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李 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從實際出發,前提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掌握這一基本功,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的能力和實效,提高破解難題、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水平。
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調查研究與實事求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只有深入調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搞好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求”,就是一個調查研究的過程。調查研究必須堅持“效”從“實”中來,就像毛澤東同志說的那樣,“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象,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占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對調查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和問題,要實事求是,既報喜又報憂,使調查研究的結論產生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之上。絕對不能預設結論,不能帶著觀點下基層、帶著框子搞調研、在“經典路線”上打轉轉。只有這樣,才能察到實情、聽到真話、求得真解。
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必須堅持“身入”與“心到”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問題產生在基層,解決問題的智慧和辦法也在基層、在群眾中。調查研究必須堅持“效”從“深”中求,以“身入”求深入,既“入鄉”又“隨俗”。“入鄉”就是要沉下去、深進去,聽真話、察真情。唯如此,才能得出富有真知灼見的調查結論。“隨俗”則是要善于從民諺民謠和俚言俗語中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收集民意。通過耳聞目睹、身入心到,努力把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搞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搞明白,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搞對頭。
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要“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不能搞作秀式調研、盆景式調研、蜻蜓點水式調研”。正確的調查離不開科學的方法,調查研究只有建立在科學的方法基礎上,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領導干部進行調查研究,既要繼承老辦法、好傳統,善于運用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有效方法;又要會用新辦法、新手段,主動適應新時代特別是當今社會信息網絡化的特點,進一步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提高調查研究的效率和科學性。要堅持問題導向,哪些方面問題突出就聚焦哪些方面調研,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就重點在哪個環節調研。對調研發現的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有時限,確保調查研究不白跑、有實效。
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必須堅持調查與研究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是一個摸透情況的過程,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研究則是一個分析歸納、對調查材料進行深度“發酵”的過程,是調查的升華和深化。領導干部進行調查研究,既要有走基層的腳力、看問題的眼力,更要有綜合分析、提煉歸納、洞察事物本質的腦力。光有腳力和眼力,只調查不研究,調查就失去了意義;只研究不調查,單靠腦袋瓜子苦思冥想,非但不能洞察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而且會誤入歧途、貽誤事業。調查與研究雖然在時序上有先后,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往往是調查之中有研究、研究之中有調查,必須把調查與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周密的研究,在縝密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問題、深化調查。如此反復,不斷把零散的、感性的、粗淺的認識系統化、理論化、深刻化,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找出內在的聯系,得出正確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