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長橋中心小學 凌潤秋
近年來,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成了英語教學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越來越多的學科和教師開始研究整體教學模式,探討該模式的優勢。以小學英語學科譯林版《英語》教材為例,該套教材的各個單元圍繞某個主題展開,且由不同教學版塊組成。但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各單元不同版塊的功能和內容有時與單元主題關聯性不大,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開始思考將各個版塊內容相結合,使相同單元課時教學活動形成整體,為學生創設整體語言學習環境,便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時能緊緊圍繞單元話題構建語言知識體系。
我校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在課時設計時加入“主題情境驅動”這一概念。我們在基本保留教材原話題的情況下,重新創設單元“大情境”,這些情境能將單元中獨立的各個版塊有機結合,從而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語言練習空間和場景。經過一階段的嘗試,我們發現:對于單元目標的定位,我們開始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完整性。語言學習只有在一個完整的、連續性的文本中,學生的語言能力才可以進行一個周期的有意義的訓練。對于語用任務的達成,我們開始充分考慮語用情境的合理性和真實性。英語作為非母語,孩子們在學習時,如果能有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和場景,就可以進行真實的語言操練,比機械學習更有效果。對于教學內容的安排,我們開始充分考慮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很多老師還是習慣于按照教材順序,將單元逐個按序進行教學,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從教學內容角度,將幾個相對有共同場景和內容的單元整合在一起,構成“大單元”,那么對于學生記憶和學習語言來講,都是比較合理的。
經實踐研究發現,當前主體情境驅動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現狀并不樂觀,仍然存在著一些較為顯著的誤區性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必然會嚴重影響到小學單元整體教學成效。具體而言,首先,對于教材內容的把握不到位,諸多教師并沒有合理把握教材內容,忽略了版塊之間的關系,從而導致無法實現對于單元教學目標的精準解讀,進而影響到單元整體教學成效。其次,不重視單元主題情境創設,諸多教師表示創設單元主題情境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嚴重影響到講課進度,在這種認知下,諸多教師沒有有效實現單元主題情境創設目標,從而導致單元教學目標不明確。
下面,我就以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My e-friend》一課為例,試談在嘗試進行主題情境驅動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和思考。
基于主題情境模式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旨在整體設計教學目標,在主題情境下優化教學設計和活動。目前,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對單元某一課時的教學設計,而忽略了單元間之間的聯系,以及課時與課時之間的銜接,沒有單元整體感,不利于在一個連續的大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針對這一情況,相關的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全面分析教材,深入研究各個單元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從整體把握教材,實現目標的精準解讀。
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教材Unit6為例,本單元的主要話題是“網友”。學生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已經接觸過個人信息、學校生活和興趣愛好等話題的學習,積累了比較多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結構等舊知。結合本單元的主題,教師在學生已有舊知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朋友或是網友進行綜合信息的介紹,希望能夠構建一個比較豐富的語言訓練主題,讓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教師在進行教學前,為每個課時都創設了連貫、有效的主題情境(見表一)。

表一
第一課時以Peter’s e-friends為主題學習情境。Peter作為主線人物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了小組內交流、討論的環節,給學生提供了大量“說”的機會,讓學生從談論彼得的網友進而通過教材內容學習后,到談論自己的網友,由簡到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課時以Wang Bing’s elife 為主題學習情境。通過friends online, books online, fun online三部分板塊進行拓展。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這一課時的話題有了遞進,不再局限于討論網友,而是從網友過渡到王兵的網絡生活,有網上交友、網絡閱讀,也有網上娛樂。而所有教材中不同版塊的教學內容,則放置于王兵的網絡生活這一大情境中,給學生創造了完整、真實的語言環境。
第三課時以Our e-books為主題學習情境。將sound time融合在一本電子書中進行教學。語音部分是學生不太感興趣的版塊,因此,教師借助電子書,進行點讀示范、跟讀模仿、自主訓練等活動,提高學生聽、說、讀的能力。
第四課時以E-clubs為主題學習情境。作為一個單元的最后一課時,課時的功能性比較強,它應該是建立在復習一個單元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的課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以提升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主,教師通過創設網絡俱樂部這一話題,將所有單元知識點加以融合、運用,在完整的情境中進行操練。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單元的所有版塊內容進行了課時重組。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為例。首先我們帶著“單元統整,話題貫穿”這一教學理念展開教學(見表二)。我們反復研讀教材,把握教材內容,熟知課文中的詞匯語法,掌握重點和難點,并考慮合理安排grammar time, sound time,以及fun time等環節的內容。其次,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主體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等,教師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獲得成功感,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最終,我們的話題鎖定在以Wang Bing’s e-life作 為 主 題 學習情境貫穿整堂課的教學。

表二
Wang Bing通過幾種不同的交友方式,交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通過對英國的朋友Peter進行介紹,復習了story time部分的重點句型;利用微信聊天,找到了加拿大的朋友,教學課文重點句型及其回答,將這部分語法點與chant進行結合,活躍了課堂氛圍。接著主人公收到了來自希臘朋友發來的視頻,學習了重點句型。最后美國的朋友發來了一封信件,教師結合了Do they…? What…do they like? 等句型教學。在進行句型鞏固的版塊中,教師還巧妙地設計了一個殺毒游戲,非常契合本單元網絡的大主題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找出有語法錯誤的選項,使語法學習不再枯燥乏味。第一篇章的末尾,利用錄屏軟件插入了一段對一般疑問句以及特殊疑問句的語法進行講解。至此,語法部分教學告一段落。整堂課的學習完整性強、趣味性濃、層次性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師在進行教學后,對每一次單元整體教學嘗試都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關于單元整體設計,我們從反復的實踐中感知,必須要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在主題情境的驅動下,巧設課時話題,細化課時目標,整合教學內容,在各課時的推進中讓學生感知完整的語言語用環境,不斷加深學生對各單元語言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在此基礎上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綜上所述,從現實的角度分析,現階段,我國政府部門正在積極努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以及新課程標準,并且倡導各個地區的小學教育機構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明確當前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標準都要求小學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核心展開科目教學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情境教學模式與單元整合教學模式的融合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該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實現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目標。針對這一情況,小學英語教師就需要加強對于主題情境驅動下的小學單元整體教學研究力度,結合具體的教學要求,以及教學方法特點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以此來保證主題情境教學模式,以及單元整合教學模式能夠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