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向華
摘要:群眾文化的建設,對于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以及滿足其精神文明需求有著重要的意義。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同時展現其文化價值。基于此,本文圍繞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建設展開討論,分析群眾文化建設對于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結合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進行分析,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功能;文化價值
前言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主要體現為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群眾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富足的物質生活,而是更加迫切的追求精神生活。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群眾文化的建設,充分凸顯其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對于弘揚和傳播正能量有著積極的影響,進而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一、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對于精神生活也有著更高的需求。群眾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主要以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提高文化素養為目標,與社會風俗、教育、藝術緊密聯系起來,根據新時期的發展形勢,融入開放性的思想和意識,進行文化創造。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當前的社會環境,了解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現狀,開展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改善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提高其文化層次,對于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1]。
二、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一)娛樂休閑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為人們提供了更多娛樂休閑的途徑。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人們能夠感受到輕松、愉悅,能夠達到釋放壓力、放松身心的效果。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發組織各類娛樂休閑活動,如秧歌、廣場舞等,提高其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或是成立民間團體,參與歌唱、舞蹈等演出。開放藝術館,建設文化廣場,作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地與空間。
(二)社交
人們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機會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群眾文化的社交功能得以充分凸顯。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能夠讓許多擁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起來,共同參與,相互學習、交流、分享。在團體性的活動中,能夠加強人們之間的合作,建立更加緊密的社會關系。人們能夠盡情展示自身的精神世界,并可以得到他人的理解與認可,提高群眾的文化自信。
(三)文化宣傳
群眾文化活動具有文化宣傳的功能,往往承擔著弘揚傳統文化和傳播正能量的職責。將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文化宣傳的重要途徑,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正確的思想觀念作為宣傳內容,能夠在人民群眾當中進行傳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文明城市的創建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可以通過歌唱、舞蹈等多種形式,贊美美好生活,展現地域文化特色。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并定期舉辦文藝演出。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由社區居民自行組織,進行節目的編排、表演。太極拳的表演,展現出人們的健康活力。作為山東地區傳統戲劇,山東梆子的表演生動、粗獷,在高亢、激昂的唱腔中,彰顯其藝術魅力,對于當地傳統文化的宣傳與弘揚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街舞表演中,充滿著青春活力。在紅歌演唱中,向人們傳遞愛國熱情。
三、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同時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提高大眾文化素養、文化產業建設以及豐富文化內容等多個方面,需要合理予以利用,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支持。
(一)提高大眾文化素養
群眾文化活動具有文化宣傳的功能,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人們更容易理解其中內容,有利于文化思想的傳播,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加強文明健康生活的宣傳,普及傳統文化知識。文化傳播是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任務,群眾文化活動在其中起到主導性的作用,對于提高提高大眾文化素養有著積極的影響。群眾文化更加貼近于人民群眾的生活,能夠獲得人們的 認同,引導其自覺、主動的學習。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和文化創造力均會得到顯著的進步、提升,進而提高大眾文化素養。
(二)文化產業建設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文化產業建設中,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有特色的文化產品,在其中融合歷史文化、現代科技,服務于人民群眾,豐富其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根據人民群眾對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利用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推動文化產業建設,形成完善的文化產業體系,并可以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豐富文化內容
在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應該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主體,發展精英文化的同時,更要重視群眾文化。應該面向大眾,提供多元化的群眾文化,群眾文化的內容豐富、多樣,具有各自的特色,充分滿足不同人群對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在群眾文化中,不僅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同時可以保障其和諧、穩定,符合正確的價值觀念,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相契合。與此同時,群眾文化的展現與傳播,不再局限于各類文化、娛樂活動,有著更多新的傳播媒介,例如微信、微博以及短視頻平臺,人們可以從多種渠道了解群眾文化,并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有助于激發人們對于群眾文化的熱情[2]。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群眾文化的建設,對于改善人民群眾精神面貌和提高其文化層次有著積極的影響。以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為目標,充分利用群眾文化在娛樂休閑、社交、文化宣傳等社會功能,達到提高大眾文化素養、促進文化產業建設以及增加文化多元性的目的,進而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對于精神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影響,對于社會的發展、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利.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今古文創,2021(19):127-128.
[2]謝如晶.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0(2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