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娜娜 史耀東 馬玉珍
摘要:醫藥批發是醫藥產業鏈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由于區域位置的先天優勢、行業基礎積淀深厚、傳統物流業發展成熟,醫藥批發和零售業是灃東新城的重要經濟支柱。當前是“健康中國”的戰略機遇期,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的潛力大,這是灃東新城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但也存在行業缺乏整體規劃、監管政策不完善、監管能力不足、高端技能人才缺乏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建議從七個方面著手,主要是:科學規劃行業布局,做好頂層設計;整合現有資源,建設現代化醫藥產業園;引進優質企業,引領行業發展;創新支持政策,營造良好發展氛圍,等等。
關鍵詞:灃東新城;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精準醫療產業園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17-0024-04
醫藥批發是上游醫藥生產企業和下游經銷商及終端客戶之間的紐帶,是醫藥產業鏈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醫藥批發和零售業整體規模保持增長趨勢,雖然近幾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維持高于當期GDP的增速,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現就灃東新城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一、我國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現狀
(一)醫藥批發和零售業概述
醫藥批發主要是從上游廠家采購貨物,然后批發給下游經銷商,或直接出售給醫院、藥店等零售終端客戶的藥品流通過程,是醫藥產業鏈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承擔著為上游企業墊資以及配送醫藥的職能。
醫藥批發企業的商業運營模式可分為:純銷模式(又稱醫藥銷售),指醫藥流通企業直接將藥品銷售給醫院(第一終端,主要指二級及以上規模的醫院);商業調撥,指醫藥流通企業將藥品銷售給其他流通企業,如其他醫藥分銷商等。在“兩票制”的政策影響下,這種商業模式正在逐漸退出市場。
醫藥零售企業可分為單體零售和連鎖零售,其中連鎖零售分為:直營連鎖,指連鎖藥店企業的門店均由連鎖藥店企業全資或控股開設,實現采購、物流配送、品牌標識、信息系統、門店管理等各方面的統一管理;加盟連鎖,指特許經營者將自己擁有的商標、商品和經營模式等以加盟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商使用,加盟商按照合同規定在特許經營者統一的業務運營模式下從事經營活動,并向特許者支付相應費用。
(二)全國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現狀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醫藥流通行業規模逐漸擴大,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目前,該行業已向開放競爭轉變,市場具有較大活力。
一是行業整體規模穩步增長。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3至2018年藥品批發和零售行業整體規模穩步增長,2018年全國醫藥商品銷售總額達到了21586億元,但增速下降至個位數并繼續下降。這是因為基數足夠大后,行業上漲空間越發有限;加之“兩票制”政策實施,迫使末端分銷商企業短期內直接向藥品生產企業采購,造成分銷企業銷售下降。另外,醫保控費、藥品占比限制等政策實施推動了藥品招標價格和用量持續下降。
二是形成區域行業格局。從銷售區域來看,我國的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集中在華東、華北和中南三大區域。2018年全國六大區域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華東36.4%、中南25.8%,華北16.1%,西南12.9%,東北4.6%,西北4.2%,其中華東、中南、華北三大區域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78.3%。
三是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變化明顯。醫藥行業相對其他行業較為特殊,屬于政府高度監管行業,受政策變動的影響較大。從整個政策層面來看,近幾年圍繞“醫改”為中心的相關政策發布密集,以規范為主,呈現覆蓋面廣、向基層下沉等特點。
1.“兩票制”
“兩票制”的實施,對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格局產生明顯影響。首先,中間環節的醫藥批發商減少。落實“兩票制”后,醫藥批發企業或擁有大量的上游企業資源,或擁有終端銷售渠道,方可在政策調整后繼續發展。缺乏資質和銷售渠道的企業將被淘汰,其他具有一定銷售渠道和終端客戶資源的中小企業將被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大型流通企業兼并收購,整個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其次,企業間調撥業務大幅下降。據統計,醫藥批發企業之間的調撥業務出現大幅下降,從2016年的40.9%減少到2018年的29.9%,對醫療機構的和零售終端的直接銷售比例相應提升。這樣短期會導致業務收入增速下降,但長期會促使醫藥批發企業加大純銷業務比重。最后,行業內大型批發和零售企業呈現出“強者恒強”的趨勢。中小型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不適應新的政策,絕大部分企業尤其是沒有渠道及物流配送的將被淘汰,大型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將迎來擴張窗口期,通過不斷兼并收購,大型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通過規模化效應可以降低成本,增強自身競爭力。
2.處方外流
處方外流對零售藥店以及基層醫療機構等銷售終端的影響較大。艾昆緯咨詢數據顯示,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增速大于醫院、基層衛生機構,2018年零售處方藥銷售規模突破1300億元,占零售藥品銷售近50%,同比增長6.9%。來自老百姓大藥房的高管在西普會上表示,現如今老百姓大藥房處方藥的銷售占比超過了50%,已屬非常高的比例,而處方外流無疑會為藥品零售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三)灃東新城周邊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現狀
一是醫藥批發和零售業已成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重要經濟支柱。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分析,灃東新城藥品批發和零售業整體規模穩步增長,2018年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營業收入達924659萬元,占商貿業營業收入的23.8%,占全行業總營業收入的11.4%。其中醫藥批發業營業收入達919372萬元,占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營業收入的99.4%;醫藥零售業營業收入達5287萬元,占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營業收入的0.6%。
灃東新城醫藥批發和零售業應交增值稅共計7707萬元,占商貿業應交增值稅的22.1%,占全行業應交增值稅的5.8%。其中,醫藥批發業應交增值稅為7610萬元,占醫藥批發和零售業應交增值稅的98.7%;醫藥零售業應交增值稅為97萬元,占醫藥批發和零售業應交增值稅的1.3%。
從經濟效益看,醫藥批發和零售業是灃東新城商貿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商貿業是支撐灃東新城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所以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的發展對于灃東新城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于構成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的兩大板塊:醫藥批發和醫藥零售,醫藥批發業無論是從營業收入還是應交增值稅,都是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的重中之重,是灃東新城產業布局重點規劃的應有之義。
二是區域位置的先天優勢。灃東新城位于西安主城區和西咸新區之間的核心位置,是“西進”的門戶、新西安新中心的核心區,是陜西省實現“追趕超越”的發力點,享受國家各項優惠和扶持政策,完全有能力也有資本將醫藥產業發展壯大。
灃東新城可依托自貿區優勢,圍繞“現代化服務業改革”,依托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現有基礎,將醫藥批發和零售業作為支柱產業重點,順應“醫改”之勢,破除醫藥流通行業發展的各項制約因素,大力促進傳統的醫藥批發和零售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醫藥服務業。
三是行業基礎積淀深厚。悠久的歷史讓灃東新城區內一些大型的企業積淀了大量的、固定的上游制藥企業資源以及廣泛的下游銷售終端資源,讓企業在政策密集發布、行業不斷規范的潮流中,能夠在穩定發展的基礎上,整合現有的資源,順應時代發展,做好業務轉型升級和戰略布局。
四是傳統物流業發展成熟。醫藥批發業在藥品流通產業鏈中的一個職能就是藥品配送,第三方醫藥物流也是醫藥批發業轉型升級的其中一個方向。灃東新城的傳統物流業發展比較成熟,其地理位置也有天然的優勢,為現代化第三方醫藥物流的發展提供很好的基礎。應以醫藥產業帶動當地物流業的發展,依托第三方醫藥物流的發展促進灃東新城醫藥產業的騰飛。
五是上游醫藥制造行業高增長態勢。從上游醫藥制造行業來看,我國醫藥制造行業呈集聚發展態勢,西安市的醫藥制造行業已形成以高新區位核心,以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及秦漢新城為承載空間的發展格局。灃東新城區域內形成了醫學研究、病理診斷、藥品生產、醫療服務等大健康產業鏈。
二、灃東新城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的優勢和面臨的挑戰
(一)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的優勢
一是“健康中國”戰略機遇期。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中國制造2025”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健康中國”發展戰略,將健康中國建設提升至國家戰略地位。2019年7月,國務院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了健康中國的主要任務,為醫藥產業規劃了明確方向。
二是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的發展潛力大。隨著全球醫藥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以及中國由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不斷挺進,2018年,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額為368.83億美元,同比增長4.03%,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雖然醫改政策的落地實施壓縮了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的利潤空間,但有關政策更多的是以“規范”為核心,對于經營規范、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對藥品進行管理和銷售的企業來說,政策對其影響并不大。因此,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醫藥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資源更為集中,創新將會聚集,對于行業的發展會更加有利。
(二)醫藥批發和零售業面臨的挑戰
一是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缺乏整體規劃。目前灃東新城缺乏對醫藥產業的整體規劃以及對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的專項規劃,沒有關于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的定位與目標,缺乏軟環境的支持,對于產業、土地、融資等制約行業發展、企業重視關心的問題都沒有明確的信號釋放出來,政策不明朗。只有少數對政策敏感、反應快速、與政府溝通渠道暢通的企業已經搶占先機,優先入駐。但部分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對灃東醫藥行業發展的信心不足,仍持觀望態度,不確定是走還是留,存在企業流失的風險。
二是缺乏監管政策,監管能力不足。灃東新城管委會成立時間尚短,對于醫藥批發和零售環節的監管沒有明確的政策出臺,監管人員沒有明確的行動指南,致使監管乏力,個別企業存在藥品經營質量規范形同虛設,存在從藥品購進到銷售環節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藥學技術人員沒有認真履職、處方藥不憑處方銷售、藥品未按要求貯存等問題。
三是監管人員不足,監管手段相對滯后。藥品監管及質量檢查人員需具備專業的法律、管理及藥學知識,但目前灃東新城藥品監督管理隊伍尚不健全,部分管理人員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沒有接觸過藥品監管工作,存在無從下手的問題。
四是行業整體競爭力不強,話語權弱。大部分中小企業產品同質化、業務渠道與運行模式相差無幾,只能憑借價格競爭,信息化投入較低,壓低了整體的經營績效和效率。同時,中小企業難以發揮規模優勢,對上游市場難以形成強有力的議價能力,行業整體競爭力不強。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醫藥批發行業在整個產業鏈中所承擔的角色是墊資和配送,為上游制藥企業提供資金服務和物流服務,對藥品資源無實際掌控權,缺乏議價能力。總體來看,由于目前的醫療體制及產業鏈格局,醫藥批發企業在上下游的話語權相對較弱。
五是行業制約因素多。國家實施的帶量采購、“兩票制”、醫保控費等降價舉措在進一步壓縮醫藥產業鏈上的價格空間。在供應鏈上處于強勢地位的醫療機構因藥品和耗材零差價等改革降低了收入,經濟下行導致預算平衡壓力加大,占用商業公司的貨款仍然是醫療機構平衡資金流的重要舉措之一。
六是高端技能人才缺乏。執業藥師供不應求,在處方外流的大趨勢下,執業藥師的缺乏必定會影響和制約藥品零售行業的發展。目前區內醫藥物流比較傳統,缺乏現代化物流人才,傳統醫藥批發企業的從業人員中也普遍缺乏專業技能人員,這也是目前制約灃東新城現代化醫藥物流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
七是醫藥物流理念滯后,信息化程度低。從我國醫藥物流企業的整體來看,其中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包含條碼技術與GSP/GIS技術等。不過,灃東新城區內醫藥物流企業對于信息技術的實際運用十分有限,貨物自動跟蹤系統等物流自動化設施建設比較落后,使物流信息的傳遞速度與共享程度受到一定制約,這些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醫藥物流環節的運作效率。
三、促進灃東新城醫藥批發和零售業發展的對策
灃東新城是未來現代化大西安中心,是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功能板塊,承載了大西安精準醫療發展的戰略功能,醫藥批發業作為醫藥產業鏈中游產業,鏈接醫藥制造業和銷售終端,是灃東新城大健康戰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發展目標是:醫藥批發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力爭到“十四五”期間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對GDP的貢獻達到20%,吸納就業人員達到10000人。
(一)科學規劃行業布局,做好頂層設計
地區行業發展規劃是企業制定規劃的依據,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是加強行業管理的關鍵。灃東新城當務之急就是要制定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的整體發展規劃,給企業指明方向,規劃好路線。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醫藥產業迎來巨大發展空間,推動了醫藥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灃東新城應抓住這一歷史最好發展機遇期,以醫藥批發行業發展為契機,打通上下游,進行醫藥全產業鏈融合,建設“健康灃東”和“健康陜西”。
(二)整合現有資源,建設現代化醫藥產業園
灃東新城醫藥批發和零售業具有一定的歷史基礎和規模,可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建立現代化醫藥流通園區,構建智慧醫藥生態型流通體系,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經營。抓住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對標國內外先進園區,將“互聯網+”概念引入園區,加快優質企業在園區聚集,形成集聚效應,打造高標準醫藥產業園。
(三)引進優質企業,引領行業發展
一是抓住“蘇陜合作”重大機遇。灃東新城應抓住“蘇陜合作”這一歷史機遇,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吸引江蘇省醫藥龍頭企業到灃東投資,與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寧商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展開合作,吸引揚子江藥業等東部大型企業到灃東投資。江蘇省在醫藥產業方面有很大發展優勢,可為灃東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先進經驗和扶持。
二是發展西北醫藥企業總部經濟。引進醫藥批發和零售行業大型龍頭企業在灃東設立西北總部,推動高附加值藥品及醫療器械等的發展,設立醫藥電商西北結算中心,建立大健康數據庫等。
(四)創新支持政策,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加快規劃落地,全力扶持,放寬門檻,創新融資模式。醫藥批發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占用量大。因醫保結算滯后、醫療機構強勢,回款周期長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因素。為此,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大型企業兼并重組,并在融資方面給予一定的補貼,對于年營業收入較高或增速較快的企業給予表彰及相應的現金獎勵。二是設立入區獎勵,對新引進的區外總部企業,認定后,給予一定數目的現金獎勵。三是落實和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在廣泛收集涉稅訴求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實施減稅降負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四是改善政務環境,營造寬松的營商環境。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規章制度及隱形約束進行清理,深化行政效能改革,依法行政,簡化程序,減少干預,廢止不公正、不合理的條款,保障各企業享有同等的待遇,建設法治灃東。
(五)完善監管政策,提高監管能力
一是加強監管部門自身建設。完善灃東新城藥品經營質量管理、配送、貯存等方面的規定政策。加強隊伍建設,選拔具備法律、管理、藥學等專業知識的人才,充實監管隊伍。
二是創新監管方式。依據國家、省有關醫藥監管政策,出臺有關實施細則。向省藥監局申請在灃東新城設立審批窗口,并請省藥監局派駐專業檢查人員,依法依規將部分職能下放到灃東新城,為區內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提供資質審批等便利條件。
三是構建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包括相關職能部門、藥品經營法人、醫療機構、社會組織乃至社會成員個人,共同關心、支持、參與藥品安全監督管理,推動完善社會治理手段,形成藥品安全社會共管共贏的格局。
(六)加強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
一是加強執業藥師培訓。鼓勵現有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內有意向的工作人員參加執業藥師培訓,執證上崗,對于主動要求技術人員參與執業藥師培訓并考核通過的企業,給予適當的現金獎勵。與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省醫藥商會等高校、組織簽訂合作協議,加大藥學專業人才培養,鼓勵企業與高校建立合作基地,持續為行業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
二是加強醫藥物流人才引進、培養。引進醫藥物流高端管理人才,利用灃東新城、西安市引進人才戰略優勢和政策,為高端管理人才提供相應的條件,鼓勵他們落戶灃東,為灃東醫藥物流行業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利用陜西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多的優勢,加強醫藥行業人才培養,培養既懂醫藥知識又精通物流技術的人才。
(七)大力發展現代醫藥物流
作為聯系醫藥產業上下游的紐帶,醫藥批發企業比其他企業更需要建立現代物流,依靠其強大的信息系統跟醫院、零售網點、供應商建立信息共享,幫助供應商、醫院、零售商供貨、存貨,提供服務,物流信息處理已經成為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一是做好總體規劃,制定醫藥物流發展政策。現代醫藥物流運作方式從傳統的批發模式向供應鏈管理模式發展,以物流中心為平臺,與制造商及其他供應商(上游企業)和藥品零售商及其他分銷商(下游企業)建立面向市場的供應系統,以提高藥品分銷效率,并形成相對穩定的產銷聯盟網絡。
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于醫藥物流體系而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很重要的。區別于其他物流行業,醫藥物流門檻較高,規范要求也比較高。第三方物流的建立需要有醫藥經營的資質,土地要求是自有的不能是租的,起步是十幾輛純自動化的車。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若是企業自建的話,負擔會比較重,也有可能存在監控盲點時產生不規范的行為。因此需要政府部門進行必要的引導,盡量避免單個企業投入建設第三方醫藥物流,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信息化是現代醫藥物流的基礎,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加快網絡化、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現代醫藥物流的發展必須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應引導企業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強條形碼、GSP管理和電子數據交換、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射頻技術、企業資源計劃、全球定位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等物流技術在醫藥現代物流企業中的應用,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邱東.國民經濟統計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
[2] 國家統計局.2017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注釋[EB/OL].國家統計局網,(2019-05-22).
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1905/t20190522_166
6232.html.
[3]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2019-07-1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trs=1.
[4] 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2016-10-25).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5] 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西咸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及重點任務分工的通知[EB/OL].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網,(2019-06-20).
http://www.xixianxinqu.gov.cn/zwgk/fdzdgknr/zwwj/gwhwj/601502e6f8fd1c2073f092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