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巍 楊洪富 馮祥
【中圖分類號】R161 【文獻標識碼】B 【DOI】
在腦梗死中,高血壓作為其中的高危因素,合理地控制血壓對預防腦梗死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經過相關研究證明,血壓會隨著季節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這種血壓變化和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一定聯系。
1 腦梗死的危險因素
在臨床中,針對腦梗死的各類藥物和治療方案層出不窮,該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已經成為當下了研究重點。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腦梗死具有一系列危險因素,這些因素與腦梗死的發生具有密切聯系,在這些危險因素當中,有些可以人為干預,但某些無法進行人為干預,包括了年齡、性別、遺傳因素等,隨著人年齡的增加,腦梗死的發生率也會隨之上升,在性別方面,男性的發生率高于女性,存在腦梗死家族史的患者可以經過一系列預防措施,避免疾病的發生。除了無法人為干預的因素之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等疾病也是腦梗死的高危因素,但可以經過藥物治療,控制腦梗死的發生率。在相關研究發現,高血壓是腦梗死的高危因素,將近一半的腦梗死患者存在高血壓病史。在季節方面,冬季的腦梗死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季節。
2 冬季與腦梗死的關系
這是因為冬季氣溫較低,人體皮膚血管收縮,血壓高于正常氣溫時,存在動脈硬化的高齡患者,血壓波動情況更為明確,且呈現出不穩定的表現,因此血壓波動和不穩定,均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在天氣寒冷的冬季,血小板易發生聚集情況,易形成血栓,腦部血管因血栓堵塞,導致腦梗死發生,并且在人休息過程中,因為血液流速減緩,血液因血小板聚集更易發生凝結情況。在我國偏北方地區,冬季氣溫變化顯著,在飲食方面,人們更傾向于高能量的食物,包括羊肉、五花肉、肥牛等,并且因為口味的偏好,醬油、鹽的攝入量顯著提高,這種高脂高鹽的飲食習慣,使得高脂血癥以及動脈硬化的發生風險提高,進而一步增加了血液粘稠度,提高了腦血栓的發生率。冬季作為食補的理想時間段,進補方式的錯誤,過量的滋補或使用過多的藥材,也會提高腦梗死的發生率。在運動方面,氣溫的變化使得戶外運動量降低,靜坐時間相對較長,使得血液流動速度減緩,易導致血栓的發生。
3 糖代謝異常和高齡不同季節的相關性影響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腦梗死的發生率較之無糖尿病者更高。主要原因在于高血糖導致血脂代謝紊亂,提高血液黏稠度、動脈內膜存在脂質變性;高血糖狀態對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使動脈粥樣硬化,使得動脈彌漫性或局限性狹窄,降低腦血流量,抑制腦血流調節;高血糖糖化作用降低了紅細胞變形能力,過度激活血小板功能,加快血栓發生。
4 腦動脈狹窄對高齡不同季節的相關性影響
腦動脈病變部位腦血流量較低,并且腦動脈硬化影響血流量調節,血流動力學影響了腦供血量。在氣候帶遷徙后,氣溫變化顯著,人群血管擴張從而降低血壓,出汗量隨之變化,最終使得血容量降低,兩種因素對血流動力學聯合影響,顯著提升了腦梗死的發生率。
5 血壓對高齡不同季節的相關性影響
高血壓是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也說明了血壓的變化和腦梗死的發生具有一定聯系,主要促使大動脈硬化與斑塊的發生,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在氣溫變化中,血壓偏高的高齡人群腦梗死的發生率較低,然而血壓偏低的高齡人群,在氣溫變化的影響下,腦梗死的發生率較高。在臨床中觀察到,某些患者在應用降壓藥時,腦梗死發生率較高。說明了血壓變化通過影響腦灌注壓與氣候、季節的變化具有一定關聯。
6 溫差與腦梗死之間的關系
在以往的研究當中說明,環境溫度的變化和腦梗死的發生具有一定關系,當外界溫度>10℃,溫度每上升1℃,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會降低。因此,溫差的變化越大,血壓下降的趨勢越發明顯。外界溫度變化會提升出汗量,會誘發凝血狀態發生。故溫差的變化可導致血壓與腦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從而影響腦梗死的發生。
7 腦梗死的預防
在腦梗死的預防當中,需對高危因素進行了解。結合實際情況,將腦梗死的預防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其中前者針對無腦梗死但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消除危險因素是一級預防的核心,后者則是對于腦梗死患者,預防疾病進一步發展。在這其中,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十分重要,建議多攝入新鮮蔬果、谷物、脫脂以及低脂奶制品等,限制油膩、內臟、糖與鹽的攝入,保證攝入的營養均衡,維持熱量補充和消耗的平衡。在戒煙方面,腦梗死風險會在戒煙2年后開始降低,5年后才會逐漸恢復到正常人水平,因此有吸煙習慣的人群應當早期戒煙。加強戶外運動,適當適量的運動可以減少腦梗死的發生風險,因此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可預防腦梗死。針對腦梗死高風險者,在養成合理生活習慣的同時,還應當圍繞著危險因素進行干預,例如高血壓的治療,應合理控制血壓變化,維持血壓平穩。糖尿病患者在對血糖進行控制外,還應當對血壓和血脂進行調節。針對血膽固醇較高者,尤其是存在冠心病、頸動脈狹窄者,可適當應用他汀類調脂藥,降低腦梗死的發生率。心房纖顫病患,年齡>65歲,<65歲者,若存在冠心病、糖尿病或短暫性腦缺血,可采用華法林口服進行治療,對于已經存在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均可以預防反復發作。
8 結束語
當下腦梗死的發生率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化,其發生率正在不斷上升,對于腦梗死的相關研究不斷深入。在冬季,腦梗死的發病率高于其他季節,主要的原因包括了血壓的變化、血管內血栓的發生率、飲食因素、運動因素等。以上原因提醒在冬季應當落實預防工作,降低腦梗死的發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營養均衡,戒煙戒酒,糾正不良嗜好,提升戶外運動量,通過一系列預防措施降低腦梗死的發生率。針對已經存在腦梗死的發生,應當針對危險因素處理,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血管固醇、冠心病等,合理控制血壓、維持血壓平穩,調節血脂,通過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氣候方面,氣溫的變化會影響人群的糖代謝情況、影響全身血流動力學、促使血壓顯著波動、溫差的高低也會對腦梗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以上因素提示了維持血壓的重要性,隨著我國人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逐漸完善,相關健康知識普及廣泛,因此更應當注意季節、氣溫變化對血壓的影響,控制腦梗死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