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關于德育的新思想新理念的系統論述,在發展馬克思主義德育理論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質和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習近平;德育思想;特征;當代價值
習近平關于德育新思想新理念的系統論述,指明了未來德育發展的方向,時代特色鮮明,在發展馬克思主義德育理論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質和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習近平德育思想的特征
(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
習近平德育思想在創新發展中,強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特別注重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基本制度安排,將馬克思主義德育思想推向新的高度,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時代特色。有關部門亦積極參與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頒布出臺了眾多相關的文件。
習近平德育思想強調思想的實踐建構和理論成果在實踐中的落實。號召德育工作者和黨員干部在實踐中貫徹黨的思想理論,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鼓勵理論創新。強調注重實際工作,注重實效。以廣闊的政治視野和深刻的理論內涵闡述了當前中國德育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德育思想實踐中重視民族精神的弘揚,習近平將此推向了新的高度。每年的9月3日被定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使國家位于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傳播的前沿,使國家成為道德教育實踐的新參與者。這種創新實踐提高了宣傳的效果,增強了民族凝聚力,顯示出習近平新時期道德教育實踐的獨特特征。
(二)繼承性與時代性相結合
習近平在《孔子的誕生》2565年國際學術會議上指出:“儒學與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其他文化,記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努力建設家園的精神活動,進行理性思考的文化成就,創造,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一種多年生,發展中華民族的重要營養”。有效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精髓,是當代中國德育創新發展的文化基礎。在實踐中如何使用我們的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
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不同文明相互借鑒。習近平在聯大演講時強調,“讓中華文明同世界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為德育思想的交流互鑒,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強調既要繼承傳統文化又要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作為世界大國,中國通過文化交流實現了文化繁榮。在此基礎上,德育思想應立足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在文化交流互鑒的過程中,弘揚德育思想,進一步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如何發揮民族文化價值的內涵,以及融合時代精神,成為有效復興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德育思想建設的重要目標,為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現實追求。
(三)人本性與科學性相結合
德育強調尊重人、發展人、依靠人。尊重人凸顯了教育公平原則。習近平指出,再窮不能窮教育,要努力讓人民享有公平的教育。發展人就是要堅持德育的任務和使命,不斷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質。習近平希望老師堅定地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加強立德樹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依靠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夢的偉大理想,都需要人民的參與。習近平指出基層的實踐工作中干群矛盾突出,嚴重影響黨的形象。他強調,衡量我們工作好壞的標準就是要看人民是否到了實惠,這是共產黨人不變的實踐觀。
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道德教育的社會價值目標和價值追求。習近平德育思想進一步拓展了全面發展的理念。不僅提出了具體的措施,也從廣泛的角度對社會現實問題進行理論滲透,特別是提供科學對策解決與民族復興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在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目標的同時,全面創新德育理論。強調實事求是,關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抽象出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實現了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的科學發展。
二、習近平德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理論價值
習近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德育思想。強調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勤儉節約教育、艱苦奮斗教育。習近平在繼承的基礎上,給予了理論上的創新和拓展。對于毛澤東“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的思想,習近平提出了“理想信念高于天”的論述。強調黨史和國史教育,是實踐和豐富了鄧小平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全面依法治國”,論述了"法治"和"德治"的新型關系,進一步發展了江澤民“以德治國”思想。在胡錦濤“以人為本”思想基礎上,提出“以德育人”為主要內容的新的德育理論。可以看出,習近平的道德教育思想豐富和發展了歷代中國領導人的德育思想。
(二)實踐價值
中國夢是一個巨大的夢想系統,促進中國的夢實現,必須考慮系統各種元素的協調發展,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科學的理念來指導,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支撐。當前,我國正處于體制轉型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思想、矛盾相互交織,需要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去凝聚全民族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德育思想深刻總結了德育工作的經驗和教訓, 明確了德育的重要地位。習近平的德育思想,是我國現階段德育工作新的指南,必將為實現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蔡碧.習近平“中國夢”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羅文雙.習近平德育思想觀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
基金項目:南京曉莊學院校級課題“習近平德育思想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劉曉波(1961-),男,江蘇淮安人,教授,課程教學論、教育哲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