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考制度改革的正式推行,高考的模式和內容都朝著更加適應社會和時代進步需求的方向發展,學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高考改革下的人才需求。但是學生在新時代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面對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會產生焦慮、煩躁、抵觸等不良情緒,因此需要合理地幫助學生紓解壓力,才能以健康積極的態度面對高考。
關鍵詞:高考改革;學生壓力;對策措施
隨著高考改革的落實,新的高考大綱和考核內容推動著我國教育考試制度穩健地向前發展。高考制度改革的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改變過去一場考試決定未來命運的模式,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全面提高德智體美勞各項素質,從而為未來的職業方向和發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但與此同時,新高考模式下,加強了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要求,這無疑給學生的復習帶來了一定難度,尤其體現在一些偏科較為嚴重的同學身上,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壓力。本文針對高考制度改革下,分析學生的壓力狀態,提出緩解學生壓力的有效措施。
一、高中學生的壓力現狀
(一)睡眠時間短缺
青少年時期正是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會對學生的身體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損害。根據相關研究調查顯示,目前睡眠時間達到8小時的高中生只占到15%左右,而超過80%的高中生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5-6小時。根據對不同班級和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進行對比,發現睡眠時間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而從高二開始的長期備考學習階段,高中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復習舊知識,并進行知識點的融合與應用,導致學習時間被拉長,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二)可支配時間被壓縮
新高考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更加看重學生的個人特長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在經過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高中生在進入高考復習后,課業逐漸繁重,課堂時間的規劃越來越緊湊,沒有充足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來開發興趣愛好,不能挖掘某一方面的特長潛力,部分學生甚至完全放棄了課外興趣,只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學生壓力來源分析
(一)課外輔導機構增加了學習的壓力
在高考改革與雙減政策落實前,學生為了有效地提高成績,會參加大量課外輔導機構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承擔繁重的課內學習后還要進行課外輔導的學習,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和節假日進行高考內容的“補課”,讓學生在一年365天的時間里一直像個陀螺不停地旋轉,完全沒有自主支配時間和放松的機會,每天進行大量習題的練習,缺少必要的休閑活動,導致壓力不斷累積。尤其在經過課外輔導后學生發現成績并沒有顯著提高時,壓力會進一步提高,給學習造成極大的阻礙。
(二)備考陣線無限拉長
由于高考改革后增加了考試的機會,學生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不愿意放棄任何一次機會,而較短的備考時間間隔導致學生需要不斷復習舊知識,同時還要汲取新的知識點,在這樣的循環模式下,學生的備考壓力不斷累積。并且高中生在高二階段進入正式的備考時期,在剩余的備考時間里要進行月考、統考、一模、二模等多項考試,在兩年的時間里學生的復習壓力不斷增加,考試成為懸在學生頭頂的達克摩斯之劍,正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摧殘。
(三)新高考模式所帶來的迷茫
由于高考制度改革,對學生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在進行必修科目與選修科目的選擇時,往往會出現迷茫的狀態,無法判斷究竟是按照興趣還是按照學科的發展前景進行選擇,無形中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壓力。不少學生難以對社會和未來的發展做出準確的規劃,個人思想水平也較為青澀,不能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導致學習時三心二意,學習成績進步不明顯,以致壓力不斷累積。
三、舒緩學生高考壓力的幾點建議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逐步落實,傳統的高考模式下的教育方式發生了轉變,需要尋找適應新高考的教學方法,以便快速幫助學生確定高考的目標,找到復習的方向和動力,針對目前學生高考壓力較大的情況,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生
學生要了解新高考的相關政策,對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水平有整體的認知,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并積極尋找提高成績的方法,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循序漸進地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適應高考制度的改革,讓自己成長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家長
家長要給予孩子正確的鼓勵和指導,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的特長和閃光點,分析弱勢科目的出現的問題,并給予孩子生活實踐的時間,讓孩子們能夠在實踐中更好地領悟知識,認識自己的能力。
家長也應該加強與學校和教師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并與孩子多交流,分析成績退步的原因,并改善學習方式,以達到提高成績的目標。
(三)學校與教師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心理狀態給予及時的幫助,根據高考大綱制定系統的復習方案,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教師對于學生經常出現的錯題應進行歸納和總結,指導學生加強這類題型的關注,并提供有益的解決思路,讓學生的成績進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制定符合學生學習規律和成長特點的復習計劃,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有步驟地開展復習,看到復習的成效,避免學生在課后參加過多的輔導班、補習班,讓學生不被滿滿的課外輔導壓垮,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復習壓力和高考壓力。針對高考的新模式和新大綱,教師應該分析其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查漏補缺,真正做到在學校里提升成績,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有序地完成復習,迎接高考的挑戰。
四、結語
高考制度的改革是為了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需要尋找釋放壓力的空間,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高考,才能考出滿意的成績,去往理想的大學。
參考文獻:
[1]劉增蘭.一例重點高中學生學習壓力調整的案例分析報告[J].內蒙古教育,2019,762(02):127-128.
[2]馬志國.高考臨近,壓力太大怎樣辦?[J].心理與健康,2020,281(06):61-62.
作者簡介:
謝林希(2004—),女,四川省閬中人,巴蜀中學高三在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