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軍朝 蘇文文
摘要:目前,就建筑業的具體情況來看,很多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都十分重視施工質量,為了提高施工質量,其會制定相應的施工管理制度,優化工程管理施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工程施工進行創新是必要的,這樣才可以推動我國建筑企業深化改革,促進建筑業整體發展。
關鍵詞: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優化
1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保證施工正常進行
高品質的工程建設,其過程是較為復雜的,無論是在時間、資金,或是技術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在工程項目施工之前,應當對多方的支配權和崗位職責進行明確,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這樣可以更好的施工,保證施工順利地開展。由此可見,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有必要提前做好管理工作,這樣才可以順利的推進項目,保障工程的經濟效益,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在我國的建設工程具有長遠的實際意義,因而對其具有較高的質量規定。在工程項目結束的過程中,工程驗收是十分關鍵的。這一環節的關鍵工作中有下列兩個:材料信息化管理和工程竣工驗收。在查看建筑資料以后,能夠對施工階段的每一個關鍵點有一定的掌握,隨后再對賬務開展核查,能夠了解新項目的施工技術和進展,以此為依據,辨別工程施工質量是否合格。在建設項目中,工程竣工驗收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其對竣工結算尤為重要,只有工程驗收質量是合格的,才可以進行竣工結算。由此可見,在對工程的質量進行保證方面,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是不可替代的。
1.2保證經濟發展及社會經濟效益
就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方面看來,其實際歸類較多,既包含管理方法、施工工作人員,也包含施工當場的安全工作等。這些管理方面對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經濟效益造成的危害是極大的。為了更好地提升工程項目的經濟收益,需要從下列三個層面下手:品質、時間、成本費。提升工程項目的品質、降低施工的時間、節省施工成本費,這樣能夠利潤最大化的完成工程項目,得到更好的經濟收益。為了實現這一總體目標,科學的施工管理是必要的。在項目施工中,施工圖紙是十分重要的,其對整個施工項目都有一定的影響。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工作人員一般是根據施工工程圖紙進行施工的。因而,在新項目施工以前,公司應當嚴格的審批施工工程圖紙,確保施工工作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依照工程圖紙進行施工。基于此,有關工作人員在對工程圖紙進行審批的過程中,應當對其科學地進行研究,并與具體的施工狀況緊密結合,保證工程圖紙是有效的。另外也要加強對安全性施工管理方法的高度重視,盡可能減少或者避免事故的發生,使施工人員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最后合理的管理施工材料是必要的,只有對材料進行合理的管理,才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工程資金,進一步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可以得到提升。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現狀
2.1人員管理
部分一線施工人員并未接受過系統化的培訓,且實際工作經驗偏少,難以正確理解施工意圖與掌握各項操作要點,在實際施工中時常出現錯誤施工與違章操作問題,加大了管理工作量,并影響施工活動的開展。部分建筑工程還面臨著人員流動性過大的問題,需要頻繁對工作人員開展安全教育與技術交底等工作,加大了工作量。從項目質量管理人員層面分析,部分工程存在質量管理人才匱乏、管理結構不合理、優秀人才流失等問題。例如,部分管理人員對動態化、精細化與全面化等全新管理理念及模式缺乏深入了解,仍舊秉持傳統理念開展施工管理活動。
2.2物料管理
現階段,物料管理工作還存在被忽視的問題,一些工程現場物料存儲和管理不到位,導致劣質材料被投入使用,設備材料存儲不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例如,在某建筑工程材料入場環節開展材料檢測工作,對各類施工材料的規格數量及性能質量進行檢測,核對質檢報告等相關文件,并隨機抽取少量材料送至實驗室檢測。但施工單位缺乏對材料現場管理工作的重視,部分材料由于堆置層數過高或貯在潮濕環境,出現材料潮濕破損與變形破損問題,無法使用。一旦將破損及變形材料投入使用,將影響工程施工質量,存在施工安全隱患。
2.3機械管理
施工現場環境復雜,機械設備在使用期間易出現運行故障,導致設備作業精度下降。機械設備管理力度較小,難以及時發現與有效處理設備運行故障,使得工程施工質量存在不確定性,施工質量問題頻發。工具管理層面也存在管理力度薄弱的問題。以模板管理為例,由于管理力度薄弱,在模板支設前,并未對模板板材表面平整度與光滑度進行檢查處理,直接開展模板安裝、鋼筋預埋與混凝土施工,最終成型的混凝土構件表面粗糙、有麻面分布等缺陷。
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優化策略
3.1人員培訓
(1)產業化工工人培訓。審核施工人員是否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隨后開展專業培訓工作,將實際操作內容、施工步驟、常見問題處理措施等作為培訓內容,確保施工人員熟練掌握各項施工技能。為提高培訓質量,定期舉辦質量競賽活動,以此來評價培訓成果,調整培訓內容與側重點。(2)管理人員培訓。組織管理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將動態化、全面化、一體化等全新管理理念及模式作為培訓內容,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掌握各項必備技能。(3)技術人員培訓。由具備豐富施工經驗的專家進行授課,并組織開展專業技能交流培訓活動,解答常見技術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案。(4)拓展校企合作。積極引入高素質專業人才,以建設現代化施工團隊及管理團隊。
3.2機械管理
為優化機械配置結構,提高機械設備實際利用率,預防機械故障出現,企業應完善機械管理體系。在入場環節對機械設備的規格型號進行檢查,核查質檢報告與生產許可證等相關文件。對機械設備組織調試運行,檢查設備是否存在潛伏故障,退回存在嚴重質量缺陷的機械設備。加強機械設備運行維護力度,在施工期間持續觀測機械設備運行工況,清理設備表面灰塵污漬,更換磨損老化的零部件,補充潤滑油,及時發現并處理機械故障。配置特殊設備時,實施審核機制,將設備提交至勞動安全部門或第三方機構進行鑒定,將鑒定通過的機械設備投入使用。
3.3物料管理
(1)入場核查。在入場環節,管理人員將相關文件資料作為物料查驗依據,如PC構件證書、材料數量證明文件、采購清單等。綜合分析物料規格材質與數量等因素,提前明確各類物料的質量檢驗標準,禁止管理人員主觀臆斷物料質量是否達標。(2)物料預處理。以鋼筋材料為例,在投入使用前開展鋼筋防銹作業,清除鋼筋表面殘留銹跡,均勻涂刷防銹涂層,并對彎曲鋼筋進行校直處理。(3)清查盤點。在物料現場貯存期間,定期開展清查盤點工作,統計各類物料存儲情況,更換潮濕破損或變形破損的材料。(4)材料保護。明確補充材料儲存標準,如PC構件堆置層數、水泥材料存儲環境空氣濕度要求等,對物料采取保護措施,如在預制構件四角套設保護套,將墻板類構件進行傾斜放置(5)跟蹤管理。在材料出庫環節,對所領用材料的使用用途及數量等信息進行記錄,管理人員不定期對物料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檢查實際使用情況與記錄信息是否一致。
3.4現場環境管理
施工現場環境變量因素多,如果現場環境過于復雜,會阻礙施工活動與管理工作的開展,還會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在現場環境管理期間,應結合工程施工需求,提前對現場環境進行處理,如對松散地面進行硬化處理,清除地表雜物與各類障礙物,規劃臨時道路與物料堆放場地等功能區域,為后續施工活動及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環境。在施工現場四周擺放安全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設備滯留現場,搭設遮雨擋風等遮擋設施。
3.5加強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設
為突破傳統管理技術手段的局限性,企業必須加強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設力度,積極運用各項信息化技術,構建全新的信息化施工管理體系。例如可選擇應用BIM技術持續采集現場施工信息與工程信息,構建三維可視化模型,在可視化狀態下開展施工管理活動,與各部門保持良好溝通狀態,確保各項管理措施得到快速傳達與有效落實。
結語
綜上所述,工程建設質量是評價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建筑企業必須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深入了解與優化處理實際存在的管理問題,不斷探索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優化策略,加快信息化建設,完善管理體系,提供更優質的工程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1]魏奇斌.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居舍,2021(17):127-128.
[2]權晨曦.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的策略分析[J].居舍,2021(17):135-136.
[3]田紅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1(17):139-140.
[4]趙鵬澤.建筑智能化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要點探究[J].陶瓷,2021(06):157-158.
[5]張康婷,張強.綠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陶瓷,2021(06):159-160.
[6]朱義瓊.建筑業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1(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