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畫作為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兒童審美能力、提高兒童綜合素質價值非凡。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要為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顏料,從水彩畫的作畫空間等技法入手,切實指導兒童展開水彩畫創作。
關鍵詞:小學;水彩畫;創作;指導
一、兒童水彩畫創作的意義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將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理念有機融入教學各個環節中,內化于兒童精神品質,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品格。水彩畫作為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更易于和其他教育內容相結合,達到以畫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學目標。
(一)激發兒童的審美情感
水彩畫的畫面靈動清新、構圖自由,充滿了瀟灑流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兒童在創作水彩畫時深受水彩畫特質的影響,充分調動了兒童個體的內在創造力,使得兒童個性在創作時得以自由舒展,兒童審美情感進而升華。
(二)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兒童在進行水彩畫創作時將對繪畫的濃厚興趣、對世界的真切感受進行自由表達,清新多彩的水彩顏料在水的浸潤下產生的畫面效果給予兒童巨大的視覺沖擊。兒童在此時對水彩顏料進行調試,天馬行空地開展創作,所畫的動物形態各異、千差萬別。兒童創作后相互欣賞、討論所畫的動物,真切感受到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盡情發揮后的喜悅心情,其綜合素養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小學兒童水彩畫創作指導存在的問題
水彩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對發展兒童多元智力、
培養兒童審美情感和想象力有著重大意義。然而,在小學兒童水彩畫創作過程中,美術教師的教學指導存在問題,嚴重影響著兒童藝術素養的提高。
(一)指導方式單一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對兒童畫創作指導應豐富靈活、富有革新精神。但是大部分美術教師只是在配色、構圖方面給予簡單、生硬的指導,在立體構圖、色塊組合等方面的指導幾乎全無。所以,兒童在這樣的指導下,只能簡單地進行水彩畫涂鴉,并不能在畫面的藝術表現和感染力上有所提升,限制了兒童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久而久之,兒童必將喪失對繪畫的興趣。
(二)創作時間有限
素質教育雖然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小學課程的均衡性,但是實際上,美術課程在整個學科中只是副科,其上課時間和上課頻次均不能和語文、英語相提并論。根據對本地區12所小學的調查,只有3所小學每周上兩次美術課,其余9所小學幾乎不能保證每周一節。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只能讓兒童隨意進行涂鴉,指導較少,學生的創作時間有限,直接導致畫面質量不高,水彩課的教學質量無從談起。
三、小學水彩畫的創作指導策略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有著四個不同的階段:涂鴉階段、象征階段、概念化階段和寫實階段。小學美術教師應根據兒童不同的年齡特征和所處的繪畫能力階段,對兒童水彩畫創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創設高效小學美術課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低年級水彩畫創作指導策略
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水彩作品以線條為主,畫面形象日趨飽滿,基本是二維結構,較少看到三維立體構圖。所以,此時美術教師的指導應多集中于水彩繪畫基本技法的教授上,在畫面的創作手法上,鼓勵兒童差異化創作,讓兒童學會多角度欣賞、品析水彩名畫名作,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吸引兒童水彩畫創作興趣。
(二)小學中年級水彩畫創作指導策略
小學中年級的兒童思維模式由形象轉為抽象,美術作品由想象畫轉為寫實畫。此時的兒童水彩畫面較為具體,表現手法趨于寫實;能關注到事物之間千絲萬縷的畫面關系,甚至能運用“遠大近小”的構圖方法創造出三維立體圖形。所以,美術教師在兒童水彩畫創作時可為其提供更多的輔助性工具,如油畫棒、色線筆和較寬的水彩毛筆等。在教學方法上,美術教師一方面可給學生提供名家名畫以供學生欣賞、討論和評價,并以此為創作主題,激發兒童的創作靈感;另一方面美術教師在肯定兒童臨摹名畫能力的同時鼓勵兒童大膽想象,在兒童水彩畫的層次、構圖和色調搭配上給予因材施教式的指導,促使兒童水彩畫創作水平整體得到提高。
(三)小學高年級水彩畫創作指導策略
隨著兒童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和操作繪畫工具的能力日漸純熟,對水彩畫創作更富有個性,開始對特定繪畫風格產生偏愛。所以,高年級兒童在水彩畫創作時力求畫面的真實性,通過自己對畫面物體的整體構思、有序排列,把事物的內部結構特征和外在細節特征進行詳細刻畫。此時,美術教師可在原有水彩工具基礎之上提供更多的有一定操作難度的工具,在水彩技法上可教給兒童更富有挑戰性的方法,如濕畫法和多色渲染法。
參考文獻:
[1]王理臻.小學水彩課程的創新研究與實踐訓練[J].美術教育研究,2018.
[2]尹少淳.美術教育學新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鄭江珊.水彩畫教學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J].美術大觀,2014.
作者簡介:郭丹婷(1993—),女,漢族,山西臨汾人,本科文學學士,美術教師,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水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