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慧
內容摘要:現《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刻不容緩,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從幾方面論述了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只有教師和學生都做到真正的傾聽,教學活動的意義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學生和教師的思維才能真正開闊起來,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有序進行,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有效保證。
關鍵詞:傾聽 思維 培養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傾聽的現狀
傾聽,表面上聽起來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不就是聽別人說話嗎?但傾聽并不僅僅局限于帶著我們的雙耳去聽,更重要的是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去聽,按照講話者的思維去活動,去思考。傾聽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技巧,但是這個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后天形成的,需要人去學習的一個重要技巧,同時,傾聽也是人修養的具體體現。可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1.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將教師的講課內容視為“耳邊風”,貌似學生都在聽講,可是到了提問環節,學生卻亂了方寸。還有一些學生在教師提問環節高高舉著自己的手,可是該生被叫起來時卻結結巴巴,不知所云。2.當教師在提問某一個同學時,其他同學可謂“千姿百態”,唯獨沒有認真傾聽。總之,對小學生而言要做到認真傾聽是非常不容易的。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學生又能聽到多少知識?又能學到多少知識呢?這樣的課堂豈不是無效?
二、提高課堂傾聽的有效策略
因此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刻不容緩,新課標也賦予老師一個新的使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一定要學生能傾聽、會傾聽,傾聽的修養必須從小抓起,為孩子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我就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一)情境教學,為傾聽創造條件
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可知,要讓一個小學生在課堂的40分鐘之內都全神貫注、專心致志,這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心理學研究證實,在不同的環境下,在不同的時間段或時期,同一個人的注意力的集中時間和注意點分布狀態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常言道,興趣是成功的開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創設情境,為學生的傾聽創造良好條件,讓學生對傾聽產生興趣。傾聽是一種修養,同樣也是因人而異的。傾聽在活潑好動的學生身上發揮的作用比較小,對他們而言,傾聽無法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專項訓練,培養傾聽習慣
傾聽習慣是指能夠安靜、認真地傾聽別人說話、表達,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話語,能聽清并聽懂別人的發言,根據要求作出準確的應答。傾聽并不僅僅是雙耳的獨立活動,它需要大腦的緊密配合,需要大腦進行記憶、思考,還需要大腦指揮我們注意力集中。因此,我們應在教育過程中綜合訓練、協同發展,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1.聽寫訓練。這是語文課中常用的一種方式。聽與寫之間是前提與結果的關系,前者是前提。在實踐中,只有我們聽到的內容準確無誤,我們才能將它準確的反應出來。同時,聽寫還需要學生對聽到的內容進行分析思考,想象才能轉化成文字并記錄。這樣的訓練不僅對聽的能力而且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大有好處。例如每節新課之前,我都要抽出5分鐘的時間進行聽寫生字的訓練,這樣既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活動中快速轉移到課堂教學中,又能訓練學生聽的能力,還可以復習鞏固所學的生字,可謂是一舉多得。
2.聽說訓練。傾聽并非雙耳的獨立活動,它需要貫穿在讀、寫、思考、說等各種形式的教學過程中。傾聽有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作用。傾聽并不是對言說者信息的簡單接收,在聽的過程中對言說者的語言進行理解分析,最終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描述出來,最終形成自己的東西。課堂是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平臺,也是學生吸收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場所。我提出的“課堂聽說五分鐘”對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有幫助作用,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學習中角色得到真正轉換,做真正的學習主體。
(三)巧設活動,提高傾聽能力
1.聽記游戲訓練法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已經養成了較為粗淺的傾聽習慣,也有了潛意識中的傾聽能力??墒堑湍昙墝W生的傾聽沒有針對性,盲目性比較大,跳躍性比較明顯,穩定性比較差。因此,為了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組織聽記小游戲,注重孩子詞句的聽記。
2. 復述故事訓練法
復述是建立在孩子對所聽內容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上。孩子對聽到的信息進行過濾并提煉出重點,在心中形成有條理的話語,并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話將它表現出來。復述要求傾聽者必須對言說者的說話內容有深入理解。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述言說者話語的主要內容,并不要求全部。在高年級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整復述,如果一人復述不完整可以請其他同學補充,做到真正的完整。
(作者單位:江蘇東??h曲陽中心小學)