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珍
【摘 要】現代醫院中職業危害高發科室為手術室,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業危害損傷不斷增多,因此本文分析了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及自我防護方法。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包括生物因素、空氣污染、工作性質、噪聲、物理因素、法律因素,防護措施為生物因素防護、空氣污染防護、工作性質、噪聲、物理因素及法律因素,以此降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業危害發生率。
【關鍵詞】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自我防護;因素
手術室工作具有風險大、節奏快、持續時間長等特點,手術室因患者高度集中,洗手液、消毒液、手消劑、麻醉廢棄物排放、各種儀器噪音等均是手術室特有的物理、化學環境,護理人員以高強度工作,會使護理人員多處于應激狀態,此外不良的因素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對手術室護士職業衛生潛在危險進行預防非常重要,需提高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1],加強對其職業防護教育及自身保護意識,以預防手術室各種危險因素。
1.1 生物因素
因護理人員可能會接觸艾滋病毒攜帶者、乙肝病毒攜帶者等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腫瘤會種植性傳播,氣性壞疽、破傷風、炭疽等會通過環境進行傳播,銳利器可能會劃傷護理工作人員,導致其感染相關疾病[2]。
空氣污染
關節置換時骨水泥的異味、臭氧及化學消毒滅菌劑、高頻電刀使用時的煙霧等均會影響患者的呼吸系統,甲醛、戊二醛、洗必泰、過氧乙酸、臭氧低等消毒劑均是刺激性物質,具有揮發性,對患者的上呼吸道、皮膚黏膜等會產生刺激作用,可能會導致護理人員出現染色體異常,或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手術結束后,手術室需采用化學消毒劑對手術室進行噴灑、熏蒸、擦拭,同時對污染器具進行清洗,護理人員長時間吸入或接觸含氯空氣、高濃度戊二醛、84消毒液,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頭痛、皮膚灼傷、咽喉干癢、胸悶、氣促、色素沉積等情況,異氟醚等可能會從麻醉機的螺紋管、面罩活瓣等處漏出,對護理人員身體產生一定影響,其可能會使得護理人員的記憶力、聽力、操作能力、理解力等出現下降,甚至出現胎兒畸形、自發性流產及生育能力降低等情況。
1.2 工作性質
護理人員因工作時間無規律,節奏快、勞動強度大,患者的期望及要求較高,因此需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及技能,其會對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使其產生職業倦怠,降低工作效率。
1.3 噪聲
無影燈、電動吸引器、電刀、麻醉機、空調、電鋸等是手術室噪音來源,若手術室聲音超過一定分貝,會增加護理人員血液中的17-羥皮質膽固醇水平,增加其尿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素排泄量,此外還會對護理人員的聽覺產生影響,分散其注意力[3]。
1.4 物理因素
輸液、注射、傳遞器械、配藥等均是手術室護士的基本操作,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可能會被刀片、針頭等銳氣刺傷,紫外線、X線、激光等可能損害人體,X線會穿透不同物體,且在穿透中出現一定吸收,紫外線會導致機體出現眼結膜損害、皮膚紅斑、疲勞等情況,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直視下、手術中攝片的開展,也增加了護理人員接觸射線的機會,而少量多次接觸射線會出現胎兒畸形或致癌作用。
1.5 法律因素
目前護理、醫療法規不完善,護理人員法律意識較單薄,患者法律意識加強,隨著新聞界渲染,護患糾紛均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
2.1 生物因素防護
護理人員術前需行自我檢查,從手部檢查起,若有皮膚破損,不能參與有感染的手術,同時需勤洗手,必要時戴防護鏡,穿隔離衣,若患者的體液、血液、分泌物濺入患者眼中,需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此外不能用手直接按壓廢棄物或接觸銳器,給醫師傳遞銳利器械時,需將器械尾端往前傳,以免出現人員割傷、刺傷。
2.2 空氣污染防護
護理人員需加強空氣防護知識教育,讓護理人員認識到空氣污染造成的危害,手術室平時需通風,盡量少用或不用化學消毒劑,以降低污染,同時在進行消毒劑配制時需戴好防護口罩及防護鏡。
2.3 工作性質
需合理配合護理人員,根據客觀情況配制護理人員,給護理人員創造愉快的工作環境,讓護理人員釋放壓力。
2.4 噪聲
需盡量減少手術間不必要交談,做到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降低儀器音調,若未使用儀器,需將其關閉,及時淘汰性能差、陳舊的設備,降低手術室非必要的噪音。
2.5 物理因素
操作中需透視或攝片時,需將鉛衣穿好,并用鉛屏風進行保護,無法保護時需避開直射區,妊娠期間不能照射,使用激光時需佩戴好防護眼鏡,定期檢查激光防護系統。
2.6 法律因素
平時需要求護理人員增加法律意識,多學習法律知識,根據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執行手術室的相關規章制度。
2.7 其他因素防護
護理人員可通過情緒調整維持心態平衡,之后參加適當的文體活動,降低患者的壓力,進一步提高其免疫力,若手術時間過長,需遵循節力原則,術中將雙腳進行原地活動,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及姿勢,提高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給予手術室護理人員相應的生物因素防護、空氣污染防護、工作性質、噪聲、物理因素及法律因素,可降低其職業危害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郭淑珍.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及自我防護方法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8):375-376.
[2] 劉建華.手術室護理人員職業危害因素與防護措施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0):171,174.
[3] 張麗萍,孫鳳敏,付麗,等.河北省唐山市某區綜合醫院手術室危害因素分析與探討[J].醫學動物防制,2019,35(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