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李傲(1999— ),女,漢族,山東菏澤人。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披露。
摘 要:隨著國家和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日益加大,公眾對各行業企業的信息披露將環境信息納入可持續發展評價中。本文基于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梳理,基于熵值法和CRITIC賦權得到質量評價指標的組合權重。實證表明,是否第三方審計這一指標是評價環境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指標,我國煤炭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良莠不齊,從整體來看我國煤炭行業整體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評估;TOPSIS綜合評價
近年來,隨著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有關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政策法規也不斷出臺和完善。煤炭行業作為重點排污代表行業,具有規模大、資源型的特點,在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中擁有重要地位,因此,建立環境會計評級體系并合理評價我國煤炭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狀況,對提高煤炭行業綠色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1]。本文選取我國深滬煤炭上市企業共23家企業,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調研分析[2],并進行指標客觀權重賦值建立一套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體系。
對環境會計的理論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國外學者比姆斯的《控制污染的社會成本轉換研究》,國內起步較晚,實證方面主要集中在環境會計信息影響因素分析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綜合評價兩方面,其中于敏針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提出五大原則,此后也被諸多學者運用到環境信息質量指標體系中。王磊運用偏序集評價方法選擇20家冶煉企業為樣本對其環境信息披露質量進行評價,趙爽等則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指標間重要性比較,確定了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對象、評價依據、評價方法等,構建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綜合評價模型。本文在整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現有的理論研究基礎上,基于熵值法和CRITIC法的模型根據其原理分析其優缺點,綜合TOPSIS法得出一套針對我國煤炭業行業環境信息披露的模型。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評價體系及指標選擇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評價體系建立
本文提出的煤炭行業環境會計信息質量評價體系,是建立在會計信息質量和目前環境信息披露政策研究的基礎之上[3]。基于對煤炭企業市場環境和信息獲取渠道的分析,通過查閱了大量文獻之后,將環境會計信息質量分為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謹慎性、及時性六個方面,細分為23條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項目為評價標準進行客觀評價打分,定量定性結合分析3分,定量分析2分,定性分析1分,無相關信息披露0分,如表1所示。
(二)數據來源與預處理
本文選用截至2019年年底在滬深交易所已經上市的共23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之后進一步剔除了以下不適當的樣本:①2014年以后新上市的公司;②上市期間至少有一年為ST或*ST類的公司;最終共有23家公司符合條件,選擇其2019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具體數據來源于東方財富網上公布的企業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突發環境事件等部分信息來自企業官方網站。樣本企業指標數據記為Xij,對其進行歸一化處理:
二、研究原理
(一)熵值法和CRITIC賦值
熵值法和CRITIC分析都可以科學客觀的計算出評價指標權重,剔除指標體系中貢獻不大的指標,消除主觀判斷偏差。但熵值法依賴于數據本身離散性,忽略了各指標之間可能含有相關性,用熵值法計算所占權重較小的指標變化可能影響其他權重較大的指標。CRITIC分析成立的前提是當前評價指標已確定并且完善,忽略了各評價指標發展變化的可能性。綜上分析,熵值法和CRITIC權重分析結合具有完美的互補性,將二者結合,則可以在客觀賦權過程中既充分考慮各指標數據的變異性,也可以兼顧數據之間的相關性。
(二)組合權重和topsis法結合
熵值法和CRITIC分析都可以科學客觀的計算出評價指標權重,剔除指標體系中貢獻不大的指標,消除主觀判斷偏差。但熵值法依賴于數據本身離散性,忽略了各指標之間可能含有相關性,用熵值法計算所占權重較小的指標變化可能影響其他權重較大的指標。CRITIC分析成立的前提是當前評價指標已確定并且完善,忽略了各評價指標發展變化的可能性。綜上分析,熵值法和CRITIC權重分析結合具有完美的互補性,將二者結合,則可以在客觀賦權過程中既充分考慮各指標數據的變異性,也可以兼顧數據之間的相關性。
本文通過熵值法計算各指標權重Cj與CRITIC權重相乘得到權重Wj,通過歸一化處理得到綜合權重Hj。將收集整理的原始指標數據與對應的綜合指標相乘得到新的矩陣,再通過TOPSIS法進行綜合評價。TOPSIS法常被用于綜合評價中通過指標得分排序選出最優方案,但忽略不同指標擁有不同權重,且結果并不顯示各指標權重。本文通過熵值法和CRITIC法結合改進的TOPSIS法考慮了各指標自身權重,得出指標得分排序,進一步與綜合權重相比可進行客觀質量評價。流程圖如上圖1所示。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權重結果
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運用熵值法計算出的客觀權重表示環境信息是否第三方審計指標權重最大,意味著該指標在煤炭行業環境會計信息質量披露評價體系中最重要,同理可知環境撥款補貼所占權重最小。而通過CRITIC賦權所得則是環境突發應急預案演練指標權重最大,環境、社會責任與義務指標權重最小。并且可以發現由于CRITIC賦權法考慮到各指標間的相關性,權重極差較基于差異性得出的熵值法權重極差更小。
綜合熵值法和CRITIC法得出的綜合權重(已作歸一化處理)結果顯示,突發事件處理公告指標權重最大,綠化費環保培訓指標占比最小。綜合分析可知,環境會計信息質量中相關性最重要,可比性所占權重最小。
(二)topsis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