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興
(浙江傳媒學院華策電影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網絡大電影(以下簡稱“網大”)作為一個全新的產業,正處于發展上升的黃金期。許多分析機構預測明年的網絡大電影總產值會達到30億人民幣。如何定義網大,是新接觸網大的行業人員首先要了解的問題。它是互聯網與電影行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它是新媒體與大數據時代的產物,以“成本低、回報高、周期短”為特定屬性在互聯網平臺奪得一席之地。這是一種互聯網與電影行業融合的新形態。但由于其特殊屬性,也讓網絡大電影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一個快消化的“快餐式文化”的形象。
網絡大電影的興起,與我們近幾年的電影市場大環境密切相關,雖然電影院線票房增長強勁,影院數量持續增長,但在國內仍然有許多電影因各種原因無法登陸大銀幕,于是,一些中小成本的電影就必須為自己的生存尋找出路,隨著近幾年網絡的普及,網民對互聯網內容的需求越來越高,視頻網站之間內容的競爭也成為網大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各大視頻網站也都在競相成立自己獨立的影視公司,生產自制劇和自制影片,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市場異常火爆,近年來許多大熱的IP和網絡文學都搬上了銀幕。這就為網絡大電影內容的供給提供了充足的養料,更多的優秀文學作品進入大眾的視野,網絡上多年積攢下來的網絡文學書迷,是這一支觀影隊伍的主力軍之一。許多部熱門的網絡小說,基本上陪伴了一代年輕人的成長。據統計,在觀看網絡大電影的人群中,年齡在18歲到24歲之間的占最大的比重。所以當自己曾閱讀過的小說出現在了銀幕中時,他們自然而然地成了忠實觀眾;第三,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為自己喜愛的視頻進行付費點播,各大視頻網站推出會員制,也變得越發成熟。外加資本的強勢助推,使網絡大電影產業變得越來越火,更多的專業團隊在這里入駐。2014年到2015年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年網絡大電影的產量為437部,到2015年已增至622部,有些網大甚至火爆到“出圈”,《道士出山》《山炮進城》《四平青年》等點擊率都在近億次。在互聯網院線日趨龐大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團隊開始在這個領域打造自己的腹地,創造自己的邊際效應。
網大的靈活性令它與傳統院線相比,拍攝發行壓力更少,內容為王反而是制勝的關鍵。對于客戶的細分有針對性傳播,如《興安嶺獵人傳說》在上映兩天分賬已過500萬,在三大平臺的評分都很高,網大因依托網絡發行,所以具有用戶數據分析的可行性,權威的大數據分析反過來又為網大的后期制作提供了足夠的參照數據,我們國內電影行業在大數據分析方面是亟待幾部和發展支持的,就像好萊塢電影產業之所以在世界鼎力,就是其自身擁有強大的數據支持,從研發階段一直到檔期的確定,根據自己網站的數據用于指導影片制作,大數據的存在是為電影投資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標,可以讓投資人和制片人變得更加理性。
網絡大電影的一大特點是,電影類型寬泛充滿活力,內容的個性化是其差異性的體現,大多網大都是將焦點對準當下小人物的生活,講究表現個體瞬間的感動和生命境遇,在劇作的邏輯上并非有嚴格要求,都是相對自由的創作,觀眾對網大的創作內容通常具有較寬容的心態,獵奇心和宣泄感是觀眾的需求。與院線電影需要層層復雜煩瑣的審批獲得公映許可證相比較,網絡大電影的審核相對比較輕松。除去了審批的條條框框,越來越多勁爆刺激性的話題就在網絡大電影中表現了出來。比如說在網絡大電影中,奇幻題材可以大展空間。就拿網絡大電影《換臉》系列來說,就是一個典型的奇幻系列電影。國人傳統敘事的風格和現實主義為主的主流院線之下,往往奇幻電影我們更多消費引進電影。但我國電影生態的多樣性發展讓我們需要本土的奇幻電影,它通過奇幻的表現手法,正面客觀地面對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時刻。而這么多年來,關于想象和天馬行空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下與大眾逐漸脫節,因此國產奇幻類型的影片迄今為止應該還算是相對空白,網大搭建了這一個低成本去實現天馬行空的平臺。通過“換臉”去彌補人生遺憾,通過“換臉”去重啟人生。我們要如何健康正確的導向并且能準確反映一個國家對美好的期望是尤為必要的。而網絡為我們提供了展示這樣一種類型影片的平臺。
網大的另一個優勢可以利用長尾理論加以解釋,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那本著名的《長尾理論》中所提出的觀點恰恰符合今天網絡大電影的生存環境,所謂長尾理論所描述的重點就是在于闡述成本和效率的問題,當商品儲存、流通或所展示的渠道足夠寬廣的情況下,商品的成本是急劇下降,一些看似需求極低的商品都會有人購買,就像在網絡時代的今天,人們所關注的成本大大降低,過去廠商只關注的VIP客戶效應可能不及普通消費者的尾部總體效益,這種尾部所產生的邊際效益甚至會超過頭部的盈利,安德森認為網絡時代就是關注“長尾”、發揮“長尾”效益的時代。即眾多小市場匯聚可產生與主流相匹配的市場能量。長尾市場又稱為“利基市場”,“利基”意譯為“壁龕”,更通俗地說就是我們今天大談特談的IP電影,是對市場觀眾的細分,是確定某些特定人群,集中為這個目標市場服務,重點創造除產品和服務優勢,為這個過去沒有被服務的小市場建立靶向。
網絡大電影定位的就是長尾受眾。如網絡大電影《換臉》系列,近期熱映,這部片子的主要定位就是運用奇幻元素去“造夢”,旨在打破現實和夢境的隔閡,故事發展以“中國式遺憾”為進展,一個接一個的遺憾的彌補,或愛情、或親情、或友情,幫迷茫的人找到了初心、幫職場受挫的人找到了方向、幫親情遺憾的人找到了溫暖。這些我們生活中難免遇到的困難和遺憾,在電影《換臉》系列當中,都一一得到了彌補,雖然是科幻是奇幻,但是這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人所夢想的事情。也許我們的人生不能靠奇幻的“換臉”去彌補,但是當觀眾看完影片之后,也許可以靜下來想想,運用剩下的時間去彌補人生可能會遇到的遺憾和各種不可避免的困難。
現如今許多院線電影的資金投入已經越來越高,但往往高投入未必會帶來高回報。經影院短短數天的排期放映后,影片就很容易進入虧空狀態。如若在四五線城鎮,電影院建設還不夠普及的地方,一些熱映電影都很難與觀眾見面,又談何票房收益。而相比較之下,網絡大電影的實際市場價值就從這體現出來。觀看網絡電影時,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在有網絡覆蓋的情況下,就能欣賞任何一部電影。并且,觀看網絡電影的成本相對于院線電影來說要低得多。開通平臺會員,可以觀看這個視頻網站中的所有網絡電影。據調查顯示,現如今購買網絡電影會員的觀眾與日俱增,這也就是長尾效應的具體體現。就拿愛奇藝來說,在愛奇藝自己經營的這么多年來看,它積累了相當一部分具有付費意愿的觀影群體。在優質內容感召下,對于影視作品付費基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明星效應和粉絲經濟仍舊強大的當下,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院線電影往往成了各大明星粉絲之間的博弈,而在大部分網絡大電影中,因其制作成本低,無法選用人氣高的明星加盟,而相對集中的會專心于故事的挖掘與創作,讓影片充滿吸引人的故事性,將故事的情節與氣氛真正烘托出來,這也是一些高質量網大得以獲得超高人氣的原因所在。網大在互動性上更體現了互聯網與大數據結合的優勢,觀眾在觀看網大的同時,通過彈幕來發表自己對影片的觀點,這也是制片方獲得市場分析的可靠數據,互動性拉近了制作者與觀眾的距離,與觀眾的貼合性變得更強 。
對于網大的宣傳方面,往往會和各大視頻網站平臺聯動,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媒介投放宣傳物料,選取最有意思的橋段吸引觀眾,讓觀眾產生觀看的興趣。海報的制作也逐漸精美精致化,至少在網絡平臺層面,網大的線上宣傳功夫并不亞于院線電影。制作者深諳目標群眾的秉性愛好,投其所好,這也是網大快速成長的原因。網大是視頻網站的專屬產品,恰是因為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網絡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以至于各大投資人和制作者紛紛瞄準了網大這塊大蛋糕,越來越多的精良班底向網大過度,都想以視頻網站為突破口,尋求一個發展機會。從一部電影的導演選擇、演員的影響力因子、再到票房的預估,在大數據時代下都有據可循,線上線下的多屏互動,不僅成為電影營銷渠道,而且也是電影衍生品的銷售渠道。在網絡付費成熟的今天,目前80分鐘的網絡大電影需要面對的競爭是優質的國內外院線電影。
每一樣新鮮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因此,網絡大電影從原本的低成本,到如今規模越來越大,制作團隊越來越專業化,成本越來越高,這樣的發展是必然也是肯定的。在未來的發展中,網絡大電影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空間,甚至有可能會與院線進入一個博弈時間段,但是這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對網大能與院線抗衡的一個標桿要求,讓網絡大電影精品化生產是其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內容為王是一切電影的基礎,從劇本抓起,讓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搬上銀幕,提高觀眾的審美水平,網絡大電影的長尾效應,是需要我們構建健康積極地網絡環境來達成共識的,這樣才能為我們的大銀幕提供強有力的生力軍和接班人,網大的盛行恰是因為投資人與制片方對于網絡特點的熟悉把握,根據目標去那種量身定做的一條產業鏈,影視作品是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產物,最終會對人的認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網大迎合觀眾的趣味,獲得廣大觀眾的接受,許多網大產生的標簽都以在社會文化中流行,甚至發展成為一種亞文化現象,在今天看來,網大可以算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更是院線電影的一種補充,為我們的國產電影注入新的血液,在其廣闊的發展空間上重構和整合文化,帶動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