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逸迪 盧醫童 劉慶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大學生作為我國人才隊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為此,高校應結合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實現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就是通過觀氣色、聽聲息、問癥狀和摸脈象來找準病因,從而對癥下藥、準確施治。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也要善于“望聞問切”,這樣才能抓住心理問題的“癥結”,開出解決問題的“良方”。
關鍵詞:“望聞問切”;學生管理
一、“望聞問切”的含義及其借鑒意義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望是觀察病人的發育情況、面色、舌苔、表情等;聞是聽病人的說話聲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體臭等氣味;問是詢問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癥狀,以前所患過的病等;切是用手診脈或按腹部有沒有痞塊。
望診,是對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測知內臟病變。中醫通過大量的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機體外部,特別是面部、舌質、舌苔與臟腑的關系非常密切。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陪診者,以了解病情,有關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習慣、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故問診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是醫者運用指端之觸覺,在病者的一定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治方法蘊含著現代系統科學的思想,四個步驟緊密結合、相互關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缺一不可,不僅對治病救人非常重要,在當前,這種系統科學的思想和方法也為做好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鑒。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培養學生質量關鍵取決于學生自身的素質,同時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學校管理得好,學生可能是很好的人才,能夠為國家和社會貢獻一份力量;管理不當,也可能是“人才”,他將為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比如,犯罪、涉黃、涉毒等,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對國家、社會和學生個人都肩負著相當大的責任。全黨要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1]。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有權利和義務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2]。
但是目前學生管理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大多數學生都是成年人,他們也接觸到社會,在社會上有些不純凈的東西在部分學生中有所體現。比如網絡信息化所帶來的不良信息,網貸、學生本身的心理問題等。學校本身是一塊凈土,由于他們沾染了不純凈的東西后可能會把部分較為單純的學生引入深淵,導致沒有控制力的學生的學業可能半途而廢。
另外,有的學生文體活動的管理松散,凝聚力不夠,教育作用不夠明顯。學生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伸,是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在校園文化活動的數量上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質量有待提高。在學生活動中文體活動居多,由于管理松散、組織乏力,許多活動僅僅滿足了學生們玩玩樂樂的需求,難以起到思想引領的作用;更有許多活動為重復性活動,缺乏新意,難以吸引學生的眼球;一些常規活動參加的人較少且多重復,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這種低效運行的校園文化活動不能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需求,難以形成有一定影響力的校園文化氛圍,因而需要加強管理和組織,引導學生有序參與、有效競爭,通過高效率的管理提高活動的含金量。
三、“望聞問切”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
當前,隨著新時期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呈現著多種多樣的特點,在新形勢下要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力求采用新方法、新途徑,而“望聞問切”所包含的系統科學方法對做好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望”,就是多調查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每天總是待在辦公室,要花工夫走出辦公室,深入到廣大學生群體中去,做到心往學生想,工作著眼點要放學生身上,人要多在學生中走動,多在學生工作中做一些調查研究。通過深入到學生中間多觀察,就會使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更多辦法,使工作有新起色,因此調查研究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
二是“聞”,就是傾聽學生的聲音。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呼聲,讓學生講心里話。實踐證明,多聽學生心里話,就會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與情誼,使自己變得耳聰目明起來。當然,所有的心里話并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這其中難免有片面、偏激的話,有不切實際的猜測,有道聽途說的傳聞,有個人思想的宣泄,但是這不會影響工作的效果,重要的是聽了之后要對聽到的信息進行必要篩選、仔細過濾、去偽存真,為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提供必要的參考。
三是“問”,就是多找學生談話。在工作實踐中遇到問題、到困難要多找學生了解、找學生商量,要在感情上貼近學生。只有經常問問學生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把學生擁護不擁護、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學生、感情上貼近學生、工作上依靠學生、生活上關心學生,才能促進一個班級、一個系科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四是“切”,就是要找準工作中的關鍵點。大學生思想呈現不同特點,要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得把準學生的思想脈搏,適時地“醫治”學生思想中的一些“疑難雜癥”。當前,大學生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比較多,如個人發展問題、未來職業規劃問題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著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宗旨,真心實意為學生“把脈”,為他們開出滿意的“藥方”。只有時刻把學生關注的核心問題放在心上,才能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只要我們適時地運用“望聞問切”工作法,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醫理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賦予中醫理論以時代意義同樣任重而道遠。正如我們探討的望、聞、問、切四診療法,它們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從各自方面保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要有機地將其結合起來應用,有效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6.
作者簡介:滿逸迪(1999-),女,漢,山東棗莊市,18級本科,山東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研究方向: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盧醫童(2000-),女,漢,山東濟南市,18級本科,山東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
通訊作者:劉慶銀,男,漢族,1990.08,山東泰安,山東中醫藥大學,中西醫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碩士研究生,助教,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