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樂
(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體育部 浙江衢州 324000)
改革開放40余年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質量愈加美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民的整體經濟收入,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飲食結構的變化、勞動鍛煉的缺失、作息時間錯亂等,造成青少年一代體質健康水平的嚴重下滑[1]。深入了解學生體質健康與生活方式的相互關系,探討二者之間的關聯程度,是日后進行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的基礎[2],對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良性發展至關重要。
該研究數據來源于2016—2018年浙江省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庫,選取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數據,以“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實施方案”作為數據信息采集基準[3],共獲取3485份在校大學生樣本。2016年隨機抽取兩所高校1120人,2017年隨機抽取1165人,2018年隨機抽取1200人。
1.2.1 體質健康狀況指標的測量
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測評[3],按照評分等級進行4個等級的認定,即優秀>90,80<良好<89,60<及格<79,不及格<60[4]。
1.2.2 體質健康影響因素生活方式指標的測量
學生體質健康嚴重下滑是一個多因素的問題,更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5]。對學生生活習慣相關測試指標進行編碼賦值,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賦值情況
運用X2檢驗2016—2018年內不同年齡段,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生活技能掌握與知曉等方面相關因素的差異性,依據學生體質健康網[6]體質健康標準單項指標與權重來計算每一位學生體質健康得分,將綜合評分作為因變量,以問卷調查回收的體質健康相關因素為自變量進行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所有統計學變量分析均在SPSS 24.0中 操作[7]。
1.3.1 模型擬合優度檢驗
將生活方式分為8個觀測指標,記錄2016—2018年內的觀測數據,計算3年觀測值中8個觀測組頻數,記作Oi,依據8個觀測指標變量分布的整體規律,計算出理論頻次Pi,然后計算出8個觀測指標的理論頻數Ti,檢驗Oi和Ti差異的顯著性[8]。
1.3.2 卡方分布檢驗
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衢州學院兩所高校抽取的3485名大學生體質健康得分為因變量,體質健康相關因素為自變量,運用卡方檢驗進行判別,篩選影響體質健康的因素。引用如下公式來推導[9],變量納入指標標準為0.05,排除指標為0.1。
2016—2018年生活方式如表2所示,分為4個維度。學生飲食方面,2016—2018年飲食規律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但2018年仍未突破30%;睡眠質量方面,2016—2018年睡眠時間有較好改善,學生睡眠質量好的比例從78%上升到92%;學校體育鍛煉方面,2016年與2017年保持持平,2018年同比2017年上升了10%,整體保持穩定上升趨勢;學生體育鍛煉強度呈良好的發展趨勢,2018同比2016年上升了15%;學生健康生活習慣知識方面,2016—2018年知曉健康生活及相關知識的人數呈穩步上升的趨勢,但整體比例未能突破50%。
表2 2016—2018年在衢高校大學生生活方式對比分析
采取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進行數據處理,在顯著性水平P<0.05水平下,結合表3體質健康綜合評分與生活方式的回歸系數估計,納入顯著性相關指標主要有飲食規律性、睡眠時間、睡眠質量、鍛煉頻次等6個指標,將6個生活方式指標與體質健康綜合評分等級進行優勢比分析(OR),得出表4不同體質綜合評分等級下的優勢比。通過表4可知,睡眠時間和鍛煉頻次分別是相對應低等級的正向倍數,其他變量剛好相反。
表3 體質健康綜合評分與生活方式的回歸系數估計
表4 不同體質綜合評分等級下的優勢比
學校體質健康測試從1985開展至今,學生體質健康身體形態指標呈持續上升的發展趨勢,中小學生身體機能(肺活量連續20年下降情況下,2010年出現上升拐點)有所改變,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下滑得以遏制,但各個年齡段肥胖檢出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10,11]。為提升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國家先后出臺了相對應的政策。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強調在校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規定相對應學段學生每天體育課時數,實行寄宿式出早操的規定[12]。
在衢高校大學生飲食規律性呈現出持續上升趨勢,飲食規律的大學生體質健康綜合等級更為理想,大學生飲食規律越好,其體質健康狀況越加理想。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要積極響應大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督導報告,切實提高學校食堂供餐比例、供餐能力和供餐條件,從學校入口做到切實有效改善[13]。
每天睡眠8h的人數比例從2016年的72%上升到2018年的92%,整體有較大幅度上升,表明在衢高校大學生睡眠時間有所改善,睡眠時間不足也是影響體質健康綜合等級評分的主要因素。睡眠質量從78%上升到87%,且睡眠質量好的初中生體質健康綜合等級更為理想[14]。有研究得出,大學生睡眠質量與體質健康水平呈高度相關性,睡眠質量好壞是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15],與該研究結果趨同。
學校體育周鍛煉頻次2016年與2018年基本持平,2018年同比2017年上升了10%,整體保持穩定上升趨勢;學生體育鍛煉強度呈良好的發展趨勢,2018比2016年上升了15%,仍有64%的學生未能達到周鍛煉頻次在3次以上。
建議學者未來可分別從國家、浙江省政策背景、社會文化變遷、學生認知水平、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等角度探討,挖掘出影響體質健康的根本性因素,著實提高學生整體體質健康綜合評分,以期更好地為區域體質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理論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