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瓊
大多數胃潰瘍基本上都是由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比如愛吃辛辣刺激類食物,會對胃部產生不良刺激反應,使得胃黏膜出現損傷;喜歡吃酸菜、泡菜類食物,會加重胃潰瘍癥狀。另外,三餐不規律、暴飲暴食或者是營養不良也都是引發胃潰瘍的重要因素。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防治胃潰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
1食用營養食物
如果是營養不良導致的胃潰瘍,就要適當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建議選擇容易消化,同時又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食物,不僅能提升機體抵抗力,還能修復胃部受損的組織,從而減輕胃潰瘍病情。平時可以適當多吃白粥、豆漿、雞蛋羹、豆腐、軟面條,以及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等。
2盡量少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一般比較粗糙,需要胃部分泌大量的胃液來消化,不利于胃潰瘍的治療。所以,胃潰瘍患者在治療期間盡量少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芹菜、金針菇、各種五谷粗糧等。
3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食用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的辛辣刺激類食物,比如:蔥姜蒜、果汁、茶水、酒類、咖啡。此外,還有生冷食物、過燙食物、甜食和酸類食物也不宜吃。其中,甜食和酸類食物不僅會導致胃酸過度分泌,還會刺激已經受損的胃黏膜組織,從而加重胃潰瘍病情;食入過燙的食物也會刺激胃部,導致潰瘍面出現疼痛,甚至出血;生冷食物因為既冷又生硬,不僅會刺激胃部,還不易被消化。
4戒煙戒酒
煙草中含有能使胃液酸堿度產生變化的尼古丁,會對正常的胃幽門活動產生阻礙,可引起胃潰瘍,也可以加重胃潰瘍程度。酒類中含有乙醇,對胃黏膜保護層有著非常強的損壞作用,可以直接導致胃潰瘍的出現。
5正確的烹調食物方式
常吃油炸、煙熏(臘肉、香腸)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會使得胃潰瘍病情加重。建議在做飯時,最好是選擇蒸、煮、燉的方式,不僅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營養,還能使食物更為軟糯,利于消化。
6良好的飲食習慣
6.1 定時定量
做到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能保證胃部能有一個規律的進食時間和量,減少落差感帶來的胃部不適狀態。但如果是有急性胃潰瘍癥狀的患者,可以間隔兩小時進食一次。當胃潰瘍癥狀有所減輕,可以調整為正常的一日三餐。
6.2 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吃飯時細嚼慢咽,能使口腔中的唾液充分分泌,從而使胃液中的酸度得到有效中和,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同時,細嚼慢咽還能減少胃部的消化負擔。
6.3 適量的飽腹感
飲食做到有適量的飽腹感即可,因為吃太飽會使胃分泌過量的胃液。
6.4 入睡前不要進食
入睡前的兩三個小時不要進食,否則食物不易被消化,在胃部的停留時間會很長,增加胃部的負荷。
7盡量選擇低鹽的飲食
過多地攝入鹽會損傷胃部胃黏膜,烹飪時一定要少放。還有香腸、臘肉和咸菜等含鹽高食物也要盡量少吃或不吃。
除了調整飲食習慣外,還需要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服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當然,還要適當運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這樣才能有效預防胃潰瘍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