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有周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同時,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其中,“互聯網+”作為傳統行業和服務改變下的一種新格局、新產物,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ヂ摼W+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作為學生計算機技術知識學習的重要階段,學校和教師應加強學生信息技術學習中互聯網的應用。本文針對在互聯網+視域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轉變做出探討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方式
新時代發展過程中,“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創新了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通過互聯網技術推廣普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促使學生能更加順暢的應用計算機技術,能夠有效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效率,彌補傳統教學缺點,豐富教學內容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現代化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一、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內涵
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容: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能夠利用多樣化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對網絡中多元化信息能夠進行處理的能力;通過信息技術教學,使學生在信息資源的采集、python編程加工、分析和發布過程中能夠運用到先進的傳感技術、通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等。高中信息技術課作為培養學生計算機信息素養的一門課程,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和學生個人的發展需要。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互聯網+”作為新時代發展中的產物,作為先進技術的結合體,其綜合性和復雜性較強,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通過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和“互聯網+”技術相結合,能夠為信息技術的教學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擴展學生視野,擴充學生信息量,促使學生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為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新型技術人才,互聯網技術融入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創新傳統的教學理論、模式和方法,很大程度上推動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三、“互聯網+”視域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信息技術教材更新,學生跳躍式思維過大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過程中,學校的信息技術教材完成了一次更新升級,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很好的跟上時代的腳步。但信息技術教材更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多基礎知識在教材中一筆帶過,學生需要跳躍式的學習,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過高,尤其是目前的課時要求嚴重不足。
(二)學校設備落后,不能滿足時代要求
“互聯網+”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基礎的軟硬件設施不足,教學情況差,導致教學效果低下。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教師和學生使用的計算機軟件版本不能得到及時的優化和升級,用的版本陳舊。其次,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識不足,不能及時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對新的技術掌握不全面,學校配備的計算機配置低。最后,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過多的強調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或者片面的練習操作的wps等,很少真正重視學習網絡知識,進行網絡實踐。
(三)缺乏教學目標,不能引導學生探索
新課改后,教師在教學中應制定明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互聯網+”視域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沒有方向,對基礎不同的學生不能進行針對性教學,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得不到提升。少數教師制定教學目標,但在教學中不能嚴格按照其制定的目標教學,教學過程較為隨意,嚴重偏離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傳統教學模式使計算機課程呆板單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只是一味地對教師規定的內容知識進行學習記憶,缺乏探索創新意識。
四、“互聯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
(一)改革創新傳統教學模式
“互聯網+”時代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很大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信息技術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和途徑,能夠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重難點知識,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平臺,如,微信群、QQ群、微博等平臺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輕松接受、吸收計算機信息技術知識。例如,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畫圖工具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翻轉式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課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教師制作的微課了解教學任務“完成環保宣傳畫和海報的設計”,并動腦思考,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后半部分讓學生小組進行合作練習,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課程結束,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分析總結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將有關的課程視頻分享到班級中,或者創建信息技術課程公眾號,為學生推送相關信息技術視頻和相關知識。通過改變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
(二)豐富教學內容拓展視野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資源的挖掘和運用,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視野,加大“互聯網+”中有效信息資源的利用,將信息資源和課程內容相結合,對知識點進行分解式講解,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高中信息技術wps文字處理部分的教學中,教學任務是電子小報的設計與制作,教師在電子小報制作流程環節,為學生適當增加電子小報概念和構成等知識,使學生理解電子小報,從而能夠掌握制作的要點,在素材尋找時,教師為學生準備大量的素材網站,引導學生搜集、加工、整理素材,及對素材的運用,拓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具體制作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引導學生制作過程,視頻中能夠詳細講解報頭設計制作、刊頭編寫、標題制作等,同時為學生擴展頁眉、頁腳的添加,頁面設置等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素材搜集和信息處理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