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干蓮
摘要: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目前進入了大數據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經相對完善,在許多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與教育工作的結合是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教師如何巧用信息技術助力于教學活動中,是教學工作開展的關鍵所在。本文從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入手,提出助力小數筆算加法教學的優秀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小數筆算加法
引言: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結合,可以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但是對于老師來說,信息技術與教育工作的結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面對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老師要主動的去適應信息技術對教學模式帶來的變化,探究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方法,讓它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小數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1]
(一)、受到舊知識點的影響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程中,小數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它與整數、分數、百分比息息相關,因此,學生在學習小數時容易受到這些舊知識的影響,例如,在剛開始學習小數時,許多學生認為189.00、35.00、2.00這樣的數是整數,還有一部分學生是按照整數的讀法去讀小數的,把1.36讀作“一點三十六”,在學習小數的加減乘除運算時,學生會下意識的運用整數的計算方法和運算法則去計算小數,而且學生在遇到分數和小數時,很難理解和辨認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些種種都是小數教學路上的絆腳石。
(二)、思考脫離實際生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數課程的學習除了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外,大部分都是數學應用題,但是小學生在考慮問題時容易脫離實際生活,例如,老師給學生出的分水問題:一桶礦泉水有15千克,一個杯子能裝0.35千克,班里現在一共有45名學生,問這桶礦泉水夠不夠分,如果不夠分,還差幾人?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會有正確的解題思路,但不一定能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15÷0.35=42.8,有些學生在四舍五入的思想下會把它看作43來解決,但是在這種想法下得出的結果是錯誤的,與實際生活有點偏差。
(三)、不重視數感的培養
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師采用著以前落后的教學思想和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他們不重視對學生數感的培養,過于強化理論知識的學習,但是小數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數感的培養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擁有抽象思維,能快速理解和掌握抽象事物,如果老師在小數的教學中只是不斷的重復小數概念的講解,學生就領悟不到小數的真諦,體會不到數感的存在,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真正的學好小數。
二、信息技術輔助小數筆算加法的教學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2]
信息技術現在在學校教學中被普遍應用,有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PPT課件、微課視頻等等,這些種種的出現改變了傳統落后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活動不在僅限于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也變的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被調動和激發,學習的方式也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例如,在學習小數的筆算加法時,老師可以在課前錄制一些生動有趣的微課視頻作為學生的預習導學案,在課堂上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舉辦小數筆算加法比賽,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比賽氛圍中突破小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后學生可以利用PPT課件的回顧來完成小數學習的復習。
(二)、利用信息技術,認識小數性質
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生學習小數的加減乘除運算時,要多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信息技術的輔助能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小數運算的性質,掌握小數運算的法則。例如,小數加減法的關鍵點是要會判斷小數的數位,理解只有數位相同的數才可以直接進行加減運算的真正含義,學生在剛開始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時,很容易對不準數位,這是老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給學生進行正面舉例和反例教學,如給出兩個小數加法的豎式計算,讓學生判斷哪一個是正確,哪一個是錯誤的,并說明它錯誤的原因,這樣的引導、比較、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小數的加減運算。
(三)、利用信息技術,培養數學數感
數感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概念,在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實際生活實踐中經常要和各種各樣的小數打交道,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和加強。數感的培養對學生學習小數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它能加強學生對小數加法乘除運算結果的直覺判斷。例如,擁有良好數感的學生在面對復雜的小數加法計算:29.87+15.76時可以大概估算出結果,把29.87看做30加上16,正確結果應該比46小一點,數感好的學生在經過豎式計算后可以根據自己數感得到的估算進行檢驗,然而對于數感比較弱的學生,他們計算得出的結果可能是44.63、46.27等等,與正確答案相差比較大,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多布置一些復雜的小數加減法計算來幫助學生提高正確率,強化他們的數感。
(四)、利用信息技術,聯系實際生活[3]
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實際生活應用于知識。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小數課程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加強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找到數學知識的應用,而且還可以靈活的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小數》課程學習中,面對計程車的收費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去收集計程車收費的規則,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來給學生展示標準的收費規則,從而來解題。解決與現實生活有關的小數問題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小數筆算加減法的速度和正確性,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思考問題考慮實際生活的意識。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小數”課程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非常有意義的,它不僅可以改善解決小數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還可以豐富小數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的小數學習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具體。因此,小數數學老師要合理、靈活的利用信息技術,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讓信息技術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讓教學效果能得到不斷的優化,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能夠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唐文偉.小學數學課程中“小數”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細部論叢,2018(11).
[2]徐安勇.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助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6(18).
[3]王慶華.談分數、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教學[J].安徽教育,19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