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燕
(南京高淳人民醫院 江蘇南京 211300)
膀胱癌屬于泌尿系統中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多發生于50~70年齡段人群,導致發生的原因較為復雜,有內在與外在之分,最為典型的便是吸煙、職業接觸兩個原因,患者在臨床中多伴有血尿現象,通常是行TURBT術進行治療,但是卻存在一定的復發率,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當選擇科學的護理模式干預,不斷改進護理措施,確保滿足患者實際需求。基于此,本文就到本院接受TURBT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開展應用循環護理模式干預研究,分析對術后應激狀態與生命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擇在2019年10月~2020年5月時段到本院接受TURBT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60例,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4.86±2.00)歲;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齡27~78歲,平均年齡(54.90±2.02)歲。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由患者本人或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3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入院之后為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做好心理疏導,告知手術相關注意事項、指導完成相關檢查,觀察并記錄多項生命體征指標等。
30例觀察組接受循環護理模式干預,主要內容:1.組建循環護理模式小組:在本科室中選擇臨床經驗不低于5年的護理人員成立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共五名,整個小組成員都需要接受循環護理模式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考核結果合格才能夠上崗。2.制定目標:患者入院當天,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一對一交流,在掌握其基礎信息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語言方式,幫助更好的認識疾病、了解誤區、注意事項等,判斷心理狀況,從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3.護理措施:結合每一位護理目標對臨床護理工作進行完善,具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宣教工作等,比如在手術之前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疾病與手術相關知識;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可全程陪護,最大程度幫助消除負面情緒;在手術完成后,如果出現飲食狀況差、睡眠質量低、情緒不佳等多種不良現象,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同其交流,了解導致原因,從而針對性地疏導等[1]。4.效果評估:每一個護理環節都應當做好質量監控工作,當發現問題后小組便需要開展商討會,傾聽反饋,分階段的評估護理效果;此外,還應當及時了解護理需求,對于一切合理要求都應當滿足等。
對兩組患者術后應激狀態、生命質量情況進行對比研究。應激狀態選擇NE、E、Cor三項指標進行判定;生命質量選擇生活質量調查簡表SF-36進行判定。
觀察組NE、E、Cor應激相關指標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應激狀態比較(±s,ng/ml)

表1 兩組應激狀態比較(±s,ng/ml)
組別 例數 NE Cor E觀察組 30 85.42±6.85 140.42±15.98 111.42±10.85對照組 30 133.45±12.84 222.42±18.44 190.42±19.42 t 18.077 18.407 19.451 P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以及心理健康生命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命質量比較(±s,分)

表2 兩組生命質量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社會功能 軀體功能 心理健康觀察組 30 69.44±6.53 60.44±5.68 66.84±4.88對照組 30 53.42±5.49 45.44±5.44 53.46±5.98 t 10.285 10.446 9.495 P 0.000 0.000 0.000
膀胱癌指的是發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惡性腫瘤,屬于泌尿系統最多發的一類惡性腫瘤,屬于十大常見腫瘤之一,高居我國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發病率之首。有臨床數據統計膀胱癌在西方國家的發病率僅低于前列腺癌,有數據統計表明2012年,我國全國范圍內腫瘤登記的膀胱癌發病率為6.61%,在惡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中位列第九位。膀胱癌發病沒有任何年齡限制,無論是老人還是青壯年甚至是兒童都能夠發病,并且該病會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不斷增高,有數據統計該病的高發年齡為50~70歲[2]。而在膀胱癌的發病中,男性的發病率普遍高于女性3~4倍。膀胱癌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內在的遺傳因素和外在的環境因素都可能是導致膀胱癌發作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吸煙和直接接觸芳香胺類化學物質的人群屬于該病的發病率最高的群體。有臨床數據表明膀胱癌目前明確的致病危險因素為吸煙,大約臨床上有30%~50%的膀胱癌患者都是煙齡較長的老煙民,膀胱癌的發病率可通過吸煙增高2~6倍,吸煙時間越長,膀胱癌發病率越高,而有科學研究證實膀胱癌的致癌物為苯胺、二氨基聯苯、2-萘胺、1-萘胺,因此長期接觸該類化學物,也容易提高膀胱癌的發病率[3-4]。
目前臨床治療膀胱癌大多采用TURBT術治療,但是腫瘤疾病往往存在較高的復發率,患者又缺乏對于此病的客觀認知,因此常被某些流言蜚語嚇得不輕,促使對病情的發展、轉歸和預后都不抱有積極的看法,部分患者心理狀態差,長期處于嚴重的心理負擔之中,對其生活質量造成惡劣嚴重的影響;因此,臨床護理為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和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病理變化基于常規護理之上開展循環改進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以動態形式對患者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滿足,還能夠實時地在護理過程中改進和更正護理干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總結護理經驗和教訓,以提高整體護理水平[5-6]。通過研究結果顯示,本組研究是完全符合時代發展,并且具有一定指導性,這是因為膀胱癌患者大多為50~60歲的高齡患者,一旦確診,患者就會異常的焦慮和恐慌,進而大幅度地提高應激水平,這對于整體治療效果存在相當不利的影響,而且會導致術后生活質量降低,進而導致治療依從性下降,甚至產生患者抗拒用藥以及醫患重提,但常規的護理干預,無法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具有局限性,而循環改進護理模式的應用則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分析和評估患者的現有情況,不斷修正和改善護理干預中的不足和缺陷,促使護理手段更加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7-8]。
首先,循環改進護理對于患者心理應激狀態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這類護理方式基于PDCA循環理論,屬于一種有效結合及時改進和充分總結的新型護理模式,可對各項護理方案進行循環質量控制,不斷總結和改進護理期內的各個環節,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給予患者符合個體情況的護理措施,在增強護理質量和效果方面具有顯著的成效[9]。其次,還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希望水平,TURBT作為微創手術,對人體具有一定的創傷性,而膀胱癌患者的年齡基數普遍較大,因此對手術方式缺乏科學的認知,再加上長期患病會促使患者累積較多的悲觀情緒,這導致患者的心理狀態受到嚴重的影響和損傷。因此積極地開展循環改進模式,通過發現目前護理的不足,及時修正及時改進再次評估,以達到根據患者不同病情發展階段和不同的臨床表現癥狀及身心需求,給予其符合病理狀況和個體化的護理干預,從生理和心理多種層次方面實施對癥干預,增強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其積極樂觀地回歸正常的家庭和社會生活中[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應激狀態相關指標、生命質量評分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將循環護理模式應用到接受TURBT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中可獲得理想的效果。循環護理模式的基礎是PDCA循環理論,在開展過程,會對每一項常規護理措施的不同環節予以評估,在每一次總結中進行改善,確保對各個護理環節做好循環控制工作,最終幫助提升護理質量[5]。除此之外,此模式還會結合在護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個體問題,不斷進行改進,因此,所獲得的護理效果更為顯著,應用后方可有效降低應激反應,在促進恢復的時候幫助提高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接受TURBT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予以循環護理模式干預,可幫助降低應激反應,提高生命質量,臨床價值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