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映軍
胃炎分為很多種,如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等,那么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科普一下萎縮性胃炎。
1什么是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到反復的損傷,導致固有腺體的萎縮,屬于慢性胃炎的一種,往往還會伴腸上皮化生或者假幽門腺化生等。
大多數的慢性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任何的癥狀,所以難以靠著明顯的癥狀來確定自己是否患上了萎縮性胃炎。通過腸胃內鏡檢查診斷出來的萎縮性胃炎比例是17.7%,病理診斷為25.8%。
2萎縮性胃炎的基本病因
導致萎縮性胃炎的最主要病因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后,有些會出現十二指腸消化液反流,幽門括約肌功能也會出現障礙,從而導致膽汁、胰液、腸液大量反流進入胃部,使得胃黏膜遭受到消化液的損傷,從而患上萎縮性胃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長期吸煙也會導致十二指腸消化液反流,這是引發萎縮性胃炎的潛在病因。另外,當長期食用粗糙或者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高鹽飲食,或者是長期酗酒,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藥物會使得胃黏膜損傷,從而患上萎縮性胃炎。
除此以外,對于一些本身就患有右心功能衰竭、肝硬化、尿毒癥等疾病的患者來說,這些疾病都會導致胃黏膜淤血、缺氧的情況發生,從而導致萎縮性胃炎。
3萎縮性胃炎的表現癥狀
當患上萎縮性胃炎之后,70%~80%的患者是沒有任何臨床癥狀表現的,僅有部分的患者會表現出消化不良的癥狀。一般來說,萎縮性胃炎的典型癥狀為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癥狀,也就是出現上腹痛、腹脹、餐后早飽感、食欲減退、反酸、惡心等。
除了這些典型癥狀以外,還有少部分萎縮性胃炎患者會出現健忘、焦慮、抑郁、消瘦等癥狀,同時伴隨著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貧血表現。是因為當胃黏膜存在糜爛時,會導致胃黏膜長期的少量出血,這不會被人體察覺,進而引起缺鐵性貧血。
另外,由于自身免疫性胃炎導致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會因為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出現舌炎、黃疸、肢體麻木的情況,最終還會導致惡性的貧血或者嚴重的神經系統癥狀。
4如何診斷萎縮性胃炎
僅僅依靠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表現癥狀來進行診斷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正如上文所說,有將近80%的患者沒有任何的臨床表現。因此,診斷萎縮性胃炎往往是需要通過胃鏡檢查,同時還要在內鏡檢查的過程中,對于疑似發生萎縮的部位進行活檢,最終通過病理學檢查來確定是否患上了萎縮性胃炎。
5如何治療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屬于慢性胃炎的一種,所以在治療上肯定是要打持久戰的。現在主流的治療原則是:消除導致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增加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改善胃動力,預防膽汁、腸液、胰液等消化液的反流,并且改善和預防胃癌的發生。特別是一些中度以上的萎縮性胃炎患者,還伴隨腸化生或者異型增生者來說,一定要高度警惕癌變的可能性,積極參與預防胃癌的治療。通過臨床統計結果來看,每年萎縮性胃炎演變成胃癌的病變率為0.5%~1%。曾經有研究學者對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隨訪了10年左右,發現其中有將近10%的患者由萎縮性胃炎病變為胃癌。在臨床上,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方式是:首先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戒煙忌酒、避免使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還需要避免食用過熱、過咸、辛辣食物;同時進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抑酸或者抗酸的治療,再服用一些胃黏膜保護劑、胃動力促進劑、消化酶抑制劑、膽汁反流抑制劑、助消化藥物等配合治療。
除此外,還可以選擇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也就是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胃復春、摩羅丹等中藥治療。如果是利用中醫進行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可以通過以下三個辦法進行:(1)針灸治療。通過刺激穴位來疏通經絡,以達到治療萎縮性胃炎的效果。(2)按摩、刮痧、拔罐等輔助性治療。通過這些輔助性治療手段,可以使得患者體質得到改善,從而讓萎縮性胃炎病癥表現降低。(3)中藥方劑或中成藥治療。患上萎縮性胃炎后,在中醫上的表現是肝胃氣滯、肝胃有熱、脾胃濕熱、脾胃虛弱、胃陰不足等,因此想要進行中藥方劑或中成藥治療,則可以選擇摩羅丹、養胃舒膠囊、大山楂丸、保和丸等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中藥方劑和中成藥應當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6如何復查萎縮性胃炎
一般來說,輕度萎縮患者可以一年復查一次;中重度萎縮沒有腸上皮化生的患者,也是一年復查一次;中重度萎縮伴有腸上皮化生的患者,需要半年復查一次;在診斷過程當中發現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患者,則需要在診斷后三個月內進行復查,有必要者需要進行內鏡或者手術治療;在診斷過程中發現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患者,就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或者內鏡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