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艷
中圖分類號:G807.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30-01
摘 ?要 ?高中體育教學以其自身的知識性、實踐性、互動性,成為推動學生體育素質提升的不二選擇。為此,本文基于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不到位、不深入等問題,教師應深入體育教育互動流程之中,探索體育運動載體功能,不斷豐富高中體育運動底蘊,聚焦學生內在身體素質和外在認知層次,通過深入考察與分析,展示高中體育運動色彩。
關鍵詞 ?高中 ?體育教學 ?多元教學 ?現狀分析 ?對策建議
一、引言
對于廣大高中生而言,體育教學能傳授體育知識、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是推動體育素質提升的重要路徑。我國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學模式創新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高中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學不到位、不深入等問題。為此,筆者認為高中體育教師可以深入體育教育互動流程之中,探索體育運動載體功能,不斷豐富高中體育運動活力,聚焦學生內在認知層次和外在身體素質,通過深入考察與分析,解決瓶頸問題。
二、當前高中體育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1.思想認識不統一。在多元教學模式下,既要考慮學生自身長遠利益,也要考慮教學效果的眼前利益,二者的關系尚未完全協調好,在教學思想上難統一。
2.模式創新不充足。高中體育教師能夠明確教學方式創新,但是對于如何運用模式展示其獨立性和體育交融性,如何消除其背后相對落后的體育訴求和互動色彩,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以及有很多的短板需要補齊。
3.基礎設施不完善。與高中體育多元化教學相關的體育配套設施相對薄弱,存在著設施不全、場地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實際當中,有的學校有多元教學初衷,但是場地條件不允許。有的學校的體育基礎設施管理不完善,修繕保養不及時,造成學生運動時存在安全隱患。
三、當前高中體育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對策
(一)加強運動基礎設施建設,重視宣傳教育督導
一是完善運動平臺和渠道對接,加快構建全覆蓋體育鍛煉網絡。創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發揮特色優勢,出臺相應政策,通過產業引導引入科技發展企業,吸納就業創業。打破體育教學的信息壁壘,構建一體化體育教學數據查詢平臺。壓實體育班級授課責任,強化教師監管“零缺位”。明確教師主導責任,對管理不嚴不實班級進行約談和整改。
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對運動場地、運動項目建設等基礎幫扶,發揮科技手段,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及時更新現有運動器械、運動工具,保證體育鍛煉需要。
三是完善互動共享機制,與社區、家庭構建體育信息共享機制,促進社區體育、終身運動發展,推動線上與線下模式對接,推動轉型,升級發展體育新模式、新平臺。
(二)強化體育的多元互動教學,把握互動教學教材編寫特點
一方面,互動教學改變了體育教育性的單純特點,開始推廣至師生間的互動,形成具有大眾屬性民俗活動和民間行為,繼而搭建起全民狂歡體育場域,這對實現體育大眾化傳播具有現實意義。高中體育教師可以適度引入諸多具有互動屬性的解讀,開拓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理解視野。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精讀細研,了解課程的編排特點。教師要切實明確教材的整體思路、價值和出發點,聚焦高中生體育互動教育,提升學生對于速度、力量、靈敏度、柔韌性等身體素質以及認知程度。了解單元多元互動的內容設計,體會其中蘊含的體育價值。借助教學中要求的體能儲備和訓練的部分,穿插對于具體動作的解讀,拓展體育視野,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和利用奠定基礎。
(三)找準經典體育與互動教學融合主線,用體育文本統合體育課程
一是統編教材中有很多經典篇章選擇。對于這些作品,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賞析,體會其中所表達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經典體育文本的流動性。經典體育文本的可讀性教強,在互動教學課堂上,學生聽到強烈、熱烈、濃烈體育文本時,情緒較為飽滿,腦中景象歡快,不自覺地進行帶有節奏感的互動。互動教學課堂上,將經典體育文本與互動教學融合,能激發學生學習經典體育興趣,塑造良好形象思維,有效提升課堂效率。例如,在增強學生柔韌度訓練中,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小型舞會,如此既能讓學生手舞足蹈盡情釋放自己,同時也能讓學生跟隨體育節奏起舞,感受運動套路和體育節奏互動。
二是融合體育節奏感與運動感受力。經典體育文本一般都具有極強旋律感,旋律節奏及速率波動。而體育賞析技巧就在于旋律節奏技巧整合促成互動教學作品節奏感。在具體體育賞析實踐中,體育賞析者通過主題把握、內容鋪陳完成體育賞析作品節奏感把握,激發起受眾內心情感。在互動教學課堂上,當學生看到經典體育文本時,內心所產生情緒和情感也可通過互動表達。
三是整合體育創造性與素養提升。在互動教學課堂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作,豐富學生想象力。
參考文獻:
[1]張崢.高中體育規律的教學措施初探[J]體育學刊,2019,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