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
在日常生活中,口腔潰瘍越來越成為人們最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復發性口腔潰瘍作為口腔潰瘍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發病率也逐漸的增高,對于人們日常飲食、飲水造成了較大的影響[1]。在臨床上口腔潰瘍常常好發于舌尖舌底部、口唇部以及面頰部等等,主要表現為紅腫、凹陷和疼痛。其中復發口腔潰瘍主要分為3 種:輕型復發性口腔潰瘍、皰疹性復發性口腔潰瘍及重型復發性口腔潰瘍[2]。臨床上復發性口腔潰瘍主要以反復性口腔潰瘍為主,帶來嚴重的燒灼感,通常在1 周左右會發生自愈,但是很短時間內會再次復發,如此反復,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機體免疫力的下降。傳統臨床治療多采用口服消炎藥、維生素片等來達到治療的效果,但是也會反復發作。中醫學認為復發性口腔潰瘍是肝腎失調、體虛體弱、情志不遂等導致郁熱聚集于口,從而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3]。為了從中西醫結合的醫學角度來探究反復性口腔潰瘍,現選取本院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收入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在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收入的120 例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60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34 例;年齡15~61 歲,平均年齡(38.12±7.72)歲。實驗組男28 例,女32 例;年齡17~59 歲,平均年齡(38.55±7.0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必須符合中西醫的反復性口腔潰瘍標準,且實驗前無其他的口腔黏膜疾病,無用藥史,無其他禁忌證。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西醫方法進行治療:①飯前飯后堅持用生理鹽水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潔。②盡量保持心情愉快,減少肝火躁動。③保證按時用藥,謹遵醫囑。選用的藥物主要有0.85%生理鹽水用于漱口,維生素C 含片用于口服,維生素B1用于口服,曲安奈德乳膏用于涂抹在潰瘍表面,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用于鎮痛止疼,用量根據醫囑使用。
1.2.2 實驗組 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西醫方法同對照組;中藥方法:在發作期可使用黃芪10 g,黃連10 g,三七10 g,連翹10 g,石菖蒲6 g,甘草6 g,熱水煎服,早晚各1 次,療程為2 周;在后期恢復期可使用山茱萸15 g,黃柏15 g,山藥15 g,丹皮10 g,茯苓10 g,生熟地黃各20 g,熱水煎服,早晚各1 次,療程為2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痊愈:無紅腫,無灼燒感,無反復潰瘍的發生;有效:輕度紅腫伴輕度灼痛感,出現少許潰瘍反復發作,潰瘍面積較??;無效:疼痛感依然存在,且病情反復發作伴有較大面積的潰瘍,治療前后無明顯差別??傆行?痊愈率+有效率。
1.3.2 比較兩組患者的復發及愈合時間 復發時間越長、愈合時間越短效果越好
1.3.3 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采用自制量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分,90~100 分為非常滿意,80~89 分為滿意,<8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復發及愈合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復發時間(9.72±0.45)個月明顯長于對照組的(4.43±1.21)個月,愈合時間(3.87±1.06)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12±1.3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復發及治愈時間對比()

表2 兩組患者復發及治愈時間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對比[n(%),%]
研究表明,口腔潰瘍作為最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越來越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常見病之一,而且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對于人們日常飲食飲水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尤其是疼痛感跟灼燒感更是導致情緒暴躁,肝火郁結[4]。從中醫學的探究并分析可見,“口瘡”即是對復發性口腔潰瘍疾病的一類總稱,由于患者心情郁結,肝火郁積,飲食不調等導致了體虛體弱,腐肉成潰[5]。
為此,加強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治療,也成為了臨床醫生首要的課題。究其原因,現代醫學認為反復性口腔潰瘍與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以及家族遺傳基因有關,此外普通流行性感冒、咽喉疼痛、發熱以及機體消化不良等因素都可以引起復發性口腔潰瘍[6]。由于復發性口腔潰瘍可以反復發作,復發率較高,病情遷延不愈,西醫上通常采用維生素C、維生素B1口服,曲安奈德乳膏在潰瘍表面進行涂抹治療,局部注射地塞米松進行治療,但是臨床治療效果不佳,潰瘍愈合時間較長,復發時間較短,相對較大的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導致患者對此種方法滿意度較低[7,8]。從中醫學理論探究其原因,人體腎臟陰虛虧損為虛證,導致逆行,引發口腔潰瘍,同樣心火上行為實證,引起口腔潰瘍,虛證實證結合作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病理基礎[9]。為了更好地達到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了中醫藥方對復發性口腔潰瘍進行治療,藥方中所使用的的黃芩可經心肺脾腎腸,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功效,同樣的黃連、連翹也可經心肝脾腎腸發揮解熱、降火、去燥、解毒的作用[7]。此外藥方中所用的山茱萸可達補肝益氣的功效,知母伴有清熱瀉火的功能,上述藥物聯合應用可以更好地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使患者的心情暢快,飲食規律,從而可以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10]。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可較好的達到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加強患者機體的免疫力,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