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濤
“塢沙門有漁船進港,注意查看……”
“海邊風浪大,已及時勸離戲水群眾,暫無其他異常情況……”
在浙江省溫嶺市溫嶠派出所組建的微信群中,不時傳來沿海聯合護村隊隊員匯報的信息。
地處溫嶺市溫嶠鎮邊陲的南灣、楊公岙、塢沙門三村臨海而居,地勢造就了這里的天然避風港,船只往來停靠多,流動性大。三村與溫州市接邊民情復雜,且交通、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形成警力控制薄弱的治安“洼地”,各類突發性事件處理無法做到及時有效,治安糾紛時有發生。
溫嶺市溫嶠派出所找準問題、理清思路,積極發揮群眾智慧和力量,由轄區民警牽頭,整合包括港口安保人員、“船老大”等在內的群防群治力量,組建了一支32人的“沿海聯合護村隊”。
隊伍圍繞“港、塘、船、民”,充分發揮隊員近岸水域熟、專業強的優勢,聯勤聯動、及時匯報,配合溫嶠派出所開展沿海治安邊界各項基礎管理和治安防控工作,以民力無限突破警力有限。
“自從加入護村隊,經常要到村里和海邊巡查,我的微信步數從原來的4000步左右,一下子上升到1萬步以上,排名靠前了,點贊的人也多了!”塢沙門村一名聯合護村隊隊員自豪地說。
走村入戶、上船頭下碼頭是隊員們的日常。
溫嶠派出所梳理該區域近3年的警情數據,總結發案規律,同時以“科技領航”,將覆蓋3個村的14處視頻監控接入片區警務室,整體布防、動態關注,以村居、漁港、塘頭為重心,為護村隊規劃“巡邏地圖”。
隊員按照早中晚班勤務制度,開展每日巡防,將社會治安管控觸角延伸到每村每戶的各個角落。截至目前,共開展巡邏780余次,區域治安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35.41%。
提及沿海聯合護村隊,溫嶠派出所轄區民警陳海波很是贊許:“護村隊是我們的眼睛、耳朵和嘴巴。”
今年7月,聯合護村隊在南灣村夜巡時,發現一名陌生男子蹲在一處墻根,“他肯定不是我們本村人。”隊員王高祥迅速判斷。隊員上前對男子進行問詢,他卻有意避開目光,閃爍其詞,后又前言不搭后語,種種可疑形跡讓大家認定此人有問題。
“你從哪里來?”“身上證件拿出來看看。”……經過進一步盤查,該男子交代了自己剛剛入室盜竊的行為,護村隊第一時間將該男子移交到派出所。
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在巡邏工作中,他們時常能為民警提供有效信息,幫助民警破獲案件。
截至目前,聯合護村隊隊員共向派出所提供各類信息30余條,幫助民警破獲案件4起,不斷為沿海治安平穩錦上添花。
“兩家快打起來了,你們快來看看!”幾天前,聯合護村隊接到村民電話,反映鄰里間因灘涂養殖場的尾水誤排出現糾紛,急需協調解決。
到現場了解情況后,護村隊員憑借幾年來在村民中建立起的信任,分別對兩家進行了“感情調解”和“說法教育”。經過多番調解,兩家握手言和,護村隊機智調解的故事也被村民津津樂道。

聯合護村隊將社會治安管控觸角延伸到各個角落。
今年以來,護村隊共協助調解矛盾糾紛12起,接手的矛盾糾紛調處率達100%,各類矛盾糾紛事件發生率也明顯下降。
“派出所離我們村有近20分鐘路程,護村隊一個電話不用5分鐘就趕到了,這對于我們來說,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村民的認可讓聯合護村隊的工作愈發得心應手,工作范圍也不斷擴展。
“絕不讓病毒上岸”是疫情防控期間護村隊里廣為流傳的一句口號,為了守好疫情防線,嚴防海上病毒輸入,護村隊分成5個防疫小組,實施分塊管理。
隊員們對“責任碼頭”進行動態滾動登記排查,海港、塘頭、漁船、村居,他們穿梭在網格中,將防疫的前沿陣地推前固守,用心扮演著信息“調查員”、政策“宣傳員”、疫情“守門員”的角色,力保區域內零疫情。
“一些漁民憑著原有經驗防臺,漲落潮會造成漁船移錨,他們不肯下船,就是因為萬一遇到緊急情況能開船頂浪,降低損失。”面對來勢洶洶的臺風“煙花”,沿海聯合護村隊隊員們冷靜分析。
他們熟知漁民習性,主動有序開展臺風預警準備工作。他們登上漁船后,逐艘仔細檢查,宣傳抗臺風安全防范知識,并和滯留在船里的漁民進行勸談,做通其思想工作。
此外,沿海聯合護村隊還承擔了很多特殊任務,如反詐防騙的安全宣傳、禁漁期的禁漁禁賭宣傳、漁民復產復工前的安全宣教等,處處都有沿海聯合護村隊隊員的身影。
正如村民羅永和所說:“晚上在村里散步時,只要看到這些巡邏的護村隊隊員,心里就覺得很踏實,回家也睡得更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