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博,馬惠海,趙中利,曹 陽,武 斌,馬 駿,苑志宇,錢芙蓉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吉林公主嶺 136100
雙乾肉羊是以南非杜泊綿羊作父本,吉林本地寒羊(寒羊串子)為母本,利用杜泊羊肉用性能好和寒羊繁殖率高的種質特性,采用常規育種和FecB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經雜交選育、橫交固定與擴繁,培育的適合生產優質高檔羊肉的肉羊新品種。
雙乾肉羊具備較強的采食能力,耐粗飼,適合舍飼與半舍飼。在生長性能方面體現為,生長發育速度較快,肥育性能較好;在繁殖性能方面體現為性成熟較早,具備高繁殖效率;雙乾肉羊產肉性能卓越,肉質優良。我們以雙乾肉羊的生長發育作為切入點,充分挖掘其生產潛力。雙乾肉羊生長發育規律的研究對該品系種源的早期選擇、生長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充分利用,以及雙乾肉羊整體生產性能的提升和經濟效益的增長提供理論依據。
雙乾肉羊產地為吉林省,該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四季交替,春季干燥,夏季多雨,平原氣溫24 ℃以上,秋季溫度適宜,冬季寒冷期長,氣溫在-10 ℃以下。農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玉米的籽實可以用作飼料原料,玉米的秸稈可以加工后飼喂牛羊,此類副產物以及北方地區羊草的大面積種植為雙乾肉羊的培育提供了豐富的飼草飼料條件。
試驗的檢測與數據的收集在吉林省乾羊牧業完成,雙乾肉羊的選擇按照雙乾肉羊品種標準選定,選育飼養以及疫病防控嚴格按照雙乾肉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進行。
1.3.1 體重:早上用電子體重秤空腹稱重。
1.3.2 體高:由肩胛最高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
1.3.3 體長:由肩端至坐骨結節后端的直線距離。
1.3.4 胸圍:由肩胛骨后緣繞胸一周的長度。
1.3.5 管圍:左前肢管骨最細處的水平周徑。

表1 雙乾肉羊不同生長階段體重測量結果
2.1.1 初生重:雙乾肉羊公羔初生平均體重4.01 kg,比母羔初生平均體重3.45 kg增加了16.23%。產羔數多,則個體初生重就相對較小,而產羔數少則個體初生重就相對較大。
2.1.2 斷奶重:羔羊3月齡斷奶,此時公羔平均斷奶重30.35 kg,母羔平均斷奶重28.42 kg。斷奶重隨著初生重的增加而加大。
2.1.3 6月齡體重:6月齡公羊平均重50.08 kg,比母羊平均體重46.32 kg增加了8.12%,該生長階段公羊體重達到成年公羊體重的49.21%,而母羊體重則達到成年母羊體重的65.75%。
2.1.4 周歲和成年體重:公母羊周歲平均體重為79.96 kg和59.85 kg,成年公母羊平均體重為 101.76 kg和 70.45 kg;公母羊周歲平均體重分別達到其成年體重的78.58%和 84.95%。
從表2可見,初生公羔、3月齡斷奶羔、6月齡公羊、周歲公羊以及成年公羊體高分別為33.79、52.37、67.85、73.95、77.86 cm;而初生母羔、3月齡斷奶羔、6月齡母羊、周歲母羊以及成年母羊體高分別為33.33、52.76、66.78、69.74、72.86 cm。由此看來,體重的增加幅度與月齡的增長趨勢呈正相關,并且成年公羊比母羊體高增加5.00 cm,更具生長優勢。

表2 雙乾肉羊不同生長階段體高測量結果
從表3可見,初生公母羔羊體長分別為31.31、31.08 cm,3月齡增長到56.30、55.87 cm,6月齡增長到73.98、73.44 cm,說明羔羊在斷奶之前的全價日糧補給尤為重要,在6月齡時公羔和母羔的體長值相近,說明6月齡之前羔羊的生長發育較快。

表3 雙乾肉羊不同生長階段體長測量結果
從表4可見,雙乾肉羊初生公母羔胸圍分別為36.41 cm和36.15 cm,6月齡增加到95.07 cm和91.79 cm,公羔和母羔指標數相近。胸圍與體長指標增加趨勢一致。肉用羊的體型結構與胸圍指數密切相關,胸圍指數高的羊個體,屠宰率也相對較高。

表4 雙乾肉羊不同生長階段胸圍測量結果
管圍指數與體重、體型和載肉量均相關。從表5可見,3月齡斷奶公母羔羊管圍分別為7.62、7.45 cm,分別達到成年羊管圍的73.55%和85.58%;6月齡公母羔羊管圍為9.62、8.21 cm,分別達到成年管圍指標92.86%和94.80%。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羔羊管圍的增長與體重的增加呈正相關。管圍指數越高,羊的產肉性能就越好。

表5 雙乾肉羊不同生長階段管圍測量結果
體重是衡量肉羊生長發育狀況的重要指標,雙乾肉羊在周歲之前體重的增加量都顯著高于吉林本地寒羊,說明該品系在生長性能和種質品質方面均實現了對寒羊的改良。從雙乾肉羊的初生重、斷奶重和6月齡體重來看,公羔比母羔分別增加了16.23%、11.71%和6.79%。說明性別可以影響羔羊的初生重,從而影響羔羊斷奶重以及6月齡體重。從初生到6月齡,公、母羔的體重增長基本一致,6月齡開始公羔增重產生優勢,超越母羔。羔羊均可利用6月齡之前的早期生長優勢,開展羔羊育肥。
雙乾肉羊6月齡之前體高增長保持一致,6月齡后公羔的增長趨勢逐漸超過母羔;后期成年公羊比母羊體高增加了5 cm,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體高增長與體重增加趨勢基本一致。羔羊在3月齡之前體長的增長均處于1.5~2.0倍之間,說明羔羊在斷奶之前的全價日糧補給尤為重要;而到6月齡時公母羔體長趨于一致,說明該階段適宜進行羔羊肥育生產。公母羔羊6月齡之前胸圍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而且與體長、體高和管圍變化趨勢相符,說明雙乾肉羊已經符合專門化肉用羊體軀結構的要求。
雙乾肉羊公羔的出生體重和斷奶重均高于母羔,性別間產生了較大的差異,說明性別影響了羔羊的初生重和斷奶重。雙乾肉羊的胸圍指標最大,體長次之,體高相對較小,各項體尺指標增長趨勢基本一致,完全符合專門化肉用羊的體軀結構要求。雙乾肉羊的體重從出生開始隨著月齡的增長呈直線上升趨勢,6月齡之后生長速度逐漸變緩。此變化規律說明雙乾肉羊6月齡之前生長發育相對較快,肉用性能良好,是一種適合開展規模化舍飼育肥的肉羊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