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斌 倪榮



【摘 要】 為有效推動欽州、北海、防城港等3個城市的交通、物流、產業等一體化協同融合發展,構建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模型,選取2005―2019年15年間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的協同度持續增長。
【關鍵詞】 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區域經濟;協調度;協同發展
1 研究背景
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欽(欽州)北(北海)防(防城港)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推進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有利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抓住發展機遇,促進區域港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外向型向海經濟發展新亮點,實現樞紐經濟繁榮發展。
國內外學者對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的研究集中在兩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及協調度、港口物流對經濟的影響等方面。在港口物流與經濟互動關系及協調發展測度方面的研究有:劉超等[1]對港口群系統協調發展水平進行定量評測;范厚明等[2]研究了港城協同度與城市經濟的關系;呂青等[3]運用多維灰色GM(1,N)模型,分析得出重慶市港口物流與經濟增長整體協調的結論;高濤等[4]運用DEA模型分析寧波港城投入產出的有效性,運用偏相關分析法對港口貨物吞吐量與三大產業協調發展關系進行分析;葉雷等[5]對港口能級與城市經濟之間的協調發展進行了研究;紀玉俊等[6]通過SD模型研究了港口物流產業集群與經濟之間的互動發展關系。
在港口物流對城市經濟影響方面的研究有:肖麗麗[7]通過構建港口區域經濟貢獻SD模型,模擬測算各項政策對港口經濟貢獻的影響;杜小飛等[8]運用脈沖響應函數理論分析遼寧四大港口對城市發展的拉動作用;司增綽[9]對港口基礎設施與城市經濟聚集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
2 數據來源與指標體系構建
2.1 廣西北部灣概況
廣西北部灣是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西南經濟區乃至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區域,其中廣西欽北防三市的交通、物流、產業等一體化協同融合發展對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欽北防三市生產總值達億元,三市生產總值分別占廣西北部灣生產總值的40.4%、38.7%和20.9%。廣西北部灣港主要由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大港域組成,三大港域的重點發展方向分別為集裝箱運輸、以產業物流和區域協同物流為主導的綜合物流運輸,以及大宗散貨和冷鏈集裝箱運輸。2019年,廣西北部灣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2.56億t。筆者選擇廣西北部灣港的主要經濟腹地欽北防區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關系。
2.2 構建指標體系
為有效測度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度,評價港口和經濟的協調發展水平,在遵守科學、客觀、可代表、可獲得性原則的基礎上,參考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構建協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3 協調度模型
3.1 功效函數和權重
(1)功效函數。在協同學理論中,序參量對子系統的貢獻程度可以用功效函數來表示。對功效函數進行優化處理,計算式為
3.2 系統發展水平
(1)子系統發展指數。采用線性加權求和的方法計算各序參量對對應子系統的貢獻總和,計算式為
(2)耦合系統發展指數。港口物流-城市經濟耦合系統綜合發展指數也可以采用線性加權求和法求得。
3.3 協調發展水平
(1)系統間發展水平的有序程度。系統間發展水平的有序程度通過耦合協調度來反映,計算式為
式中:C為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的耦合協調度;D為經修正的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協調度,能較充分地反映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水平。
(2)協調發展評判標準。結合廣西北部灣的實際情況,將港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程度分為失調衰退、過渡調和和協調發展等3個階段,3個階段的協調發展評判標準見表2。
4 實證分析
4.1 序參量權重
根據相關數據資料,分別計算2005―2019年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子系統和欽北防區域經濟子系統各序參量的有序度,計算結果見表3。
4.2 協同度計算
計算得出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子系統與欽北防區域經濟子系統的匹配度及欽北防區域經濟子系統序參量的有序度(見表4)。廣西北部灣港口與經濟復合系統協同度和評價結果見表5。
5 結果分析
由計算結果得到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與欽北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趨勢(見圖1)。
(1)由圖1可以看出: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子系統和欽北防區域經濟子系統的協調適配度持續增長,整體趨勢比較平緩,2005―2014年期間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子系統協調適配度略高于欽北防區域經濟子系統協調適配度,但自2014年以來,欽北防區域經濟子系統協調適配度增速高于北部灣港口物流子系統協調適配度增速;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和欽北防區域經濟復合系統協調度持續增長,近年來增速趨于緩慢,2015年后北部灣港口物流和欽北防區域經濟復合系統協調度上升為優質協調,并且隨著欽北防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二者的復合系統協調度越來越高。
(2)按協同性評價結果,復合系統協同度呈現出以下3個階段:
①2005―2007年為失調衰退階段。這段時期港口物流和區域經濟都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尚未形成欽北防區域一體化聯動發展,各子系統協調適配度及復合系統協調度較低。
②2008―2010年為過渡調和階段。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立,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及區域經濟迎來較快增長,到2010年完成了從瀕臨失調發展階段到趨近協調發展階段的轉變。
③2011―2019年為協調發展階段,其中2015―2019年為優質協調發展階段。隨著廣西北部灣在“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面向東盟等重大國家戰略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任務,港口建設加快、產業布局進一步完善、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能力得到提升,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都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5年后,區域經濟子系統起主導作用,帶動港口物流繁榮和發展,復合系統走向優質協調發展階段。
6 協同發展策略
(1)建立協同發展框架。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需要在政府主導的前提下,依托市場經濟的調節,以港口企業為核心主體,建立起港口與經濟協同發展框架體系。北部灣辦公室在港口與經濟協調發展中起港口規劃和政策引導作用,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要積極發揮北部灣港的整體優勢,整合港口物流資源,促進欽北防港口一體化發展。
(2)建設協同發展基礎。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離不開港口投資及港口基礎設施、信息平臺的建設。廣西北部灣港未來需進一步加強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貨物集散功能;借助海鐵聯運、多式聯運的交通優勢,促進多式聯運樞紐的形成。
(3)增強協同發展動力。對序參量進行分析可知,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子系統和欽北防區域經濟子系統協同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于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的提升,以及GDP總量、工業總值的提升。積極發揮廣西北部灣港在對接西南經濟區乃至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海鐵多式聯運集群經濟”中的作用,促進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增長。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進一步強化樞紐與高端制造業、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臨港產業的聯動發展,形成臨港優勢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劉超,陳祺弘.基于協同理論的港口群交互耦合協調度評價研究[J].經濟經緯,2016(5):8-12.
[2] 范厚明,馬夢知,溫文華,等.港城協同度與城市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5(9):96-105.
[3] 呂青,唐秋生. 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 水運工程,2012(4):67-70.
[4] 高濤,高金敏,曲林遲.基于DEA和偏相關分析的港城發展關聯效應[J].中國航海,2017(2):129-134.
[5] 葉雷,焦華富,曹賢忠. 港口能級與城市經濟協調發展評價及對策研究:以安徽省沿江5市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6-84.
[6] 紀玉俊,劉琳婧.港口物流產業集群與沿海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關系研究[J].中國漁業經濟,2013(4):78-85.
[7] 肖麗麗.天津港區域經濟貢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4.
[8] 杜小飛,郭建科.遼寧沿海經濟帶港口拉動城市發展的脈沖響應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4(1):86-90.
[9] 司增綽. 港口城市港口基礎設施與地區經濟集聚相關性研究:連云港市與日照市的比較[J].經濟體制改革,2012(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