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 耿金墀
摘? 要?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提供了新的運營思路及發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互聯網視域下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策略。在產業融合過程中借助網絡平臺升級產業結構創新服務水平,打造特色產業項目,有助于促進體育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實現雙贏。
關鍵詞? 互聯網? 體育? 旅游? 產業融合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7-044-01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體育事業創新發展也十分迅猛。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兩個看似獨立的產業的融合發展可謂順應了市場需求,它們將各類技術資源、信息資源統籌協調,彌補了各自產業的不足。而互聯網技術的加入更突破了傳統產業在時間、空間、地點位置的限制,推動了產業結構更新,提高了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產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互聯網視域下體育與旅游產業相互融合的優勢
(一)優化產業結構,降低產業成本
體育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可以給產業內眾多企業提供競爭合作的機會,運用市場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不斷創新產業經營模式,擴大經營規模,這對改善體育及旅游產業有著積極推動作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利用全平臺運營互助形式,通過對大數據的整理統計,設立有效的行為機制,促進非對稱數據、信息的有效流動提升體育和旅游產業融合結構,減少非必要項目,提高產業服務質量,優化組合生產要素,降低產業成本。
(二)強強聯合發揮融合作用
體育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過程要求相關企業經營者結合產業發展設立精細化的服務目標,滿足人們對旅游的要求。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也會誘導更多的投資者關注到產業的發展價值,帶動更多投資者加入到這個產業中,有效推動產業升級壯大。同時,體育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過程也會帶入地方特色,從而推動工業、農業等產業的共同進步。
(三)推動產業創新
目前,互聯網平臺上的資源和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各產業發展情況。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競爭日益激烈,而且推動企業技術與服務創新,產業融合讓更多優質企業聚集在一起通過競爭和對比推動各企業不斷挖掘自身優勢,加快技術和服務創新,各企業利用線上平臺結合企業自身狀況在合作中開發服務項目和服務技術,讓整個體育旅游產業更加人性化更有吸引力。
二、互聯網視域下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策略
(一)產業相互滲透
體育滲透旅游業,利于包裝和銷售將體育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銷售產品。舉辦體育競賽活動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策劃體育旅游品牌項目,同時借助旅游旺季推廣黑龍江特色體育項目。例如,2000年哈爾濱將冰雕和雪雕藝術相結合,再加上冰上運動以及雪地運動形成產業優勢,此外還有哈爾濱冰雪節以及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在國際上也有著一定的聲譽。借助于微信、QQ、微博、短視頻軟件等互聯網信息平臺擴大品牌宣傳推廣,伴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健身休閑娛樂成為生活追求方向,借助互聯網平臺打破信息不對稱現狀,統籌體育場館資源擴大客戶資源,實現全民健身與場館運營的雙贏局面。
在旅游業融合體育產業的過程中,市場人員要確立體育旅游產業目標,明確體育項目展現形式及規模,創新人文地理環境旅游項目,更重要的是要借此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如在旅游套餐加入狩獵冬捕等特色風俗項目。
(二)產業互相補充
產業融合過程中各企業要明確產業特點,并對產業進行優化、補充和升級。產業融合創新旅游形式會展體育旅游和體育行業聚集園旅游,會展體育旅游借助先進互聯網技術創新策劃,以凸顯體育旅游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重視介入類的體驗和表演類修養。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利用聲光技術和VR技術使游客在虛擬網絡中開展各項體育活動,猶如身臨其境。聚集園旅游通過特色旅游體育項目發展體育行業聚集效應進行高密度匯合,打造集休閑娛樂、體育訓練、電子競技游戲等體育產業聚集特色品牌[2]。
(三)推動產業拓展
在市場經濟下,產業延伸和互補有助于大產業鏈的發展壯大。現有產業通過融合的新功能、新元素可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拓展產業發展范圍和規模。體育產業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征集游客喜聞樂見的體育旅游項目,打造冰雪運動節、狩獵冬捕活動等特色旅游活動。旅游業作為體育項目主要載體,體育產業所具有的商品特色可帶來更多經濟效益。例如,主題酒店建設中摻入溫泉、住宿、體育直播、電子競技等;在戶外項目設計中引入蹦極、攀登、射擊等拓展極限項目,同時介紹、推廣、銷售相關體育商品,增強融合供應的附加值,最后結合大數據庫,在關聯性平臺上進行推廣和宣傳鞏固現有體育旅游成果。
三、結語
體育旅游產業是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隨時代發展融合的產物。互聯網下的體育和旅游的融合可以在市場需求下實現資源共享,有助于產業高度互聯和互補。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對培育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新動能,創新經濟發展新增長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應加快建設體育旅游示范園區,促成體育部門與旅游部門的攜手,實現以體促旅、以旅興體,最終推動體育旅游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成.城市變遷中的體育與體育特色下的城市——專訪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鴻雁教授[J].體育與科學,2019(05):22-23.
[2]崔建國.江蘇省“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的經驗及啟示[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0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