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喆
摘 要:小學生年齡小,自我防護、自我保護的能力比較弱,因此,作為學校層面一定要認識到小學生進行自護能力培養的必要性。作為未成年人,小學生生活的環境主要在學校,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對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以提高他們的自護能力,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自護能力;學校安全;教育措施
一、安全教育要與學科教學做好融合
學校進行安全教育時,要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盡量與學生的心理認知相符合,采用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方式,切莫運用傳統的單一說教,這往往很難收到效果。而且安全教育要有全校一盤棋的認識高度,各個學科實現安全融合教育,全員參與到學生的安全教育中來,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自護能力。在小學學科教學中,體育課因為活動比較多,常常會出現一些安全事故,因此,體育課教學中,教師可借機教育學生進行自護,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使其學會自我保護。語文課也有相關的安全教育內容,教師結合學習內容給學生講一些安全知識,增強安全認識。地理課教學有更多的內容可進行安全教育,如外出時遇到雷電、泥石流、山洪怎么樣去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等??傊鏖T學科聯手進行安全融合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護能力。
二、通過實踐活動提高自護的認識
學校的安全教育要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這樣才能取得實效,以免流于形式。目前各個小學都有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活動是開展安全教育的絕好時機。如消防及防震疏散演練,能夠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感受到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學會在危險來臨時選擇正確的方式疏散逃生,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還可以通過公共宣傳活動,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安全主題宣傳活動,在真實情境下,讓學生真正體會安全知識的重要性,也促使他們更多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去保護自我。
如在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時,除了案例的分享以外,可讓學生實地去當一回交警,實地感受一下交通安全的重要意義。介紹消防安全時,可以與社會實踐結合,參與學校與消防隊的社會實踐教育,讓學生近距離、零距離接觸和感受消防工作,真正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如何保障安全,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如何運用安全知識學會自救,從而提高自護能力。自護不能僅僅靠理論去實現,實踐才是關鍵,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才能理解自護的重要性。
三、安全知識要與安全排查相結合
對于小學生而言,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識非常重要,這些安全知識的獲取可與安全知識競賽和安全排查相結合,從而增強小學生的自護意識和能力。如在知識競賽中讓學生講講119、120、122、110這些電話代表的機構,當有安全事故時能夠第一時間想到對應的電話,學會自我保護。再如,對于交通安全知識,可讓學生解釋一下各類信號燈的真實含義,模擬生活中的各種突發事件,主動學習并找出解決方式,從而做到按照交通規則行走,確保人身安全。為了加強學生的安全保護意識,可讓學生實際參與一些校內及校外的安全排查活動,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將安全教育變被動為主動。
同時,安全教育是一種立體形式的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建立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機制,這樣的安全教育是長效的。當涉及安全教育時,學校和社區可聯合起來,進行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尋找、發現、排除、解決安全隱患。如在排查中發現社區的宣傳欄下露出了釘頭及裸露電線,對于兒童是安全隱患,要及時拔掉,消除隱患。進戶之后發現有個別家庭的煤氣閥門沒有擰緊,有漏氣體的安全隱患,及時指出來,并現場進行排解。在樓道里占用消防通道,造成火災隱患的,教室燈架松動的,校園墻體不穩固的等,不一而足,這些都是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學生在實踐中逐一發現,并指出來,進行隱患排除。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從而增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自護能力也提到提升。
四、建立家校聯合安全教育機制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實現了多元化,尤其在小學安全教育中要將家庭、學校建立融合機制,實現家校合育的形式,以提高安全教育的效力。比如,學校舉辦一些學生安全教育活動,邀請家長來參加,通過經驗交流, 加強家長對安全教育的認識,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學校也可向家長做好安全教育宣傳,如夏季來臨時,又值假期,這也是容易發生溺水事件的關鍵時間點,學??上蚣议L下發《安全告知書》,讓家長提高警惕,管理好自己孩子外出的安全。
總之,在小學生自護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安全教育是第一位的,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有責任和義務對學生做好安全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安全認知水平,提升他們的自護能力。
參考文獻:
肖大興,方翹楚.民族地州中小學生安全自護教育現狀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1):97-9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