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瑞
摘要:近年來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相關課程被引入到高中教育體系當中,這是高中課課程標準中的內容之一,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養(yǎng),促進高中生整體的綜合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對于高中生而言,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對激發(fā)他們主動了解和學習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也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主思考能力。本文就當前高中階段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闡述當前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和不足之處,探討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引導高中生將信息技術相關技能作為促進自己積極向上學習的有效工具之一,為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重要性分析;應用;有效策略
引言
為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滿足社會各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各學校已認識并開始關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但與高中新課改內容和要求相比,當前信息技術教學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亟待改善。對于高中生來說,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是依據(jù)教材內容并結合高中生學習規(guī)律來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并獲得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各項技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針對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就需要學科教師從教學方式方法、課堂內容設計、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等方面進行優(yōu)化完善,以推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得以更好發(fā)展。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新課改下的課堂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學理解不到位
結合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發(fā)展歷程來看,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各領域對信息技術的重視和依賴不斷加深,相應的課程教學也受到了教育部門的關注與重視。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所變動,教學要求不再是僅單純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簡單的處理軟件,而是從教材內容中映射出信息基礎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明確了信息技術在處理各項信息的全過程。新課改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部分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從理論角度深刻地認識到該學科的深度與廣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認識到掌握相關技能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提高對信息技術學科學習熱情,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但從實際教學現(xiàn)況來看,很多教師未能及時認清新課改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標準,導致課堂內容設計與新課標要求不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有效帶動,無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高中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亟待糾正
新課改下各學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所優(yōu)化,但是高中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認識和學習態(tài)度仍停留在傳統(tǒng)層面上。通過深度發(fā)掘高中生學習現(xiàn)況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并未重視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掌握,還保留著“信息技術課就是放松”的傳統(tǒng)懈怠的學習態(tài)度。需要明確的是,當前社會是高速發(fā)展的信息化社會,社會對于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養(yǎng)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學生更要結合時代發(fā)展潮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信息技術能力也成為未來人才在社會生存競爭的基本能力。當前高中教育體系中已將信息技術學科調整為高中生必修課之一,這也意味著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將是我國教育領域實現(xiàn)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場所。
二、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有效對策
(一)高中教師要更新自身教學理念關注和重視完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容
教師需要了解并明確高中新課改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教育教學要求,并結合相關內容與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對比,在深入研究新課改內容的同時,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并及時傳達給學生。對于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來說,了解新課標改革內容并做到在課堂上進行貫徹落實,不但要研讀新課標,而且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在此基礎上,便于教師能夠更好地研讀教材內容,從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教學方案,完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科學、高效教學課堂奠定重要基礎。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地感受和了解學習方向,從而積極進取融入課堂氛圍,還能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得以有效提升。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師站在學生角度出發(f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及時更新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理念,認識到信息技術不等同于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教學也不單單只學習一些簡單處理技能等,而是深挖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不斷思考知識技能、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相關的信息素養(yǎng)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重要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并融合高中生的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學習節(jié)奏的課堂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從教材內容入手,并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思維拓展。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一些競賽性活動,調動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探索性和積極性。此外,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群體的個性化差異,調整教學節(jié)奏,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都能實現(xiàn)知識技能以及信息素養(yǎng)有效提升。例如,老師在針對Front Page制作網(wǎng)頁這一操作進行講解時,需要根據(jù)學生個體的操作技能水平來調整教學節(jié)奏,教師可以建立合作學習交流小組,根據(jù)學生技能水平進行合理搭配,讓技能水平高的學生起到積極帶動作用,以實現(xiàn)學生合作學習,促進學生間溝通交流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
結語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自主思考總之,信息技術的培養(yǎng)是高中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落腳點,學生在掌握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和解決問題,深入了解并感悟到其中蘊含的價值觀,對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時代發(fā)展現(xiàn)況來看,當前我國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社會各領域發(fā)展過程中離不開高水平的信息技術人才,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對未來國家人才儲備起到了重要作用,需要學校、教師、人才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并為之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宗華.高中信息技術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教學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 2019, 016(032):151.
[2]李建波.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 2019(3):015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