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莉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的作用下,高中歷史教師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較強的信息擴展水平以及知識強化能力,不僅從日常學習習慣養成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同時也為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豐富內在思維模式等方面狠下功夫。在這個背景中,史料的應用更是能夠將看似枯燥、乏味是歷史知識轉變為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游戲,在提升學生認知的同時也實現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實現。
關鍵詞:史料運用;高中歷史;策略
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 ,必須要在關注學生知識儲備量的角度開展日常教學,同時也要借助大量的史料來進行核心素養培養和提升,在充分發揮史料樞紐作用的同時,從本質上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與學習興趣,利用一些歷史學習細節來實現學生對整個歷史知識點的掌握和把控。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史料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展開研究。
一、通過史料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必須要借助史料的應用來對學生的認知進行拓展和延伸,充分地利用歷史的觀點和歷史的認知來引導學生從更加全面、立體的角度來展開理解。在時間空間、唯物史觀和史料的主要目的在于強化學生對其中所隱含歷史方法態度、歷史思想觀點的作用下,對家國情懷進行詮釋。從提升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來引導其能夠在歷史教學的體驗中,感受到對其中潛在的一些知識要點進行剖析與延伸。通過史料來將更多的歷史理念和歷史觀點,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遞給高中生們例如在《鴉片戰爭》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就可以通過導入“虎門銷煙”相關史料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情境再現”,以一種細致、全面的故事情節來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為什么說禁煙運動是唯一能夠抵御外侵的手段。同時,在這種大背景下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同名電影片段的方式,讓學生在一種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完成相關知識系統的學習,真正的理解到“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貧窮”的道理,鼓勵學生通過日常努力學習做起,在先賢與榜樣的力量作用下掌握過硬的本領,樹立高尚的愛國情懷。
二、精心組織選擇教學史料
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還應當結合各類史料的多元化分析與思考,來開展相關的教學實踐。在確保相關史料內容科學、真實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從古書以及典籍中進行材料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在進行古書研討的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的閱讀障礙,教師必須要在這個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在事半功倍的環境下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結合學生認知實際選擇相關史料
在高中歷史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現有認知展開相關的史料選擇,通過有效的分析與斟酌來引入到課堂中來,幫助學生真正的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而努力。例如在進行“漢朝歷史”的相關課程學習中,一些老師可能會通過引入“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的史料開展相關講解,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中的“駟”作為切入點,在關注學生認知水平的同時,實現歷史課程的有效推進。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引導下,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夠在恰如其分的史料學習中,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也能夠真正地借助史料理解到漢朝初期經濟社會衰敗的具體原因。
(二)從生活化導入的方式選擇史料
在進行史料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從聚焦高中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的角度來進行深度挖掘。借助圖片、漫畫、文字等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探索的角度來深度挖掘學生需求。例如在進行“維新變法”和“義和團運動”相關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知識點較多、內容相對分散,教師必須要從生活化導入的方式來對學生認知進行統一。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一幅看似風趣的“時局圖”來讓學生們猜一猜,每個動物都代表的是哪一個國家?為什么這些動物都在不同位置上?這背后隱含著什么樣的秘密和寓意?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和史料選擇方式的引導下,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夠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中,不斷豐富現有認知與學習體驗,從而更加深入地把握歷史教材中相關知識以及學習內容的延伸,對其后續的歷史學習同樣也會起到一種積極的作用。
(三)關注高考試題展開史料選擇
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必須從關注高考試題的角度來進行教學引導,通過選擇大量的典型史料來應用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來,在關注學生理解能力提升和分析能力提升的角度,來對相關歷史知識進行迅速理解和剖析,以一種最佳的狀態投身于高考備戰中來。例如在進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相關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對2017年全國文綜試卷中出現過的題目進行引用,讓學生們思考“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這句話背后的真實含義,從真實、科學的角度來打開學生的學習視野,為后續的歷史學習提供支撐與幫助。
三、通過史料學習進行活學活用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引導學生通過活學活用的方式來對史料進行融會貫通。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通過研讀史料來提升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要通過有限的史料內容來展開無限的延伸。例如在“鴉片戰爭”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制作數據圖表的方式,來對比1820年到1839年,西方侵略者向中國輸入鴉片的數量有了什么具體的變化?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對相關問題的科學解決與梳理,在統計、思考的過程中能夠發現更多書本上沒有體現的知識要點,利用自己和團隊合作的力量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鼓勵學生站在講臺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對某一個歷史事件進行情景在線的方式,鼓勵高中生能夠在科學使用各類史料開展學習的同時,也能夠將自己的認知和體驗融入其中,為后續的認知提升和更好地開展歷史學習打下夯實基礎提供保障。
總結
在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推進中,必須要從科學、合理的史料運用中取得更加多元化的認知了解,通過觸摸、直面、感知的角度來學習相關歷史知識。結合學生的個人認知差異和實際水平,來引導學生能夠在歷史學習的道路中“洞察歷史之真、明晰歷史之意、把控歷史之實”,最終養成良好的歷史核心素養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輝. 不同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9, (028):263.
[2]張鑫. 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素養的考查及教學策略探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20.
[3]曹黎明. 史料實證素養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以《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課的教學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19(19):2.
[4]劉建政.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 ——以《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為例[J]. 科學咨詢201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