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媛
(甘肅臨夏折橋鎮衛生院 甘肅臨夏 731100)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的綜合征,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1]。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長期控制不良,可損害患者血管、神經、肝腎等功能,引發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等急慢性并發癥。冠心病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可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影響,且具有較高的致死率2]。加強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優化治療效果有積極作用。但常規護理內容缺少針對性,且護理內容單一[3]。本文分析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應用多樣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近兩年在本院就診的6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護理組(n=31)和對照組(n=31)。所有患者中,男32例,女30例,年齡45~70歲,平均(53.19±5.73)歲。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5.24±2.37)年。冠心病病程2~7年,平均(3.05±1.82)年。體質量48~65kg/m2,平均(53.61±1.28)kg/m2。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書面簽署同意書。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中途退出研究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護士告知患者糖尿病、冠心病相關知識,遵醫囑使用胰島素;每日監測患者血糖水平;口頭告知其飲食注意事項,并叮囑其堅持適量運動。
護理組實施多樣性護理,具體包括:
1.健康宣教
在查閱患者病歷檔案,了解其既往病史、治療史、用藥過敏史、對疾病認知的基礎上,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專業知識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開展疾病宣教,并發放健康手冊。強調糾正錯誤飲食、生活習慣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引起患者的重視,獲得其配合。
2.心理疏導
加強與患者的有效溝通,準確評估其情緒狀態。告知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程長,幫助患者做好心理建設,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治療期間,對出現焦慮、抑郁、不安等負面情緒者,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幫助其紓解負面情緒。
3.用藥護理
仔細告知患者擴血管藥物、降血糖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及注意事項,叮囑其嚴格遵醫囑用藥。對皮下注射胰島素者,指導其選擇腹部、上臂、臀部、大腿外側等部位,并固定注射時間。告知患者自行注射時應緩慢進針、推藥。
4.飲食指導
根據患者飲食差異,制定食譜。以低鹽低糖飲食為主,指導其適量食用豆腐、牛奶、粗糧、低糖水果等。可指導其適量飲用綠茶,延緩動脈硬化癥狀。進食以七分飽為宜。
5.生活指導
根據患者年齡、身體狀態為其制定運動方案,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強度宜循序漸進。告知堅持適量運動對改善癥狀的重要性。叮囑其加強血糖及體重監測,并每日填寫血糖、體重記錄表,便于直觀了解病情控制效果。叮囑其多飲水,促進排泄。對排便困難者,可指導其按摩腹部或使用開塞露,減輕腹壓。對吸煙飲酒者,指導其戒煙戒酒。
干預后,對比兩組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水平。同時自制自我管理評估量表,評估干預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該量表由疾病認知、情緒控制、用藥管理、癥狀管理、行為管理5項組成,每項總分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研究數據運用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行x2檢驗,計量資料(±s)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護理組的FBG、TG水平較對照組更低,其2hPBG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 干預后兩組的2hPBG、FBG、TG水平對比[(±s),mmol/L]

表1 干預后兩組的2hPBG、FBG、TG水平對比[(±s),mmol/L]
組別 2hPBG FBG TG護理組(n=31) 5.82±1.53 4.19±1.64 3.41±0.59對照組(n=31) 9.98±1.27 7.45±1.48 5.89±0.26 t 5.803 6.421 5.648 P 0.000 0.000 0.000
干預后,護理組的疾病認知、情緒控制、用藥管理、癥狀管理、行為管理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 干預后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對比[(±s),分]

表2 干預后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對比[(±s),分]
組別 疾病認知 情緒控制 用藥管理 癥狀管理 行為管理護理組(n=31)40.82±2.9538.43±2.2742.28±2.9641.61±2.6742.63±2.89對照組(n=31)21.36±3.1320.55±2.1921.58±2.4722.57±2.1923.14±2.08 t 11.427 10.066 12.641 9.079 10.26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三多一少”為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即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隨著人們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著國民健康[4]。由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為一種慢性疾病,治療周期長,患者易出現較重的心理負擔,影響治療依從性。研究發現,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診療中加強臨床護理,對患者十分重要。
研究顯示,干預后,護理組的FBG、TG水平較對照組更低,其2hPBG較對照組更高;護理組的疾病認知、情緒控制、用藥管理、癥狀管理、行為管理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提示多樣性護理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應用價值較高。多樣性護理為近年來新興的護理模式,強調護理內容的多樣性,護理方法的針對性、有效性。本研究中,除常規護理外,加強了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用藥護理、飲食指導、生活護理、運動干預等內容,可幫助患者明確疾病致病機制,提高對疾病的重視,增強其自我管理和照護能力,提高其治療信心,進而促進臨床癥狀的改善,優化治療效果[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應用多樣性護理可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