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蒙彼利埃小學 喻 敏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的進程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交往越來越頻繁,不同語言之間的互動也更加頻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其地位尤為重要。小學英語教育作為義務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將戲劇教學應用于小學英語中,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課改的要求不謀而合,其原因在于,戲劇作為一個集合音樂、美術、語言、藝術、歷史、體育等多學科知識的整體,它本身就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體。在戲劇學習環境中,學生不僅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同時能夠進行團體合作。另外,戲劇教學也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如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同時有思維和習慣的培養。因此,本文旨在綜合近十年來的文獻,探究小學英語戲劇研究的現狀和問題,以期探尋小學英語戲劇教學可能的選題以及可行的研究方法。
本文在總結前人的經驗成果以及分析缺失的基礎上,將英語戲劇以及小學英語戲劇作為關鍵詞,對整個文獻庫進行檢索,包括碩博論文期刊文獻、報紙、書籍等,整理了300多篇有價值的文獻,將50篇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了分析、整理、研究,以期教師能對戲劇以及小學英語戲劇樹立全新的視角,建立全新的認識。第一,從文獻資料數量上看,期刊論文中2012年至今的以小學英語戲劇為題材的文章共37篇,碩士文章共13篇,共計50篇。第二,從研究成果的分布上看,兩篇核心,分別被《教學與管理》和《課程·教材·教法》收錄;碩士學位論文有13篇,其出處見表一。

表一 小學英語戲劇教學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分布
通過查閱對比文獻,研究者對小學英語戲劇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模式、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效果幾方面。
在小學英語戲劇教學的探索過程中,一些一線教師通過教學實驗或者長達一到兩年的持續教學實踐,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嘗試,總結出了不同的教學模式。秦麗提出戲劇教學可運用于繪本教學中,其做法是:為激發繪本閱讀興趣,設計閱讀前戲劇活動;為提升繪本閱讀體驗,設計閱讀中戲劇任務;為培養閱讀創新能力,設計閱讀后戲劇活動。張婷提煉出了英語戲劇教學的五大部分:引入與介紹、流程講解、經典片段賞析、戲劇編排、戲劇表演。此教學模式在大框架上也有值得小學英語戲劇教學借鑒的經驗,例如,經典片段賞析,在小學英語戲劇教學中也可以用到,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進而生成自己的表演,同時能糾正英語的語音語調。
除了一線教師的實踐研究總結的初步模式以外,戲劇教學模式還有四個重要步驟:教師呈現—學生計劃—學生試演—學生評價。通過教學中的不斷實踐得出以下四個環節,即“創設語境—輸入語言—語言配合動作和內化語言—展示與評價”。在教學開始時,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語境,明確學習的目的,接下來通過影片賞析、情境帶入、臺詞熟悉、動作演繹來進行語言的輸入與內化,最后在共同分工合作下完成表演,同時進行互評和自評。
戲劇內容的選擇主要是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學校情況進行的自主選擇。教師將繪本故事作為戲劇教學的載體,學生通過閱讀繪本,以此為藍本進行即興表演或者戲劇游戲,在戲劇的情境中體驗故事的劇情,更好地理解繪本意思。教師為學生設定不同的戲劇教學情境,以主題為中心選擇不同的場景內容,進行人物對話模擬,比如,旅行主題、家庭聚會主題、家長會主題等。通過不同的主題,創設不同的場景,引出不同的情境。也有的教師會將經典英文故事作為教學內容,例如《灰姑娘》《美女與野獸》《綠野仙蹤》等,學生對故事內容比較熟悉,操作起來會更容易些。還有的教師將學生喜歡的英文電影片段作為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更易于模仿,學生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就可以進行語音語調、行為動作的學習,表演時會顯得更自信些,但同時也存在局限性,即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有思維被固化的風險,弱化了學生創造力的生發。
小學英語戲劇的教學實施,必然會產生一定的教育效果。小學英語戲劇教學一般來說具有以下七種優勢:讓孩子參與更多的互動與交流、能夠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能夠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能夠提升英語綜合水平、能夠幫助孩子還原真實的現實生活、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同情心、能夠優化教學。此外,戲劇本身就在各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教育戲劇的應用,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審美,同時提升個人技能技巧和舞臺表現力,并且能培養良好的心態。英語戲劇學習中,學生口語成績從得體性、流利度、準確度三方面都會有相應提高,學生認為自己喜歡戲劇課,課上有收獲,戲劇激發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了表演欲望,提高了表演能力。
陳杏旋認為英語戲劇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表演前,利用思維導圖來理解課文大意,實現批判性思維的闡述,通過分析文本,厘清觀點,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分析能力,小組編寫劇本,建構知識,發展批判性思考能力;表演中,學生通過互動、表現,評價形成自己的思考,從而進行自我認同的批判性思維;表演后,對整個劇的思考同樣是思維的體現。
目前國內小學英語戲劇教學研究已經取得下列成果。第一,發現小學英語教學應順應社會發展,滿足核心素養要求。同時發現戲劇教學運用于英語教學有歷史可尋,且在西方國家開始較早,成果較多。第二,依托戲劇教學的優勢,近年來部分一線教師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小學英語戲劇教學的嘗試,一些學校也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果;同時一些碩士研究生也進行了小學英語戲劇教學方面的個案研究。第三,雖然關于小學英語戲劇方面的專業研究較少,但是部分一線教師的努力,也讓戲劇教學在小學階段越來越引起重視,同時在實踐方面能夠根據現狀和問題進行不斷的調整。
首先,從整個研究分析,發現關于小學英語戲劇研究的篇幅是極少的,而一般在選題上也存在單一的問題,多數是一線教師的經驗分享,而理論方面的研究甚少。多數研究者只停留在空泛列舉層面,沒有系統的分析,無法聚焦到學術層面。第二,從研究人員上看,組成結構比較單一,一線英語教師或者碩士研究生作為研究者居多,英語戲劇方面的專業人員甚少。第三,從研究內容上看,幾乎都是關于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情況、學校情況進行自主選擇。繪本、經典故事、電影等材料較為零散,沒有形成一系列可供參考的、有選擇依據的、適合某個階段的規范課程或者資源庫。
在未來小學英語戲劇研究可從兩方面拓展。一方面,聚焦小學英語戲劇的課程研究,致力于開發適合小學階段的精品課程資源,形成完整的小學英語戲劇課程體系;另一方面,關注小學英語戲劇教師的培養問題,致力于打造專業的小學英語戲劇專業團隊。同時,近年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呼聲越來也高,教育者可以響應號召,將研究方向轉到如何通過小學英語戲劇教學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層面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