相關關系[7-8]。張曉濤等[9]利用中國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國際化經營程度與企業價值的關系不是單純的線性關系,而是呈U型曲線關系。還有些學者通過實證研究,認為國際化程度與企業價值呈S形曲線關系[10-11]。
本文認為,對于國際化企業來說,國際化程度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是一個先抑后揚的過程,當企業處于國際化經營初期,“新進入劣勢”明顯,由于對東道國市場不了解,存在制度、文化等差異,企業須通過“交學費”的方式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將會面臨巨大的進入成本,較高的投入成本大于產出收益,不利于企業價值提升[12];隨著企業逐漸適應經營環境,并能夠高效配置內部資源在全球布局,有效克服外來者劣勢,企業進入市場的邊際成本逐漸降低,當國際化水平超過某一點時,經營收益大于成本,國際化經營為企業帶來更多溢價。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1。
H1:國際化程度與國際化企業價值呈U型關系。
(二)創新投入與企業價值
現有文獻關于創新投入與企業價值關系尚存在一定的爭議。多數學者認為,創新投入能促進企業價值提升[13-15],且這種促進作用存在滯后效應,在滯后兩期正向作用發揮顯著[16];部分學者研究發現創新投入對提升企業價值的作用并不顯著或起負向作用[17-18];另有國內學者實驗證明了中國A股上市公司績效與企業創新投入呈倒N型曲線關系[19],國外學者Kim W S.[20]通過研究發現,2005—2013年間中國上市公司的創新投入與公司價值呈倒U型關系,并在具有高增長機會的公司中,這種倒U型關系依然存在,同樣支持了創新投入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存在非線性關系的觀點。
本文認為,創新投入對國際化企業價值的影響存在著非線性關系,最優創新投入策略應該是隨著國際化進程而動態調整,隨著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創新投入帶來的企業價值回報率會有所變化,不同的國際化程度使得創新投入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會有所不同。依據技術差異理論,國際化經營的初期階段,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經驗不足,國際化企業前期創新投入過多會導致研發低效率問題發生,不利于企業價值提升;隨著企業間國際貿易的進行,當企業國際化程度處于較高階段時,技術擴散縮小了與國外企業間的技術差距,削弱了本企業的技術壟斷優勢,使得國際競爭更加劇烈,國際化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加大創新投入才能繼續獲得領先優勢,創造出競爭對手復制困難的新產品,從而促進企業價值增加。因此,隨著國際化程度的變化,企業需要不斷動態調整最優創新投入策略,以期為企業帶來更大價值。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設2。
H2:創新投入以國際化程度為門檻對企業價值呈非線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