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閃閃 溫金玉 袁晨 祁浩東
◆摘? 要:山水畫的創作是從個人主觀情感來出發的,需要繪畫創作者對大自然有深刻的認識,是借景借物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過程。當前人們對審美的需求很高,這就需要畫家們提高創作的理解和感悟,需要運用美的藝術語言去表達當前的大好景象,壯麗的河山,畫家們要肩負起重要的責任,弘揚先進的民族文化的責任心,要正視自己,用更高的創作山水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山水畫的創作來源于生活,創作是對生活中的各種感悟的表達,畫家應有較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關鍵詞:創作;寫生;山水畫;意境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天公熟寫真,死拘皴法失形神”,“搜盡奇峰打草稿”等等,寫生應是畫家最為重視的一部分,因為它對山水創作過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必須注重寫生與創作的關系,創作來源于生活,在創作前,要先深入生活中,認真去觀察自然景象,只有多走出去參與到寫生的過程,在生活中認真搜集素材,加入自己對生活的內在情感,這樣才能創作出富有感情色彩的作品。
1山水畫寫生的重要意義
寫生對山水畫創作的意義非常重大,寫生是山水畫創作的一個前提條件,在寫生的過程中會將學習過的傳統技法合理的運用到創作中,在自然景觀中去搜取更多的素材,要深入生活,走出生活,在寫生的過程中逐步掌握自然的規律,抒發畫家對自然景觀的感悟,解決寫生與創作的內在聯系。
所有對書畫界有影響的山水畫家都有著獨特的創造力,都是得力于“師造化”,五代的董源、巨然等繪畫江南山水作品為主,荊浩、關同繪畫題材以中原、太行一帶高山峻嶺為主,米家父子以畫雨景山水為主,李成以畫平遠寒林為主題的作品等等,都是在體會到大自然的感悟后,創作成功的。
2寫生和創作的關系
山水畫的創作以汲取自然界對生活帶來的各種感情的表達,我們要深入生活,對同一景象進行全方位的寫生。山水畫家要把創作的目光放在無限的自然界,在造型多樣的自然界中汲取精華。
五代的山水畫家荊浩,其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寫生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創作出來的,他長期隱居于太行山的洪浴之中,每天面對著青山樹木,煙云等進行研究,只為創作出優秀的,富有情感的作品,走遍了太行山谷;宋代山水畫家范寬以中南山、太華山為創作主題,經長期觀賞山水景色,進行多方位的寫生,經過反復創作領悟了山水畫的精神;清代的弘仁出家到武夷山,繪畫以黃山為主,繪畫的作品都是經過長期觀察黃山四季的變化,山石的變化,作品中體現了黃山的壯觀之舉。近代山水畫家黃賓虹先生一生游覽名山大川,搜集了各地的景色素材,作品中處處體現了自然界中的各種景觀……對這些畫家的分析充分說明了畫家們對寫生的重視,只有通過寫生才能尋找藝術創作生命的靈魂。
山水畫寫生,是我們要在生活中親自去觀察大自然的各種景觀,感受自然的變化規律,總結出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感受。創作的過程會把自己的情感帶到作品中,比如說我們看到的山川云水,都需要用自己的個人情感志向吸吮大自然,要在自己反復的寫生實踐的經過中去消化,使我們的山水畫創作走向有個人情感、有內涵的更高境界。
3山水畫創作過程
3.1創造意境
意境是山水畫創作的靈魂,“意境”是畫家對創作的客觀景象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體現,使觀者通過欣賞畫面體會到畫外之意,受到感染熏陶。創作意境取決于自己寫生的實踐過程,意境是畫家在作品中最終表達的效果,是觀者首先受到的感染。意境是真正能體現出作品優秀的根本標志。
山水畫“意境”以注重寫實的描繪,以真實的內心情感去創造畫面的意境,感情色彩融合在所描繪的實際景觀中。畫家應通過畫面所產生的境象勾起觀賞者的想象,注重表現,畫面中流露出主觀意象的表達。畫面中所塑造的空間境象融入了“意造”的成分,有意識地在畫面中體現了“以意造景”或“以情匯景”,所表達的境象達到了思想情感的充分表現。
3.2山水畫創作過程
山水畫創作過程中,重要的是構思和構圖,構思與構圖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兩者相互依存、互相襯托。構思與構圖兩者缺一不可,在畫面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山水畫創作過程中,掌握好構思與構圖的關系,對畫面的表達有很大的優勢,我們離不開在寫生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構思取決于自己對創作作品想表達的個人情感,在選景和寫生中進行加工創新,吸取精華部分。構思是繪畫前的一個整體創作想法,要做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備。構圖是要經過多次寫生而來的,寫生結束后對寫生的資料進行研究整理,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大的提升,會碰撞出很多創作想法,完成更好的山水畫創作作品。山水畫的創作要具備對生活的感受,有初步的構思,然后帶著構思反復到生活中去收集素材,有針對性地查閱大量的參考資料,再進行反復的構圖小樣,最終達到滿意的構圖。
山水畫創作離不開反復的寫生和臨摹,在臨摹傳統的筆墨程式中去學習,在寫生的過程中去發現美的藝術,不然的話不會提升創新創造的能力。山水畫創作除了在寫生過程中探索出繪畫風格的表現形式,最重要是畫者要學會如何將大自然景象與個人的主觀意識融入在一起。面對大自然,要用心去感受,涵養浩然之氣。
參考文獻
[1]王伯敏.山水畫縱橫談[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0.
[2]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修訂本).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2001.
作者簡介
董閃閃(1985—),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美術學專業,河北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