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雄

◆摘? 要:本文主要是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進行探討,首先分析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然后根據所面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路徑,希望通過文章的探討能夠為其他相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教育;精準扶貧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教育精準扶貧的有效實施,使得教育精準扶貧工作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然而卻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問題,這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促使教育精準扶貧工作能夠取得更為良好的效果。下面筆者就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
在鄉村振興中,教育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進行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時,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具體體現以下方面,如表1所示。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的解決路徑
(一)加強教師資源投入
鄉村地區與城市地區在教育上所存在最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師資力量方面。為了能夠促使城鄉在教育資源上能夠得以穩定發展,以免出現師資力量差距過大的問題,而這也是展開精準扶貧非常重要的目標。當地政府部門應當通過使用立法的方式構建輪崗制度,為鄉村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師資源,保障教育工作的有效展開[1]。面對此種情況,應當:首先,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為輪崗制度的有效實施提供法律保障,促使教師可以實現有效輪轉;其次,根據教師自身的年齡與性別以及身體健康情況,制定有效輪崗方案;最后,對輪崗制度進行宣傳,促使人們能夠認識到此項制度在教育精準扶貧中所具有的意義,使其能夠在心理與行動兩個方面都給予支持。如此一來,便能夠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形成多方主體參與
只依賴于政府是難以真正做好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需要多方主體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出各個主體所具有的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對自身的職能有一個準確定位。政府部門應當對相關制度建設加以完善,在協調、管理等方面制度上提高制度供給能力,為精準教育扶貧提供充足資金[2]。另外,政府還應當對各個方面的利益進行細條,確保所有參與主體合法權益不被侵害,從而提升各方之間的配合。其次,重新定位社會主體需要承擔的職責。在教育精準扶貧中不只是學校的工作與任務,家庭和學校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社會團體和事業單位也能夠對扶貧目標進行評估,對所有參與主體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具有的權利進行定位,從而打造出擁有良好扶貧效果的機制。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貧困除了體現在物質與經濟方面,還體現在精神層面,如果在精神層面上出現了貧困將會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因此在進行教育精準扶貧時應當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首先,引入教師資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開奠定良好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存在心理問題,那么便可以尋找教師的幫助,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對學生的觀察,對學生所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幫助其有效解決心理問題,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其次,加強宣傳。通過宣傳讓鄉村地區人們思想得到解放,不再安于現狀,通過教育促使其智力得到進一步開發,看到外面更為精彩的世界。
三、結束語
總之,近些年來我國通過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通過教育精準扶貧能夠讓鄉村地區逐漸擺脫貧困,以便能夠獲得更為良好的效果。文章對于教育精準扶貧,主要是從加強教師資源投入、形成多方主體參與、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論述,通過這三方面能夠促使教育精準扶貧能夠得以良好展開。
參考文獻
[1]王平平.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及其治理初探[J].新一代:理論版, 2019, 000(014):P.34-34.
[2]錢先保.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精準扶貧問題研究[J]. 黑河學刊, 2019, 000(004):183-184.
[3]文成, 彭莉莎. 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扶貧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探析[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 v.32;No.130(11):7-8.
[4]王錚,楊寬明.關于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培訓對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9(31):243-244.
[5]陳普青.精準扶貧下的山西農村勞動力培訓策略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7):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