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玉 高秀蓮 徐桂榮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其嚴重程度可以直接威脅兒童的生命安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多表現為咽炎、鼻炎、氣管炎及毛細支氣管炎,若病情遷延不治會導致患兒出現肝臟損傷、腦膜炎及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1]。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中,目前常用的診斷方式包括CT檢查、X 線檢查、實驗室檢查為主,均可取得較好的診斷效果。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均是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式,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本文從本院兒科2020 年3~7 月接診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中抽取98 例,均進行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以此評定兩種檢驗方法的優勢與不足,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兒科2020 年3~7 月接診的98 例疑似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 例,女40 例;年齡1~10 歲,平均年齡(5.7±2.1)歲;病程1~12 d,平均病程(6.3±2.1)d。所有患兒均經過支原體培養陽性確診,家長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了相關的知情同意書,且本次研究已經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快速血清學檢驗:清晨采集患兒空腹靜脈血5 ml,以3000 r/min 離心處理10 min,而后采用吸附免疫法測定特異支原體球蛋白水平,若患兒結果顯示為陰性,則在1 周后再次進行檢查。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在患兒口腔咽喉部位使用無菌咽拭子捻轉幾次,取出分泌物質,而后將咽拭子放置于培養基瓶中擠壓轉動,確保分泌物可以均勻充分的粘附至培養基,最后取出咽拭子,培養基瓶放置于恒溫培養箱,溫度設定為37℃,24 h 觀察培養基瓶顏色。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以支原體培養陽性作為診斷金標準,比較對兩種檢驗方法的診斷準確率、敏感度及特異性。其中快速血清學檢驗的陽性判定標準為特異支原體球蛋白水平<160∶1。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陽性判定標準:若顏色為黃色則表明結果為陽性,若顏色未發生變化則表明結果為陰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支原體培養顯示,陽性84 例,陰性14 例;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陽性84 例,陰性14 例;快速血清學檢驗陽性83 例,陰性15 例;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診斷準確率93.88%、敏感度96.43%及特異度78.57%均高于快速血清學檢驗的80.61%、88.10%、3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兩種檢驗方法的診斷準確率、敏感度及特異性比較(n=98,%)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作為臨床一種常見病癥,其四季均可發病,且以春季和冬季最為高發,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嚴重的威脅。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是由感染肺炎支原體引起,肺炎支原體可以粘附在上皮細胞表面,繼而分泌較多的毒素,導致呼吸道和肺均受到損傷,當病情嚴重時患兒還出現心血管、血液及神經系統等多臟器損害[3,4]。當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其潛伏期可以達到1~3 周,且在潛伏期至癥狀緩解的階段中均有較強的傳染性,患兒的臨床癥狀以發熱、全身疲乏無力、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難為主,部分患兒還會出現腹瀉,排便次數>3 次/d,有水樣大便[5,6]。兒童身體發育還未成熟,抵抗能力較弱,因而一旦出現肺炎支原體感染,便會導致較為嚴重的后果,患兒的皮膚黏膜、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均會遭受損傷,因而積極有效的診治尤為關鍵[7]。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均屬于臨床診斷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常用實驗室方法,具有較高的優勢,可以獲得較為精準的診斷效果,在后續治療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白迪等[8]在研究中指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病情緊急,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作為兩種常用的診斷方式各具優勢,但綜合來看,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的檢出率更高,尤其是在病程≥7 d患兒的診斷中效果更加顯著。但同時因為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在病程<7 d 患者的診斷中檢出率較低,因而實際診斷時可以考慮將兩種檢驗方式聯合應用。齊偉翠等[9]在研究中指出,與快速血清學檢驗相比,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在不同年齡段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中均有較高的價值,可以為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大大提升診治效率與質量,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除此之外,郭輝等[10]也在研究中指出,與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相比,雖然快速血清學檢驗在病程≥1 周患兒的診斷中有較高的準確率,但總體診斷效果不如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可以將其作為臨床診斷的常用輔助手段,以便保證和提升診斷效果。這些諸多的臨床研究均對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診斷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價值與效果作了深入細致的研究,為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診斷提供了較多的參考。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診斷準確率93.88%、敏感度96.43%及特異度78.57%均高于快速血清學檢驗的80.61%、88.10%、3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中,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的應用價值更加顯著,與以往的臨床研究結果一致。快速血清學檢驗是通過收集患兒空腹靜脈血,對患兒血清中的肺炎支原體抗體所產生的一系列反應進行檢查,其優勢在于對患兒的損傷較小,且臨床操作簡單快捷。但同時這種診斷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在感染初期,其特異支原體球蛋白抗體并未產生或滴度較低,極易導致出現陰性結果,最終無法取得最佳的診斷效果,因而需要在1 周左右時間內進行再次復查,以此確認血清是否轉陽[11]。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是借助無菌咽拭子來收集分泌物質,而后進行培養,確保培養基內的微生物可以充分分解與增殖,在此過程中會出現較多的氫離子,使得培養基內的pH 下降,變為黃色,獲得檢測結果。相比于快速血清學檢驗,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診斷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精準性更高,極少出現誤診和漏診的情況,且可以準確提供抗生素敏感性結果,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意義。
綜上所述,微生物快速培養檢測診斷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價值更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