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廷春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革新,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經典有利于人文教育的開展。如今,我國已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教育閱讀方面,經典閱讀也逐漸邊緣化。在新媒體背景下,小學生的閱讀方式得到了拓展,閱讀的范圍更加寬廣,而閱讀的目的也變得更具功利性。對于經典閱讀而言,不同的時代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正因如此,如今人們對經典作品的關注度極速降低。基于此,本文圍繞新媒體背景下小學高年級語文經典閱讀的指導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小學高年級;經典閱讀;指導策略
文學經典代表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在人文教育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淺閱讀成為了主流趨勢,這不論是對小學生的學習還是發展,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如今,語文教師應積極思考如何借助多媒體來激發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和積極性,并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文學作品與生活。
一、豐富閱讀資源
閱讀資源的充足是指導學生經典閱讀的基礎。如今很多小學學校提供的閱讀資源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正因閱讀資源的不足,使得小學生的經典閱讀無法順利的開展。小學教師應依據素質教育標準闡釋指導學生閱讀經典的意義,對于學生所需的經典資源也要出謀劃策[1]。如今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需重視對多媒體的運用,這樣學生閱讀的資源也能得到保障。不僅如此,隨著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還要加大電子信息資源的建設力度,用電子圖書代替紙質書籍也便于學生攜帶和閱讀。
二、培養閱讀興趣
要想指導學生閱讀經典,教師還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且充滿歡樂,要想讓學生自覺追求經典閱讀,教師就需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要借助新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首先,教師可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并以此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教師所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學識素質,對學生的追求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端正治學態度,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閱讀和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其次學校方面也可組織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經典,不過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2]。如讓語文基礎好的學生閱讀《家》這篇經典小學,這樣也可幫助他們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不過對這類作品的閱讀需具備良好的知識儲備,再加上閱讀的時間較長,如若讓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閱讀,其具有較大的難度。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讓他們閱讀篇幅較小且對理解能力要求不高的作品,如《寒夜》,這樣他們在經典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取得一定的收獲。再者學校還要為學生營造積極、健康的經典閱讀氛圍,讓學生融入到全員閱讀氛圍中,也可帶領他們積極、主動的閱讀經典。此外,學校還可借助報紙、廣播等方式宣傳閱讀經典的重要性和價值,這樣也可激發學生的閱讀動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借助以往教學遇到的類似作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新文學經典引入到課堂之中,而受到教師的啟發,學生也能建立新經典與舊經典的聯系,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提高。通過這種方法,學生的知識體系能得到構建。最后,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閱讀情境,通過調動學生的感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可讓學生快速融入到閱讀的情境中,對于閱讀內容,學生也能更好的理解。
三、傳授閱讀方法
要想提高學生閱讀經典的效果,教師還要傳授他們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研究文本內容,這樣他們也會領略經典的精妙。而在指導閱讀期間,教師還要重視傳授的閱讀方法,進而幫助學生擺脫淺閱讀誤區。復旦大學的陳思和教授曾指出,教師要帶領學生精讀文章,對經典文學的閱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還能幫助他們了解文學的發展。美國的納博科夫作家認為閱讀應重視細節,如若無法品味細節,閱讀的第一步便出現偏差,而要想讀懂經典便更加困難。不論是何類型的經典作品,其內容都是獨特且富有意義的,如果無法深入閱讀和思考,便無法琢磨其細節,這樣人們也很難分析經典所蘊含的情感,更無法探尋與作者正面交流的途徑[3]。通過研究文本內容,教師可讓學生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繪畫,通過繪畫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生不僅能更好的理解內容,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加強。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文學經典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如今已成為大眾認可且極具文學價值的文本書籍。指導學生經典閱讀,不僅能開拓學生的眼界,還可將作者的思想融入到現實之中。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求知若渴階段,教師應全面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指導他們經典閱讀,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才能收獲知識,其人文素養才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秀銀. 品味經典,體悟人生 ——新媒體背景下小學高年級語文經典閱讀的指導對策[J]. 考試周刊,2021(45):44-45.
[2] 鄭穎. 新媒體背景下高年級經典閱讀的策略研究[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4):50.
[3] 廖其洲. 誦讀經典,沐浴書香——談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經典閱讀教學[J]. 中外交流,2019(10):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