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特許經營實務》作為高職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課程,但是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期末試卷考核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的要求。因此,本文借鑒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對《特許經營實務》這門課進行課程改革,結合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的特點,對崗位需求進行充分調研與分析,依據OBE思路進行教學目標設定、教學任務設計、考核評價體系創建,確保學生能夠獲得關鍵結果,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現從課程到崗位的無縫銜接。
◆關鍵詞:課程;成果;改革
特許經營是一種科學高效的經營模式,特許權轉讓方將整個經營系統或服務系統轉讓給獨立的經營者,后者則支付一定金額的特許費。特許經營作為一種科學而高效的商業經營模式,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用實踐證明了特許經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分銷商品和服務的方法,對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智研咨詢2020年10月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特許經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2019年中國特許連鎖百強企業門店總數達257092個,其中便利店行業門店總數為29244個,占總門店數的11.37%,占比最大;美容美體行業門店總數為24606個,占總門店數的9.57%;房屋中介行業門店總數為24496個,占總門店數的9.53%。
目前大多數已采用特許連鎖經營模式的企業都設置了相關的管理部門,如特許經營發展部、連鎖經營事業部、特許經營授權事業部等,但由于國內特許經營市場發展史僅二十余年,歷史短、但發展速度十分迅猛,而特許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專業素質還相對較低,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導致了特許經營管理人才緊缺。
本課程是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為培養學生在連鎖企業中開展特許經營管理工作相應職業崗位實踐能力而設置的一門專業課程。但在《特許經營實務》的實際教授過程中存在課程目標與現實脫節,學生學習興趣不大、互動不積極、實訓效果不佳等情況。本文將依據成果導向教育的思路,對《特許經營實務》課程定位模糊,實訓效果差等問題進行研究探索,希望以此明確教學目標,奠定專業知識基礎,提升操作技能,培養職業素養,為后續的課程做好銜接和將來從事的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1成果導向教育的內涵
OBE是從由美國學者斯派蒂(Spady, William G)提出,并進行實踐總結的一個概念。結果導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作為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結果為導向的教育哲學思想,適應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內部結構的需求變化。目前已逐漸被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界認識與接受,并成為教學的主導理念。斯派蒂認為,OBE是指圍繞某一階段學習結束后所有學生能夠獲得的關鍵結果,清楚地聚焦和組織教學活動安排的一種教育模式。這意味著教育活動開始之前就對學生能夠獲得的學習結果有清晰的構想,然后設計課程、組織教學和實施評價確保實現這個學習結果。 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對改變教學組織形式、轉變教師角色、實施教學質量的精準識別與監測等帶來了可能性。一場以OBE理念為指導的高校專業教育變革正在興起。
以成果導向理念為主導,是確保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工作與國際標準接軌,人才培養質量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保證。《華盛頓協議》對應本科工科教育,《熟尼協議》對應高職工程教育,這兩個協議所倡導的均是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但成果導向理念也廣泛地適用于其它非工科專業,包括管理學學科。在成果導向理念的引領下,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進行本土化改造與推廣,在課程設計與實施、評價上確保成果,必將帶來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職業教育新景象。
隨著成果導向教育在國內高職校院的大力推廣,國內管理學學科領域陸續出現相關研究成果。張琳杰、李志同樣探索成果導向教育在高職電子商務領域的教學改革,設計出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2017)。楊興、嚴中華則將成果導向教育用于探索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電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分析其必要性及可操作的方法(2017)。方潔借鑒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針對《商品實務》提出課程改革的目標、思路、方法及評價體系(2018)。姚玲研究分析成果導向的內涵,然后分析目前高職商科職業素養養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成果導向背景下高職商科職業素養養成需要關注的要點并提出具體的措施(2019)。
目前,管理學學科教育中尚未有將成果導向教育運用于高職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特許經營實務》相關課程的研究。
2《特許經營實務》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特許經營這種高效的商業模式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變化,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特許經營相應崗位對人才的需求。
傳統的《特許經營實務》課程教學以書本知識為核心,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以理論知識點考核為評價標準,與實際工作崗位要求脫鉤,缺少企業真實任務進行實操訓練,且缺乏對學生在相關崗位上綜合能力的鍛煉與考量。
作為專業核心課,《特許經營實務》安排在第四學期,教學對象是大二學生,這些學生已經上了部分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的相關課程,掌握了部分連鎖經營的基礎理論知識,但對于特許經營的相關崗位了解較少,在聽課過程中覺得知識點很多,卻不理解學了有什么用,因此學習效果不佳。
本課程采用過程考核,考核內容考勤占比20%、平時作業占比40%、課堂表現占比20%、期末考查占比20%。考核內容主要是理論知識點的掌握,學生更關注分數的多少而不是技能的掌握,缺乏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互動性不強,學生積極性不高。高職院校的學生通常文化基礎薄弱,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吸收理論的能力較弱,學生更愿意被安排任務,動手實操,邊學邊做,及時收到反饋,在實踐中理解與掌握。
由于以上課程教學現狀,構建基于成果導向的《特許經營實務》課程質量改進體系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實踐意義。
3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高職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特許經營實務》課程改革思路
根據以上教學現狀分析,為了解決《特許經營實務》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依據OBE思路進行教學目標設定、教學任務設計、考核評價體系創建三個方面改革,以達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提升課程與對應工作崗位的融合度。
3.1教學目標設定
傳統的課程教學目標從知識、能力、素質這三方面來設定,而成果導向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完成的成果為目標,定位成果是該教學法的核心。因此,《特許經營實務》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從以成果為導向的單項專業技能、綜合專業技能、崗位素質三個維度確定可量化的評價標準。
通過對百果園、錢大媽、肯德基、友琪便利店等企業代表的訪談與問卷調查,對特許經營相應工作崗位-招商專員這一崗位進行調研與分析,明確崗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包括:市場需求分析、特許經營可行性分析報告的編寫、招商說明會的組織、門店選址、門店營運、數據收集與分析。本崗位需要的崗位素質包括:信息收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
3.2設計教學任務
根據成果導向教育的課程內容設計原則,本研究對于整門課程的設計有清晰的構想,將教學目標分解為能力模塊,包括單項專業技能模塊、綜合專業技能模塊、崗位素質能力模塊。通過與企業專家委員會成員討論設計本課程教學任務,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確保基本每項教學活動的結果都與學習成果有關。
3.3設計多維度考核體系
結果導向教育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結果為導向,考核以成果為依據。本課程的考核設計將重視技能的掌握與職業素質的提升,弱化紙質試題考核。本研究將改變教師做決定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改為多維評價體系,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參與情況及綜合能力的體現。多維評價體系在知識點考查的基礎上,增加作品評量、呈現評量、素質評量等維度;在教師單一評價的基礎上,增加企業專業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等維度。
4結語
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改革,對于高職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特許經營實務》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在對行業、企業、相應崗位進行深入調研后,本文以成果導向教育為主導理念組織教學活動安排,確保學生在每一項學習任務結束后能獲得關鍵結果,對于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2021-2027年中國特許經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EB/OL].2020-10-17/2021-6-8.
[2]Spady W G.Marshall K J.Beyond Traditional Outcom-Based Education[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1(49);67.
[3]張琳杰.李志.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基于成果導向的多元化考核評價研究[J].電子商務,2017,(04):80-82.
[4]楊興.嚴中化.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成果導向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基于“互聯網+”[J].現代商貿工業,2017(03):187-189.
[5]方潔.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高職《商品實務》課程改革探索[J].廣東蠶業,2018(02):61-63.
[6]姚玲.基于成果導向高職商科職業素養養成實踐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9(18).
作者簡介
陸燕(1978.10-)女,漢,廣東廣州,碩士研究生,講師,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