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發展研究院 陳兆興
教育評價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的集中體現,是提高教育決策水平和貫徹落實教育措施的前提和基礎,是對學生發展水平進行培育的建設性措施。《教育部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發布后,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了30個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試驗區。
海珠區作為廣州市陽光評價的試驗區,既注重落實陽光評價技術層面工作,又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制度層面改進。本文歸納了海珠區陽光評價的實施策略,分析了陽光評價對學生發展和對區域教育的影響,并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方法。
廣州市中小學教育質量陽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基于“項目反應理論”和“概化理論”的融合模型,同時還注重構建評價對學生發展指導的模塊化結構。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既是教育結果的測量尺,又是教育改進的指揮棒。陽光評價體系反映了對學生全面發展概念的理解,以及對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目標的導向。其內容涵蓋品德與社會化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潛能、學業負擔狀況和對學校的認同六個維度,并細化為23項關鍵性指標。
為全面和準確評估學生的發展狀況,采用“學業測試+問卷調查+非學業量表”的綜合評價模式,將指標數據獲取方式分為三類:(1)傳統的學業水平測試,體現學生知識性和能力性發展水平信息;(2)與學業水平測試配套的調查問卷,探討影響學生學業發展狀況的主客觀因素;(3)非學業內容的調查問卷,從多層次多角度描述學生的發展水平。
1.樣本抽樣
以2018年為例,海珠區共有189所中小學參與陽光評價測試,其中小學133所,初中46所,以及高中10所。測試對象主要為小學六年級、初中九年級和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校長。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法。
本數據來源于抽樣學生基礎教育數據庫中的體質健康記錄,原始分滿分為100分,并轉換為5分制,以實現與非學業數據計分方式統一。
2.分項數據處理
陽光評價數據處理需要解決不同類型數據的合成問題,而經典測量理論無法體現影響學生發展數據分數的諸多因素,則無法避免引入測量側面謬誤。因此本項目數據處理基于多元概化理論,利用方差分析估算構成方差成分的相對大小,由mGENOVA軟件實現。
根據以上數據采集方法,試驗區工作組對參與陽光評價測試的中小學2017—2019年抽樣調查數據進行了處理分析,得到海珠區陽光評價抽樣調查數據結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海珠區陽光評價抽樣調查數據結果
從年級情況看,六年級是小升初階段,學生學業發展水平、興趣特長潛能指標高于九年級、高二年級,且對學校的認同最強,品德與社會化水平、身心發展水平指標處于三個年級的中間,學業負擔狀況最輕。此階段是學生發展興趣特長、加強立德樹人教育、建立促進全面發展基石的關鍵期。九年級馬上面臨中考,學生品德與社會化水平指標評價最高,學業發展水平中的知識技能方法開始逐漸掌握,個人學習習慣及方法論體系逐漸形成,同時學業負擔逐漸增加,此階段是加強對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建設、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期。
從指標情況看,不同年級、不同年份品德與社會化水平結果均高于其他指標,說明立德樹人教育初見成效。學業發展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評價降低,說明學生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同時學習的復雜度和難度要求的提高使得學業負擔狀況相應增加。身心發展水平隨著年級的增長降幅較大,說明學生從童年期進入青春期,仍需注重親子時間和質量、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使學生逐漸形成自我管理能力。興趣特長潛能在抽樣期內逐年增長,但整體隨著年級增長評價結果降低,說明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的時間、精力受到限制,應加強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關注。其中,學生對學校的認同隨著年級增長認同感逐漸降低,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變化,因材施教,達到適性教育的良好效果。
第一,陽光評價打造區域教育的數據品牌。海珠區作為教育評價改革試驗區中的試驗區,先行先試、周密謀劃、統籌安排、科學推進教育質量檢測和數據分析解讀,構建以數據為基礎的區域教育特色。以技術層面創新驅動制度建設改革,區內成立基礎教育質量檢測中心,為教育改進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
第二,陽光評價打造區域教育的名師品牌。陽光評價為名校長、名教師和名班主任的競爭選拔開辟了新的“競技場”和“展示臺”。以榜樣為核心培養人才梯隊,以制度為基礎搭建教師成長平臺,結合區教育局優才專才強教、校長專業素養提升、名校長名師梯隊發展三大計劃,持續加強教育家型教師、卓越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培訓,不斷深化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設。
第一,陽光評價結果揭示適性教育發展的緊迫問題。陽光評價是對參評的試點學校的一次全面、細致且專業的體檢。參評學校在專業指導下對學校教育質量進行歸因性探討。學校能夠明晰自身教育工作的優勢和不足,區域適性教育也就具備培育的空間和方向。
第二,陽光評價推動普通高中拔尖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引入高效的學生發展水平評估工具,促進高中優質特色發展路徑。新高考的考核方式變化,使高中各年級選課走班教學全面鋪開,而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則將學生發展對適性教育的需求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第三,陽光評價與智慧教育創新的深度融合。大數據管理視域下的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創新,將更加符合不同學生發展階段特征的個性化需求,也是探索“十四五”時期教育治理新模式的重要方向。通過推動建立教育基礎數據標準,打造區域教育數據中心,在軟硬件兩方面支撐學生評價機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